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2-27 15:53:52
每經記者|杜蔚 董興生 每經編輯|杜毅
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每個人的心,社會各界都在通過各種方式盡一臂之力,這當中由歌手韓紅發起的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在疫情中做出了不少貢獻,截至2月26日已向武漢及周邊城市,累計發放了34批物資。
然而近日,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卻陷入3億款項去向不明的質疑中,引發外界激烈討論。在“戰疫”特殊時期,韓紅被推至輿論旋渦的中心,明星基金存在的信任危機亦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
每經記者注意到,明星參與公益的方式除了基金會外,還有公益代言、專項基金等,目前年輕明星的參與度越來越高,據基金會中心網統計,截至2019年10月14日,國內已有楊洋、TFBOYS等在內的明星發起了19個明星專項基金。它們都有何特點?這20年間又發生了什么變化?明星基金為何屢陷爭議?明星基金未來路在何方?

近年來,明星越來越熱衷公益活動,圖為2019年11月16日,王子異、吉娜·愛麗絲、盧靖姍、關之琳、舒淇、楊穎、倪妮、雷佳音等參加2019 BAZAAR明星慈善夜活動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李連杰李宇春李亞鵬等多個明星基金均有過信任危機
時至今日,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的質疑風波依舊在延續。“應該辯證地看待韓紅基金會被舉報事件,《慈善組織信息公開辦法》第20條規定了個人有向民政部門投訴、舉報的權利,根據目前民政部門的調查結果,韓紅基金會自成立以來雖總體運作規范,但依然存在部分投資事項公開不及時,在未取得公開募捐資格前公開募捐的問題。”知名律師、北京藍鵬律師事務所合伙人、主任張起淮告訴每經記者。

截至2月26日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已向武漢及周邊城市累計發放了34批物資 圖片來源: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官方微信
每經記者注意到,在與日俱增的明星基金中,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的信任危機并非獨例。雖然在每一次重大災難發生時,都有明星基金活躍的身影,但與其相伴的,就是明星基金的質疑和爭議。
李宇春的玉米愛心基金、李連杰的壹基金和李亞鵬的嫣然天使基金也先后陷入爭議風波。
2010年玉米愛心基金曾被網友懷疑有詐捐嫌疑,事件在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秘書長王汝鵬澄清后平息。
2012年,網絡爆料人周筱赟質疑壹基金,認為紅會壹基金項目在2010年將汶川善款中的2000萬,用于北師大壹基金公益研究院經費,而這筆錢在工作報告中被“刻意隱瞞”。此后的2014年,因為壹基金在雅安地震的募集款物與撥付相差較大,有人質疑李連杰貪污善款3個億。
2014年1月,周筱赟還將矛頭指向嫣然天使基金,稱嫣然天使基金捐助治療成本超出同類公益組織價格近20倍,并且至少7000萬善款下落不明。為此,他北京向朝陽區衛生局、朝陽區民政局申請公開北京嫣然天使兒童醫院成立的驗資報告、注冊資金的實際來源、接受境外資金報告等。2014年2月,周筱赟再次披露,嫣然天使基金5500萬元善款消失,并指責李亞鵬利用嫣然天使基金詐捐100萬并侵吞5500萬元的捐款。另外,他還質疑嫣然基金8家定點醫院中有4家為民營美容整形醫院,而斥資5322萬建的嫣然醫院,也變成李亞鵬等4個自然人的私人財產。
盡管嫣然天使基金最終被證明了清白,但李亞鵬曾公開表示,嫣然天使基金在被質疑后共接受審計部門6次審計,時間長達18個月。期間造成的損失已經無法彌補。
90后明星基金崛起 粉絲經濟改變公益生態
近年來,TFBOYS、楊洋、吳宣儀等越來越多的年輕明星亦參與到各類公益活動中,他們正在成為中國公益事業中的一股重要力量。
“實際上,明星慈善的最大價值并不在于他們本人捐了多少錢,而是在于他們影響了多少人去了解和參與慈善,在于他們對慈善文化和志愿精神的正面倡導,也在于他們身體力行地投入慈善活動和社會創新,為世人做出示范。”中國慈善行業的元老徐永光認為。

