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2-26 23:54:53
2019年5G牌照的發放,5G網絡開始建設,有望迎來新一輪信息革命創新浪潮,科技進入新一輪上行周期。
每經記者|李娜 每經編輯|謝欣
2020年A股的賺錢效應有多高,是近期投資人士最為關心的話題之一。
降預期,調倉換股,轉換跑道,是每年年底的必修課。
為此,《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專訪了招商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夏,看看2020年投資必須搞清楚哪幾件大事。
此外,張夏表示,近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對2020年貨幣政策繼續定調“維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同時強調宏觀經濟杠桿的穩定,意味著寬信用刺激的概率較低,積極的財政政策將更加注重結構調整,而非全面發力。
2020上半年結構性行情為主
NBD:此前您曾表示A股存在三年半的運行周期,每七年左右會迎來一次牛市,而在指數突破前期密集成交區域后,會加速上行。您認為2020年A股處在怎樣的周期?
張夏:A股存在三年半的運行周期。中國經濟存在三年半左右的周期,經濟下行后政策寬松,會形成兩種結果,如果新增社融回升觸發經濟預期轉暖,市場會上漲;如果社融增速不回升,則實體經濟融資需求有限,催生“資產荒”,市場也能上漲。因此,A股也存在三年半左右的周期。兩個三年半周期會形成一輪大的行情。
居民投資股票會根據過去的投資回報率,存在持虧和追漲的特征,導致A股往往在反彈的第二年才會迎來居民增量資金,導致每一輪市場上漲持續的時間是兩年半左右。
A股每7年左右迎來一次牛市,在指數突破前期密集成交區域后,會加速上行。每一輪大行情的起點均是估值1/PE,低到相對無風險回報;或是股票投資回報率低于房地產(無杠桿);這種情況下,股票資產相對債券和地產的吸引程度最高。前幾次出現類似的情況分別是1998年底,2005年年中,2012年底,2019年開始也符合這樣的條件。
市場需要的條件是流動性寬松,流動性寬松后,會出現兩種模式:新增社融增速伴隨地產基建回升開啟經濟復蘇,或者新增社融低迷下的“資產荒”,市場都可以上漲。2020年更可能出現流動性寬松,新增社融低迷的組合下“資產荒”。
2019年開始,從各個證據綜合表明,A股開啟了新一輪7年周期,2020年上半年,由于通脹壓力較大,貨幣政策存在掣肘,市場更多以結構性行情為主,下半年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通脹回落,貨幣政策的空間打開,市場在更加寬松的環境下的“資產荒”下有望繼續上漲,一旦漲幅超過20%會觸發居民資金加速入市,市場將會加速上行。
NBD:2019年A股賺錢效應突出,不少機構認為2020年需降低A股投資預期,2020年應如何配置?
張夏:我們曾分析過,未來幾年能夠提供10%以上年化回報率的資產可能僅剩權益型產品,例如偏股型基金,居民可投高收益資產迎來“資產荒”。
2019年是新7年周期的上行起始之年,股票市場三年半上行周期還未過半,因此我們判斷2020年A股市場將繼續維持不錯的賺錢效應,2020年需要加大對權益資產的配置以獲取超額收益。
科技股優選龍頭
2019年以來,以5G為首的科技股上演普漲行情。不少投資人士曾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2020年科技股普漲勢頭難現,需要精挑細選。
NBD:早先,招商證券就看好科技股的價值,2020年科技股的投資價值怎樣看?
張夏:從1999年起,5年左右,迎來一輪科技上行周期:1999~2000年,互聯網浪潮的頂峰。2003~2004年,2G網絡的普及以及寬帶的普及帶動手機和PC的普及。2009~2010年,3G網絡的普及和智能手機的崛起開啟了移動互聯網。2013~2015年,4G網絡的普及和智能手機的普及帶來了移動互聯網浪潮高峰。2019年5G牌照的發放,5G網絡開始建設,有望迎來新一輪信息革命創新浪潮,科技進入新一輪上行周期。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每一輪科技周期都是由通信技術的變革帶來的。
NBD:既然每輪科技周期都是由通信技術的變革引發,2020年科技股應怎樣配置?
張夏:因此從投資的角度看就需要依循產業進化的路徑來進行,例如每一輪科技周期首先受益的是通信行業,其次是電子行業,最后是計算機和傳媒行業,基本都是由硬件到軟件的產業進化路徑。當前正處在通信基站大規模建設和相關電子需求爆發的時候,通信和電子行業將繼續由行業層面的爆發來驅動,后續我們會進一步看到軟件領域的相關需求,因此也可以提前加大布局計算機和傳媒行業。從個股的角度而言,我們建議投資者優選各個細分領域的龍頭公司。
周期股:基建或許有穩定收益
NBD:萬億元新增專項債提前落地,基建板塊投資機會怎樣把握?
張夏:根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定調,2020年積極的財政政策將更加注重結構調整,而非全面發力,因此整體基調還是以穩為主。新增專項債的提前落地主要還是為了應對當前經濟增速下滑、大規模減稅降費沖擊和償債高峰到來導致地方政府財力緊張,用于基礎設施等重要領域投資資金越來越依賴發債籌資,而非刺激經濟舉措。因此2020年在以穩為主的基調下,基建板塊的穩定收益或許能夠看得到,但是想獲得較高的超額收益可能還需要政策上的發力。
NBD:2019年以來,養豬板塊表現不俗,如何看待周期股的投資機遇?
張夏:2019年以來在非洲豬瘟的影響下,國內豬肉供給大幅收縮,帶來價格的持續上漲,但是由于前期市場預期相對充分,后續板塊進一步表現可能還得等2020年相關公司業績兌現情況。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