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5-17 22:38:42
5月15日,建筑行業數字化引擎廣聯達(002410,SZ)公告稱,非公開發行股票申請獲得中國證監會核準批復。
時光荏苒,就在10年前差不多的時間,廣聯達剛剛登陸A股,開啟了上市的征程。十年間十倍增值,是廣聯達的成績單,也是廣聯達以愿景驅動發展,將企業使命融入行業命運的成果:廣聯達的市值從上市之初的58億增至近600億元,營業收入從上市之初的3億增長至35億元。
隨著建筑行業內預算員甩掉了計算器,廣聯達的“一次創業”在2015年宣告成功,企業發展進入“二次創業”的階段——用科技讓每一個工程項目成功。“希望我們能夠真正成為助力行業轉型的公司,讓我們建筑行業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更加安全、更加綠色!”廣聯達董事長刁志中在2020年投資者大會上介紹“二次創業”的目標。
作為戰略先行的企業,迄今為止廣聯達的第七個三年規劃已完美收官,2020年正是其第八個三年規劃的起始點。刁志中介紹,“八三”期間,廣聯達將堅持走T型發展道路,實現“3+X”的業務目標,推動公司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七三”超額完成 轉型成果抗住疫情突襲考驗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計劃是應對變化的基礎。今年1月底,新冠肺炎疫情暴發,隨后各地復工延期,原定計劃推后,不少企業在第一季度出現業績滑坡。廣聯達在疫情發生初期就提前規劃了應對之策,在2月3日便實現線上復工,復工率達90%以上,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19.82%,仍保持了可觀的增幅。
正如此次應對疫情沖擊,廣聯達創業以來,以三年為一個戰略期,“看九年,想三年,做一年”,構建了行之有效的戰略管理機制。在戰略的驅動下,廣聯達各項業績指標保持穩健增長,以上市這十年為參照,廣聯達的市值獲十倍增長,公司資產從上市之初18億,發展到現在的超60億。營業收入平均年復合增長率近30%,產品覆蓋超過100個國家。
2019年是廣聯達“七三”戰略的收官之年。“‘七三’是非常完美的,超出了我們當初的目標。”刁志中在投資者大會中評價過去三年的戰略成果時表示。
廣聯達在“七三”期間的優秀表現為其“二次創業”目標的推進及“八三”戰略打下了牢固的基礎。“七三”期間,廣聯達率先提出“數字建筑”這一理念,獲得行業廣泛認同,并促使“數字建筑平臺”落地實踐。
此外,廣聯達完成了財務目標,并在轉型升級上取得突破,獲得了資本市場的認可,股票價格一路攀升。截至5月15日收盤,廣聯達股價為51.36元/股,從年初至今股價上漲51.43%,漲幅在整個A股市場中名列前茅。
“八三”承上啟下 “3+X”戰略創全產業鏈盈利空間
“‘八三’是二次創業的一個中途跑的階段,既要保持速度,還要保持耐力和后勁。”廣聯達高級副總裁兼董事會秘書李樹劍在投資者大會上闡述“八三”戰略期的意義。
刁志中將“八三”戰略概括為“3+X”。其中,“3”是指實現造價施工比翼雙飛,造價業務提供更多云服務,施工業務快速實現規模化;設計軟件實現戰略突破,圍繞建造階段展開詳細設計和深化設計;數字建筑平臺成型,讓建筑全過程、全要素、全參與方實現共融共享。“X”是指數字裝修、數字供采、數字金融、數字教育和數字城市等新業務競相突破。
為推動“3+X”業務目標的順利實現,“八三”期間,廣聯達將堅持走T型發展道路,橫向打造數字建筑項目集成管理平臺,縱向實現單一要素縱向一體化,推動產品模式、業務和盈利模式、成長模式變革,做好“人、財、技、集”的大支撐,最終實現“八三”規劃的勝利。
其中,就資本市場所關注的業務和盈利模式變革,刁志中介紹,廣聯達將由過去的軟件產品公司、現在的軟件服務公司升級為“平臺+生態”模式,從客戶的設計、采購、施工到運維,乃至未來的金融服務,形成一個閉合的價值鏈,創造多樣化的盈利空間。
“大節奏就是始終聚焦‘新設計、新建造、新運維’,逐漸實現我們提出的數字建筑的‘三新’,真正打造成產業平臺。”刁志中總結近九年的戰略目標。
“云轉型”紅利初顯 數字建筑規模化成型
數字施工與造價業務云轉型是近年來廣聯達的業務發展主線。兩大業績支柱的亮眼表現為廣聯達的戰略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撐。
廣聯達高級副總裁只飛介紹,經過認知、試點、規模化轉型等階段,數字造價業務覆蓋的全國31個省市區中,目前已經有超過70%的區域進入云模式,前兩年轉型地區的續費率超過85%,客戶滿意度達到90%,通過云化訂閱的商業模式,打開了傳統業務新的增長空間。“八三”階段,廣聯達數字造價業務將力求打造廣聯達工程造價大數據及AI數據管理應用平臺,從“在線化”走向“智能化”,構建全新的數字造價服務。
數字施工業務方面,自2000年開始探索,至2019年發布數字項目管理平臺,廣聯達已打造了“平臺+應用”的施工產品體系,初步具備產品快速規模化的能力。廣聯達高級副總裁汪少山介紹,“八三”期間數字施工業務將繼續夯實產品,投入核心技術研發,推動數字技術與建筑行業的深度融合。
戰略已定,重在執行。在建筑行業數字化轉型這片藍海中,廣聯達作為“引擎”正率先走向“深海”,等待它的是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文/少婷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