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wen)

實地探訪武漢最大“菜籃子”:蔬菜日出貨近2000噸 面臨人工短缺難題

每日經濟(ji)新聞(wen) 2020-02-11 01:16:59

每經記者|張(zhang)明(ming)雙    每經編(bian)輯|宋思艱    

武(wu)漢封城(cheng)后,保(bao)障民(min)生(sheng)物資(zi)供應成(cheng)為重中之重。為了抗擊新冠肺炎疫(yi)(yi)情,武(wu)漢市內農(nong)貿市場基本歇業,兩(liang)大批(pi)發市場承(cheng)擔起(qi)疫(yi)(yi)情期間的保(bao)供重任,成(cheng)為武(wu)漢市民(min)的“菜籃子”。

2月7日,《每(mei)日經濟新(xin)聞》記(ji)者實(shi)地走(zou)訪武漢(han)最大農(nong)產(chan)品批發市(shi)(shi)場(chang)(chang)——白沙洲農(nong)副產(chan)品大市(shi)(shi)場(chang)(chang)(以下簡(jian)稱白沙洲大市(shi)(shi)場(chang)(chang)),發現市(shi)(shi)場(chang)(chang)儲(chu)備(bei)充足(zu),主(zhu)要向武漢(han)超市(shi)(shi)供應蔬菜(cai),每(mei)天(tian)出貨量上千噸。“每(mei)年冬(dong)季都會有儲(chu)備(bei)菜(cai),每(mei)天(tian)有3000噸的儲(chu)量。”白沙洲大市(shi)(shi)場(chang)(chang)總經辦一(yi)位(wei)工作人員(yuan)告(gao)訴記(ji)者,主(zhu)要是保障武漢(han)市(shi)(shi)的蔬菜(cai)需求,周邊(bian)城市(shi)(shi)的采(cai)購量較(jiao)往年少(shao)得多。

出于疫情防控需要(yao),包(bao)括武(wu)漢在內的(de)多(duo)(duo)地進行了(le)(le)交通管制,這讓蔬菜運(yun)輸增(zeng)(zeng)加了(le)(le)一些(xie)難度(du)。有(you)商戶表(biao)示,這些(xie)天(tian)運(yun)輸費用增(zeng)(zeng)長(chang)了(le)(le)一倍(bei)多(duo)(duo),成本較高,另外還有(you)人手(shou)不(bu)足(zu)的(de)問(wen)題,連老板(ban)都要(yao)親自上陣搬貨。

優先保障蔬菜供應

白沙洲大市(shi)場位于武漢三環線以南,占(zhan)地700畝(mu),形成蔬(shu)菜(cai)、水(shui)產、糧(liang)油、干菜(cai)調料(liao)等經營區(qu)域(yu)。

疫情期間,武漢大(da)(da)街小(xiao)巷都鮮有人(ren)(ren)跡,而白沙洲(zhou)大(da)(da)市場(chang)仍顯得有些熱鬧(nao),大(da)(da)卡車(che)、面包車(che)、小(xiao)推車(che)源源不(bu)斷(duan)地出(chu)入市場(chang),工人(ren)(ren)們忙著搬運、卸(xie)貨、清點(dian),一車(che)車(che)包裝好的胡蘿(luo)卜、辣椒、白菜有序地擺放著。

“防疫壓力(li)有點大。”上述工作(zuo)人員坦言,蔬菜區有300多家(jia)商戶,現在仍營(ying)業的(de)有120多家(jia),市場會(hui)安排巡(xun)查小組,督促商戶戴好口罩,做足防疫措施。

記者2月7日走訪時注意到,白(bai)沙(sha)洲大市場僅有蔬菜區仍在(zai)經營,水產(chan)、糧油、干調(diao)等區域(yu)商戶均關門歇業。一位巡查人(ren)員表示,市場主要(yao)(yao)保障蔬菜供應(ying),若客戶需要(yao)(yao)糧油、干調(diao)產(chan)品,要(yao)(yao)調(diao)入一輛(liang)車進行單獨運輸,避免人(ren)員過于密集,水產(chan)海鮮(xian)區則因為(wei)有活物(wu)暫停經營。

