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5-24 22:52:45
記者 張祎
對于金融科技帶來的普惠和平等,扎根成都的90后草根創客唱寰宇深有感觸。在沒有任何抵押物的情況下,僅通過線上提交身份證、營業執照等信息,這位《哪吒之魔童降世》配音團隊的組建者就從新網銀行“新網向蓉”計劃中快速拿到100萬元授信額度,堅定了其帶領公司復工復產、發展壯大的信心。
新冠疫情發生后,作為四川省內首家民營銀行,新網銀行不但迅速啟動無接觸式、7×24小時的在線化服務,捐贈200萬元設立援鄂醫療隊的關愛基金,還積極響應政府和監管號召,于4月中旬推出“新網向蓉”計劃,為四川省內的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創客等小微客戶提供總額度達20億元的復工復產專項信貸支持。
“疫情過后,生活重啟。我們將堅持發揮好以互聯網模式運行的民營銀行靈活便捷的特點,配合主流金融機構做好小微貸款‘補位者’的角色。”新網銀行黨委書記、行長江海表示,依托金融科技力量,新網銀行努力擴大小微群體的服務半徑,提升服務小微群體的質效,降低融資成本,提供優惠利率和優質金融服務,為支持小微群體復工復產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20億線上戰疫貸款,呵護“草根”線下創業夢
作為成都聲娛文化傳播公司創始人,唱寰宇大學畢業便開始創業,并一手搭建了現象級國漫《哪吒之魔童降世》的配音團隊,由此一戰成名。然而,就在欲趁熱打鐵,往內容和平臺方向繼續放手一搏之時,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而至,讓他措手不及。
“上游的影視企業很多沒法開機,對我們的發展也有影響。”唱寰宇坦言,疫情之下,沒有人能夠置身事外。如今,獲得新網銀行100萬元授信后,當務之急就是打造一個更加專業的錄音棚,在后疫情時代推出更多優質作品。
亟待用資金為生活按下“重啟”甚至“續命”鍵的,還有充滿煙火氣的街邊小店。隨著疫情緩解,成都市望平街香香巷巷口,王紹磊2個多月沒有開張的冰粉店又慢慢熱鬧了起來。因為資金緊張,原本打算開第二家店的他只好將計劃暫時擱置。4月20日,從沒有在銀行貸過款的王紹磊通過手機申請“新網向蓉”戰疫貸款,三分鐘就拿到了20萬元額度,不但成為新網銀行“新網向蓉”計劃首單授信客戶,其新店夢想也被重新點燃。
據了解,在“新網向蓉”20億元專項戰疫行動中,無需抵質押和擔保,僅憑一部手機、一張身份證,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就可以在手機上隨時隨地完成線上信貸申請,額度最高達到100萬,即使從未在其他銀行貸過款、沒有信用卡、沒有工資流水的客戶也有機會拿到額度。
金融之水注入“毛細血管”,快速激活市場主體
普通的創客、個體工商戶、小微企業主往往沒有抵押、沒有擔保、沒有銀行借貸記錄、沒有工資流水證明,更沒有時間奔波往返于銀行。如何快速激活那些急需資金而又缺乏門路的大批市場主體,成為助力復工復產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
“疫情之后,金融系統不斷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資金支持,但一般來說,個體工商戶、小微企業主這類經濟最末端的‘毛細血管’,要等大中型企業獲得輸血之后才能得到資金支持。”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董希淼分析認為,目前這樣的“經濟末梢”正處于復工復產期,甚至是生死攸關的關鍵階段,必須借助金融科技的力量,讓小微企業快速得到精準幫扶。
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推出的《中國個體經營戶系列報告之一》報告也顯示,在疫情沖擊之下,數字信貸能夠筑起一道緩沖防線,數字信貸發展水平每增長1%,疫情對經營的沖擊將減少2.57%。
作為全國第三家互聯網銀行、全國第二家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銀行,新網銀行以金融科技力量為眾多的“經濟末梢”構筑起了那道緩沖防線。以唱寰宇為例,他之所以能從新網銀行拿到100萬元授信,是該行后臺風控系統對其行為和信用數據進行了分析,隨后根據企業復工復產的需求給出了一個合理額度。
技術創新步履不停,小微業務持續加速
大力扶持小微的底氣,來源于強大的金融科技實力。
依靠技術創新、模式創新、流程創新,新網銀行走出了一條“與眾不同”的互聯網銀行發展之路。截至2020年3月末,共提交144項專利申請;2020年4月23日,知識產權產業媒體IPRdaily與incoPat創新指數研究中心聯合發布“2019年全球銀行發明專利排行榜(TOP100)”,新網銀行在全球排名第11位。
成立三年來,新網銀行運用AI、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能力堅守“普惠補位”的市場定位,全在線運營模式累計服務客戶已超過3100萬,發放貸款超過1億筆,其中99.6%的信貸申請都由機器審批完成。
2019年4月,新網銀行正式成立小微普惠部,各項政策對小微業務進行傾斜。截至2019年末,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同比增長94.28%,高于行內各項貸款增速64.63個百分點,單戶平均貸款金額13.96萬元,累計服務了6.5萬個小微民營企業。2020年一季度,在疫情影響下,小微貸款增速仍高于全行各項貸款增速8.18個百分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