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熱評

每經網首頁 > 每經熱評 > 正文

證券虛假陳述索賠案 “執行難”也應被關注

每日經濟新聞 2019-12-26 23:15:18

每經評論員 吳治邦

近日,有關《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修訂草案)》(以下簡稱修訂草案)的審議在資本市場上引發廣泛討論,尤其是涉及投資者權益保護的內容。需要肯定的是,內容中已經在立法層面將投資者權益的保護作為立法重點提了出來。一方面嚴懲違法違規者,讓其有所忌憚;另一方面,試圖通過建立便宜的訴訟機制,來鼓勵投資者主張自身的權益。

據新華社報道,修訂草案內容上包括:建立“投資者代表人制度”“明示退出、默示加入的參與規則”“已經勝訴的案件、法院實施登記制”等。立法機關試圖通過立法來改變證券虛假陳述索賠案的訴訟生態,這些措施確實能夠對投資者權益保護起到促進作用,節約投資者為維權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

對于上述或將出臺的法律設計,筆者認為,“證券虛假陳述糾紛”畢竟只是一項民事糾紛,尊重受害人的意思自然也應當被考慮到。除了讓投資者保護機構或者官方指定的機構擔任訴訟代表人,也應當為投資者選擇訴訟代表人留足空間。

還有一個問題,已經爆發的證券虛假陳述糾紛案并不如外界所想的那樣能夠完全程序化地操作,如系統性風險的扣除、索賠基準價計算、違規的揭露日等。若只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公司等投資者保護機構參與,會出現客觀力量不足,難以勝任的情況。因此,在集體訴訟制度的設計上,還應當為熟悉證券市場的機構打開入場的通道。

回到本文重點想表達的觀點:證券虛假陳述索賠案件的實務操作已經較為成熟,證券法的修訂除了要為投資者疏通主張自身權益的渠道,還應當聚焦如何讓投資者順利拿到勝訴的賠償款。尤其是在上市公司不斷爆雷,甚至出現暫停上市、終止上市的情況下,公司生產都難以為繼了,投資者想要通過勝訴結果來獲得索賠,面臨著現實困難。

因*ST中安、*ST保千、華澤退、*ST凱迪、*ST龍力等公司違法違規而損失慘重的部分投資者,就明確表達了自己的擔憂:“上市公司經營都困難了,怕是贏了官司,也賠不到錢!”上海某王姓律師跟筆者直言:“目前已經不將*ST保千證券虛假陳述索賠案拿去法院立案了,贏了也是浪費訴訟費,這對股民或是某種程度的二次傷害。”

一言蔽之,如不解決虛假陳述索賠案執行難的問題,科學方便的訴訟形式設計固然值得肯定,但贏了官司的股民或將面臨無錢可賠的尷尬。要么像西部某酒業公司的投資者一樣,接受“酒償”的奇葩方案。

事實上,本次證券法修訂過程所傳出的部分內容,或將為證券虛假陳述索賠案的“執行難”提供化解的契機。如對違法違規行為實施定額罰款標準上,欺詐發行行為將由原來多數規定的30萬元至60萬元,分別提高到最高200萬元至2000萬元。那么,這部分本應該上繳國庫的行政罰款,能否通過制度安排用作投資者保護基金;再比如,在上市公司數量大幅度增加的情況下,能否要求成功募資的公司,安排部分錢款用作投資者保護基金。

為全體投資者設計一個更科學、方便的權益保護通道,固然是立法宗旨的詮釋,值得所有投資者為之點贊。但還應當增加對證券虛假陳述糾紛案所遇到實際問題的關注,讓股民不再為虛假陳述索賠案的“執行難”而犯愁。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