在蔬菜供應方面,白(bai)沙洲大市(shi)(shi)場(chang)(chang)每日(ri)有3000噸儲(chu)量菜。早在1月23日(ri),為鼓勵過境鮮活農產品進(jin)入武(wu)漢市(shi)(shi)場(chang)(chang),兩(liang)大批發市(shi)(shi)場(chang)(chang)減免了進(jin)場(chang)(chang)交易費(fei)用,加(jia)大了貨源組織力度(du)。

“昨天(2月6日(ri))進貨(huo)量(liang)有2600噸(dun),進比出大。”白(bai)沙洲大市場蔬菜協會會長安(an)義明介紹道(dao)。封(feng)城開始,每日(ri)出貨(huo)量(liang)300噸(dun)左右(you),后來(lai)逐漸增加到500噸(dun)、1000噸(dun),目(mu)前為1800~2000噸(dun),基本(ben)上是平(ping)常(chang)一半的(de)量(liang)。

白(bai)沙洲大(da)市場的蔬菜(cai)(cai)品種較全(quan),常見的蔬菜(cai)(cai)種類均有。記者在市場看到,胡(hu)蘿(luo)卜(bu)、辣椒、土豆、冬瓜等(deng)耐(nai)儲(chu)產(chan)品數量較多(duo),白(bai)菜(cai)(cai)、蒜薹、生菜(cai)(cai)、油麥菜(cai)(cai)等(deng)綠葉菜(cai)(cai)則較少。安義(yi)明(ming)告訴(su)記者,綠葉菜(cai)(cai)很俏,一進(jin)來就賣完(wan)了。

對于(yu)這一(yi)現象的原因,白沙洲大市(shi)場一(yi)位(wei)工作人員表示(shi),一(yi)個是交(jiao)通問題,一(yi)些村(cun)子(zi)封(feng)路(lu)導致車輛(liang)不能過;另一(yi)個是部分商戶有些擔心,不愿意出來營業。

運輸費用增長一倍多

長期以來(lai),武漢市(shi)內的(de)蔬菜(cai)來(lai)源包(bao)括山東、安徽、河(he)南(nan)、云南(nan)等(deng)全(quan)國(guo)各大省份,隨著(zhu)湖北大多數城市(shi)采取封(feng)城措施,雖然(ran)有24小時綠色通(tong)道保障通(tong)行,但物流配送成(cheng)本仍然(ran)出現了較高的(de)增長。

“以前是(shi)8000元(yuan)(yuan)到(dao)9000元(yuan)(yuan)一車,現(xian)在是(shi)2萬~3萬元(yuan)(yuan)一車。”安義明表(biao)示(shi),從長(chang)沙(sha)到(dao)武(wu)漢都要2萬元(yuan)(yuan),另外(wai)泡(pao)沫箱(xiang)等包(bao)裝(zhuang)材料(liao)也(ye)基本停產(chan)了,運輸也(ye)是(shi)個麻(ma)煩。

疫情(qing)期間(jian),社區生(sheng)(sheng)鮮(xian)連鎖(suo)公司(si)誼品生(sheng)(sheng)鮮(xian)仍在武漢(han)堅持營(ying)業,蔬菜由(you)合肥(fei)總部運送過來。“以前一(yi)趟是兩三千(qian)元(yuan),現在是七八千(qian)元(yuan)。”誼品生(sheng)(sheng)鮮(xian)一(yi)位采購人員(yuan)表示,每(mei)天一(yi)個價(jia),不然(ran)沒司(si)機跑,我們(men)自己的物(wu)流車(che)也(ye)少。

除運輸成(cheng)本(ben)增長外,人(ren)工(gong)短缺也是(shi)困擾商戶(hu)的一(yi)個問題。白沙洲大市場一(yi)位冬瓜銷售(shou)商表示,現在每天(tian)賣(mai)一(yi)兩千斤(jin)就可以(yi),初六到的貨,現在還(huan)剩下不少,都是(shi)服務(wu)一(yi)些(xie)熟客,主要(yao)是(shi)找不到人(ren)工(gong),沒辦法運那么(me)多貨。