2020年2月2日,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黃曉明為江西援漢醫療隊捐贈干衣機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通常來講,明星參與公益的方式包括公益代言、慈善捐贈、基金會和專項基金。其中,基金會是指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捐贈的財產,以從事公益事業為目的,按照相關條例的規定成立的非營利性法人。而專項基金則是指基金會下設的用途專一的資金。
據基金會中心網統計,截至2019年10月14日,我國約有19個由明星獨立或聯合發起成立的專項基金,分別為:庭天使·互童助學計劃專項基金、黃曉明明天愛心基金、“集善扶貧健康行——孫楠·重塑未來”專項基金、李宇春的玉米愛心基金、奕動體育慈善專項基金、黃曉明安康兒童家園專項基金、王源的源公益專項基金、楊洋的陽光專項基金、國立愛心基金、惠基金、張杰北的斗星空愛心基金、V愛白血病專項基金、濮存昕愛心基金、吳宣儀儀圓公益專項基金、易烊千璽愛心基金、偉鴻高端教育基金、海派清口公益專項基金、“一帶一路”生態修復羅云熙基金專項和煥藍夢想基金。

上述19個明星專項基金中,最早的可以追溯到2001年,是由明星濮存昕在中國青少發展基金會設立的“濮存昕愛心公益基金”,主要用于幫助貧困的艾滋病家庭以及貧困地區孩子的教育。其他的專項基金也各有特色,不僅有跨越體育界和文藝界的;有用于弱勢兒童群體的生命救助和助學計劃的;有幫助災區兒童改善學習和生活環境,安全健康成長的;還有專注為貧困肢殘青少年提供免費救治手術的;更有致力于在“一帶一路”沿線開展植樹造林、瀕危動物保護等。
在梳理上述明星專項基金時,每經記者發現近年的數量呈爆發趨勢,楊洋、TFBOYS、吳宣儀等9個明星的專項基金成立時間均在2017年后,且成立專項基金時明星的年齡分布日益年輕化。據基金會中心網數據顯示,1950年~1960年出生的明星,成立專項基金的平均年齡在44.6歲;1970年~1990年出生的明星,成立專項基金的平均年齡在33.4歲;而1990年后出生的明星,成立專項基金的平均年齡已縮小至21.2歲。


19支明星基金概況一覽 制圖 帥靈茜
除此之外,90后、00后明星對合作基金會的選擇逐漸從官辦轉向民辦;且在宣發渠道上更傾向于在微博等及時性更高、互動性更強的平臺公開專項基金信息。例如,源公益專項基金會自2017年12月1日開放捐款通道后,每個月都在其官方微博上公布粉絲們的捐款明細。每經記者統計發現,截至2019年底,該基金會25個月共籌得款項476.77萬元。
演藝圈年輕人明星愈發關注慈善事業,從每年發布的《中國慈善名人榜》上亦能體現。據悉該榜單涵蓋了演員、歌手、導演等,截至目前已連續發布6屆,共有115人上榜,其中男性50人占比42.4%,其余的則為女性及夫妻。上榜名人呈現年輕化趨勢:70后逐年遞減,90后強勢崛起,在最新發布的2018年榜單上,90后的占比高達37.1%,已與70后持平。

圖片來源:基金會中心網
“我們應當鼓勵明星依法合法做公益基金,畢竟有粉絲追捧的明星公益基金會更容易獲得捐贈,也能更大能量做好公益項目,惠及更多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北京安博(成都)律師事務所主任陳軍在接受每經記者時如是說,同時,他還強調,“(明星)必須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依法登記后開展業務活動,依法取得公開募捐資格后,才能公開募捐。”
在張起淮看來,明星作為公眾人物,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和知名度熱心慈善是對社會的利好,“有利于資源的分配及快速應對公共衛生等突發事件”。

