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5-17 22:38:53
每經記者|張凌霄 譚玉涵 每經編輯|謝欣

受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影響,美國經濟下行趨勢明顯。美國勞工部5月1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4月CPI(消費者價格指數)環比下降0.8%,創2008年12月以來最大環比降幅。而4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也環比下降1.3%,創下了2009年以來的最大單月降幅。
在此背景下,美國總統特朗普于上周敦促美聯儲下調聯邦基金利率至負區間,以刺激國內消費。5月12日,他在推特上喊話稱:“只要其他國家還在享受負利率的好處,美國也應該接受這個‘巨大的禮物’!”
然而,美聯儲并未回應特朗普的要求。北京時間5月13日晚,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華盛頓特區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發表最新講話,他直言,美聯儲不會考慮負利率,會持續使用當前的各種手段提供流動性。
那么美國是否應該進入負利率時代?負利率將為美國帶來什么影響?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連線華爾街投行分析師,深度分析美國負利率的可能性及其影響。
美聯儲:將會堅持零利率政策
鮑威爾指出,疫情引發經濟衰退的規模和速度前所未有,經濟活動和就業嚴重下降,尤其是大規模失業和企業破產令人擔憂。國會和美聯儲已采取的財政和貨幣措施前所未有,這確保自1929~1933年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衰退沒有失控。美聯儲將基準利率降至接近零,并制定了多項貸款和流動性計劃,而國會則撥款近3萬億美元救援。
對于認為QE的資金推高股市這一質疑,鮑威爾說,不擔心QE導致資金去股市投機,因為大量信貸擴張會讓中小企業受益。未來將會堅持長期QE以及零利率政策來支持經濟增長。
對于美聯儲在負利率問題上的態度,瑞銀稱,不愿意實行負利率的原因就是投資者將撤出現金類基金,轉存到利率可能更高的銀行。這些基金持有近5萬億美元資金,支撐著金融體系的流動性。如果利率降到負值,美元流動性緊縮可能會更嚴重。
近日,特朗普對鮑威爾表態進一步表示,仍然強烈地相信美聯儲應當實施負利率。
鮑威爾發表講話后,美股在當日出現暴跌,道指低開低走,截至收盤,大跌516點,而13日和14日道指就狂瀉近1000點。納指下跌1.55%,標普500指數下跌1.75%。
分析師:負利率或將增加壓力
高盛全球外匯、利率和新興市場策略聯席主管扎克·潘德爾(Zach Pandl)認為,未來美國基準利率將跌破零。
他表示:“如果經濟再次遭遇重大挫折……如果出現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這將會使經濟復蘇偏離軌道,那么我認為(美國)有可能會實行一系列額外措施。”
潘德爾指出,在美聯儲采取任何額外行動之前,國會可能會提供額外的財政援助,負利率是最后的手段。進一步降息可能加劇經濟衰退,因為這類政策相對來說還沒有經過考驗,可能會削弱其他形式的貨幣寬松政策。
摩根大通認為,盡管美聯儲近期采取負利率政策的可能性仍然不大,但如果一種情況發生,可能會是有益的。
一個由摩根大通分析師Nikolaos Panigirtzoglou領導的策略師團隊在周二的一份報告中寫道:“在當前的形勢下,一年或兩年保持-10個基點的溫和負利率可能是有益的。”
Panigirtzoglou在報告中指出,利率只要在短時間(不到兩年)保持“輕度負增長”,收益就會超過成本。
杰富瑞全球股票策略主管克里斯托弗·伍德(Christopher Wood)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如果美國將貨幣政策的重點放在提高實際利率上,從而導致開始出現物價下跌,美國實行負利率的壓力就會增加。同時,美聯儲任何實行負利率相關的舉措都可能會致使國債收益率轉負。
美聯儲一直堅持,在應對疾病的政策方面,考慮采取其他非正統的方法,比如無限量的定量寬松政策和以貨幣融資為手段的財政措施。
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