上述誼品(pin)生鮮工作(zuo)人員(yuan)也表示,一般門店(dian)標配是25人,現在縮短了營業時間(jian),單店(dian)人員(yuan)在5人左右。但人工方(fang)面(mian)仍有壓力,記(ji)者(zhe)在誼品(pin)生鮮倉(cang)庫現場看到,一車西藍花、小白菜正在卸貨,老板(ban)也親自上陣搬運(yun)。

在運輸成本和(he)人工壓力下,部(bu)分蔬菜批發價格有所上(shang)(shang)漲,主(zhu)要是(shi)白菜、包菜等綠葉菜,如萵(wo)筍由疫情前的(de)2元(yuan)/公斤(jin)左(zuo)右漲到(dao)(dao)3元(yuan)/公斤(jin)上(shang)(shang)下,大(da)白菜由不到(dao)(dao)1.5元(yuan)/公斤(jin)漲到(dao)(dao)2元(yuan)/公斤(jin)。“比平時上(shang)(shang)漲了一些,大(da)概40%。”上(shang)(shang)述白沙洲大(da)市場工作(zuo)人員表(biao)示。

安義明認為(wei),這只是正(zheng)常調價,因為(wei)進貨和運輸(shu)成本(ben)都增長了,人工也(ye)緊(jin)張。

路邊攤打通“最后一公(gong)里”目前,白沙(sha)洲大市場(chang)的蔬菜(cai)主要供應(ying)給武漢中(zhong)百(bai)、中(zhong)商(shang)、武商(shang)等主要超(chao)市。上(shang)述總(zong)經辦人士表(biao)示,超(chao)市人流量較大,如果(guo)能夠(gou)配送到小區(qu),居(ju)民到小區(qu)物業(ye)取菜(cai),對控制人員密(mi)集(ji)應(ying)該會(hui)更好。

事實(shi)上,有(you)關部(bu)(bu)門也已經注意到(dao)這一問(wen)題。據(ju)中(zhong)新網報道,2月9日,商務部(bu)(bu)市(shi)(shi)(shi)(shi)場(chang)(chang)(chang)運行司副司長(chang)王斌稱,武漢(han)市(shi)(shi)(shi)(shi)政府正在推動逐(zhu)步恢復農(nong)貿市(shi)(shi)(shi)(shi)場(chang)(chang)(chang)經營,組織露(lu)天馬路市(shi)(shi)(shi)(shi)場(chang)(chang)(chang),現已有(you)14個露(lu)天馬路市(shi)(shi)(shi)(shi)場(chang)(chang)(chang)開(kai)始運營,其余市(shi)(shi)(shi)(shi)場(chang)(chang)(chang)正在陸續開(kai)業。

《每日(ri)經濟新(xin)聞》記者(zhe)(zhe)了(le)解到,部分小區距離超(chao)市較(jiao)遠,一些行動不便(bian)的(de)(de)居民往往要走很長時(shi)間,采購時(shi)間方面也顯得有些緊湊。在(zai)武漢岳(yue)家嘴、徐東等住宅區,記者(zhe)(zhe)發現(xian)不少路(lu)邊攤重新(xin)開業,場地開闊且不用排隊,成為周邊許多(duo)居民的(de)(de)選擇。

2月8日,一位在生鮮市場內賣魚的攤主(zhu),開始(shi)在市場外的馬(ma)路上銷(xiao)售(shou)蔬菜。該攤主(zhu)告訴記者,現在沒有魚可以(yi)賣了,所(suo)以(yi)賣些蔬菜,由(you)于(yu)市場進不去,他在附(fu)近租了短期商鋪,從(cong)上午9點到下午5點營業(ye),比超市的營業(ye)時(shi)間長一些。“萵筍、包菜售(shou)價(jia)在5元一斤,較往常(chang)漲了1塊(kuai)左右。”該攤主(zhu)表示,這(zhe)些天生意還挺(ting)好(hao)。

