每日經濟新聞 2020-08-11 20:09:07
每經記者|李彪 每經編輯|陳星
8月11日至13日北方地區將有大范圍強降雨過程!京津冀及遼寧等地將出現入汛以來最強降雨!
8月11日,中國氣象局召開媒體通氣會,介紹相關情況。
今年6月份以來,長江中下游經歷了強降雨過程,洪澇災害嚴重,隨后多省發布高溫天氣預警,此次北方又將大范圍降雨,為何今年會出現異常氣候?
為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通氣會上提問:此輪北方地區迎今年以來最強降雨,是否與南方汛情有一定聯系?今年以來,強降雨、干旱、高溫等極端天氣頻繁,與往年相比,是否屬于氣候異常年?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濤回應,今年以來,降雨、干旱、高溫等天氣確實表現比較極端,與常年平均狀況相比偏向異常。
中央氣象臺8月11日6時發布暴雨黃色預警:預計8月11日8時至12日8時,內蒙古西部、寧夏、甘肅南部、四川盆地中西部、福建中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

圖片來源:中央氣象臺
同時,中央氣象臺預計11日至13日,北方將有大范圍強降雨過程,西北地區東部、內蒙古、華北、黃淮北部、東北地區等地將先后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或大暴雨,累計降水量60~120毫米,京津冀等地局地150~200毫米,并伴有短時強降雨(最大小時降雨量30~50毫米,陜西南部、甘肅南部及京津冀局地有80~100毫米)、雷暴大風或冰雹等強對流天氣。京津冀等地將出現入汛以來最強降雨。

圖片來源:中央氣象臺
對于此輪北方地區大范圍強降雨過程,張濤介紹,新一輪的降水過程在全國很多地方鋪開,8月12日達到鼎盛的區域主要是華北地區,特別是京津冀地區。同時,配合北方冷空氣的影響,南方季風再度往北推送,兩者在西北、華北、東北自西向東交匯,造成了這次降水,此次降雨過程的特點是范圍比較大、具體地方強度較大。
張濤進一步指出,此次降雨過程自西向東移動,8月10日到11日從甘肅、寧夏、陜西開始,12日主要區域擴展到山西、河北一線,13日到達遼寧等東北地區,內蒙古也是自西向東的傳播過程。
此外,針對8月10日四川盆地西部出現的暴雨,張濤認為,與北方自西向東的移動性不同,四川盆地是持續性強降水,而且主要出現在四川盆地西部,預計在未來3到5天可能都會持續。預計在川西高原到四川盆地邊緣,未來3天達到500毫米以上降水的可能性非常大。
進入汛期后,南方地區尤其是長江中下游出現了強降雨過程,部分地區降雨量超過歷史極值,造成較為嚴重的洪澇災害。
每經記者在通氣會上提問:此輪北方地區強降雨是否與南方汛情有一定聯系?
對此,張濤解釋,我國主雨帶六七月份主要影響長江流域,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主要影響北方地區。主雨帶隨著盛夏季節季風逐漸北推與北方冷空氣相遇形成大雨帶。此次北方強降雨與之前的南方汛情并不是誰導致誰。“可以打一個形象的比喻,這只不過是我國季風、高冷空氣等系統下的不同的兄弟姐妹。”
進入8月份,湖南、湖北、重慶等多地連發高溫預警,遼寧西部、云南等地遭遇嚴重干旱。今年是否屬于氣候異常年?
張濤認為,這樣的強降雨、干旱和高溫天氣每年都會發生,而且是大范圍發生。比如當主雨帶在華南的時候,是華南的強降雨,到江南的時候,就是梅雨的強降雨,來到東北、華北就是北方的強降雨。在副熱帶高壓控制的地方,就會面臨長時間高溫,有的地方還干旱,這是個長期存在的氣候現象。今年以來確實表現比較極端,不是常年平均狀況,偏向異常。
“至于異常到什么程度還要事后評估,但從今年前期的汛情來看,應該屬于比較極端的。”張濤說,后面北方的降水過程,尤其是四川盆地西部的強降雨,可能還會出現更極端的情況。今年很可能會是一個比較異常的年份。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