2020年2月9日,黃曉明夫婦捐贈的負壓救護車交付武漢火神山醫院120使用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如今的明星基金們也發生顯著變化:粉絲從最初單純跟隨明星做公益,逐漸轉化為主動組織公益,越來越多的粉絲社群形成,成為助推粉絲公益發展的強大動力。基金會中心網分析認為,“做專業化的公益才是未來的方向。此外,粉絲公益正如火如荼地發展開來,粉絲助力名人上榜、粉絲推動明星專項基金成立……粉絲公益正改變著整個公益生態。”
不過,明星專項基金存在的問題也同步暴露出來:這些扁平化的結構,對財務等重要信息的整合與查詢提出了很大的挑戰。與此同時,明星專項基金的項目同質化嚴重,活動近九成都集中在醫療、教育和救災三方面。
避開信任危機 最關鍵是接受監督
明星的龐大粉絲數量,無形中讓直接參與公益的人增加了,與此同時,粉絲還具備強大的傳播力和資源整合力,利于公益項目的二次傳播。但明星想做好基金會并非一件易事,背后還需要完整組織架構和管理團隊的非盈利公司。
作為公眾關注的焦點,此次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出現的糾紛也說明,明星的公益行動無時無刻不在接受輿論的監督。倘若基金會在信息披露、組織運營方面出現問題,明星本人以及基金都會陷入信任危機。那么,明星基金如何做,才能避開信任危機的坑?
對此,張起淮認為,明星基金若要公開募捐,首先應該取得相應資質,依法依規開展募捐活動。其次,明星基金應當保證財產來源合法,并確保專款專用,“不擅自改變募集資金的用途,并及時將善款或物資用于特定的公益項目”。
“作為吸收愛心捐款的基金會,應努力將捐贈人的資金用于其明示的慈善項目,尤其是在社會出現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等緊急情況發生時,及時有效地將物資給需要的人或單位,才能讓愛心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張起淮說。
不過,要想不被質疑,最關鍵的還是積極履行信息公開義務,接受社會各界監督。在本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盡管被楊宏偉舉報,引發巨大爭議,但韓紅基金會依然受到了眾多贊揚。原因之一是,韓紅基金會每日定時更新項目進展,物資種類、數量、到達情況、接受單位等,均有詳細說明。如此公開透明,才能獲得公眾信任。有網友甚至說:做公益,我只信韓紅。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除此之外,張起淮還從多個角度,分析明星基金可能遇到的信任危機,以及如何避免。“應該節約行政費用等非必要開支,擴大公益支出比例,提高善款使用效率,確保并擴大對公益事業的投入比例。”
就明星個人而言,應當嚴格禁止與基金會進行關聯交易,“成立基金會應以從事公益活動為目的,明星作為公眾人物更應遵守法律,不假借公益之名從事其他行為或讓基金會偏離公益的軌道”。
從社會層面來看,張起淮認為,執法部門應當加大監督和執法力度,盡快完成基金會財務的公開和透明化。張起淮說,互聯網的發展讓人們更快更便捷地獲取信息,要充分利用網絡平臺,鼓勵網絡用戶對存在問題的基金會實名舉報,并在核查后對于存在違法違規的個人或基金會依法查處。
目前,我國的慈善事業與外國相比,發展尚不成熟。因此,在發揮紅十字會主導作用的前提下,更要鼓勵民間慈善基金會。“政府應盡快制定更加完善的稅收優惠鼓勵政策,讓更多人加入到公益事業的隊伍,尤其鼓勵成功的企業家、演藝明星等群體設立非公募基金會。”在對基金會釋放政策鼓勵的信號前提下,協調不同類基金會的構成比例,擴大民間基金會隊伍。
不過,張起淮認為,就行業本身而言,只有加強公益基金會行業自律,制定和完善行業標準,才能引導明星基金會走上更加規范的道路。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