另外,一些社(she)區(qu)為了(le)減少人員密集、出行,選擇社(she)區(qu)團購的(de)方式。在武鐵(tie)佳苑小區(qu),物業(ye)(ye)組織人員為業(ye)(ye)主(zhu)買(mai)菜提供分(fen)發(fa)服務,業(ye)(ye)主(zhu)通(tong)過微信群在網上訂菜,物業(ye)(ye)人員次日(ri)在指定地(di)點配送,對部分(fen)行動不(bu)便的(de)居民可(ke)以(yi)送菜上門。

武漢市商務(wu)局(ju)2月10日消息顯(xian)示,為破解購物難題,市商務(wu)局(ju)鼓勵支持開展生鮮(xian)網上(shang)配送(song)(song)業務(wu),實現“非接觸送(song)(song)菜”,目(mu)前全市已有(you)15家大中型電(dian)商平臺(tai)開展網上(shang)生鮮(xian)配送(song)(song)業務(wu),日均配送(song)(song)量(liang)在16萬單以上(shang)。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明雙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wei)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she)授權,嚴(yan)禁轉載(zai)或鏡像(xiang),違者必究。

讀者(zhe)熱線(xian):4008890008

特別(bie)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ru)您(nin)不(bu)希望(wang)作(zuo)品(pin)出現在本站,可(ke)聯系我們要(yao)求撤(che)下您(nin)的(de)作(zuo)品(pin)。

武漢封城后,保障民生物資供應成為重中之重。為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武漢市內農貿市場基本歇業,兩大批發市場承擔起疫情期間的保供重任,成為武漢市民的“菜籃子”。 2月7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實地走訪武漢最大農產品批發市場——白沙洲農副產品大市場(以下簡稱白沙洲大市場),發現市場儲備充足,主要向武漢超市供應蔬菜,每天出貨量上千噸。“每年冬季都會有儲備菜,每天有3000噸的儲量。”白沙洲大市場總經辦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主要是保障武漢市的蔬菜需求,周邊城市的采購量較往年少得多。 出于疫情防控需要,包括武漢在內的多地進行了交通管制,這讓蔬菜運輸增加了一些難度。有商戶表示,這些天運輸費用增長了一倍多,成本較高,另外還有人手不足的問題,連老板都要親自上陣搬貨。 優先保障蔬菜供應 白沙洲大市場位于武漢三環線以南,占地700畝,形成蔬菜、水產、糧油、干菜調料等經營區域。 疫情期間,武漢大街小巷都鮮有人跡,而白沙洲大市場仍顯得有些熱鬧,大卡車、面包車、小推車源源不斷地出入市場,工人們忙著搬運、卸貨、清點,一車車包裝好的胡蘿卜、辣椒、白菜有序地擺放著。 “防疫壓力有點大。”上述工作人員坦言,蔬菜區有300多家商戶,現在仍營業的有120多家,市場會安排巡查小組,督促商戶戴好口罩,做足防疫措施。 記者2月7日走訪時注意到,白沙洲大市場僅有蔬菜區仍在經營,水產、糧油、干調等區域商戶均關門歇業。一位巡查人員表示,市場主要保障蔬菜供應,若客戶需要糧油、干調產品,要調入一輛車進行單獨運輸,避免人員過于密集,水產海鮮區則因為有活物暫停經營。 在蔬菜供應方面,白沙洲大市場每日有3000噸儲量菜。早在1月23日,為鼓勵過境鮮活農產品進入武漢市場,兩大批發市場減免了進場交易費用,加大了貨源組織力度。 “昨天(2月6日)進貨量有2600噸,進比出大。”白沙洲大市場蔬菜協會會長安義明介紹道。封城開始,每日出貨量300噸左右,后來逐漸增加到500噸、1000噸,目前為1800~2000噸,基本上是平常一半的量。 白沙洲大市場的蔬菜品種較全,常見的蔬菜種類均有。記者在市場看到,胡蘿卜、辣椒、土豆、冬瓜等耐儲產品數量較多,白菜、蒜薹、生菜、油麥菜等綠葉菜則較少。安義明告訴記者,綠葉菜很俏,一進來就賣完了。 對于這一現象的原因,白沙洲大市場一位工作人員表示,一個是交通問題,一些村子封路導致車輛不能過;另一個是部分商戶有些擔心,不愿意出來營業。 運輸費用增長一倍多 長期以來,武漢市內的蔬菜來源包括山東、安徽、河南、云南等全國各大省份,隨著湖北大多數城市采取封城措施,雖然有24小時綠色通道保障通行,但物流配送成本仍然出現了較高的增長。 “以前是8000元到9000元一車,現在是2萬~3萬元一車。”安義明表示,從長沙到武漢都要2萬元,另外泡沫箱等包裝材料也基本停產了,運輸也是個麻煩。 疫情期間,社區生鮮連鎖公司誼品生鮮仍在武漢堅持營業,蔬菜由合肥總部運送過來。“以前一趟是兩三千元,現在是七八千元。”誼品生鮮一位采購人員表示,每天一個價,不然沒司機跑,我們自己的物流車也少。 除運輸成本增長外,人工短缺也是困擾商戶的一個問題。白沙洲大市場一位冬瓜銷售商表示,現在每天賣一兩千斤就可以,初六到的貨,現在還剩下不少,都是服務一些熟客,主要是找不到人工,沒辦法運那么多貨。 上述誼品生鮮工作人員也表示,一般門店標配是25人,現在縮短了營業時間,單店人員在5人左右。但人工方面仍有壓力,記者在誼品生鮮倉庫現場看到,一車西藍花、小白菜正在卸貨,老板也親自上陣搬運。 在運輸成本和人工壓力下,部分蔬菜批發價格有所上漲,主要是白菜、包菜等綠葉菜,如萵筍由疫情前的2元/公斤左右漲到3元/公斤上下,大白菜由不到1.5元/公斤漲到2元/公斤。“比平時上漲了一些,大概40%。”上述白沙洲大市場工作人員表示。 安義明認為,這只是正常調價,因為進貨和運輸成本都增長了,人工也緊張。 路邊攤打通“最后一公里”目前,白沙洲大市場的蔬菜主要供應給武漢中百、中商、武商等主要超市。上述總經辦人士表示,超市人流量較大,如果能夠配送到小區,居民到小區物業取菜,對控制人員密集應該會更好。 事實上,有關部門也已經注意到這一問題。據中新網報道,2月9日,商務部市場運行司副司長王斌稱,武漢市政府正在推動逐步恢復農貿市場經營,組織露天馬路市場,現已有14個露天馬路市場開始運營,其余市場正在陸續開業。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部分小區距離超市較遠,一些行動不便的居民往往要走很長時間,采購時間方面也顯得有些緊湊。在武漢岳家嘴、徐東等住宅區,記者發現不少路邊攤重新開業,場地開闊且不用排隊,成為周邊許多居民的選擇。 2月8日,一位在生鮮市場內賣魚的攤主,開始在市場外的馬路上銷售蔬菜。該攤主告訴記者,現在沒有魚可以賣了,所以賣些蔬菜,由于市場進不去,他在附近租了短期商鋪,從上午9點到下午5點營業,比超市的營業時間長一些。“萵筍、包菜售價在5元一斤,較往常漲了1塊左右。”該攤主表示,這些天生意還挺好。 另外,一些社區為了減少人員密集、出行,選擇社區團購的方式。在武鐵佳苑小區,物業組織人員為業主買菜提供分發服務,業主通過微信群在網上訂菜,物業人員次日在指定地點配送,對部分行動不便的居民可以送菜上門。 武漢市商務局2月10日消息顯示,為破解購物難題,市商務局鼓勵支持開展生鮮網上配送業務,實現“非接觸送菜”,目前全市已有15家大中型電商平臺開展網上生鮮配送業務,日均配送量在16萬單以上。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張明雙攝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xin)聞(wen)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