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2-15 18:54:00
每經記者|李詩琪 每經編輯|張海妮

張金昌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只有做到管理智能化,企業的效率才會成倍速提高,企業才能走在世界前列。”12月13日,在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青島報業傳媒集團、青島早報聯合主辦的中國上市公司董秘對話活動閉門研討會青島專場上,中國社會科學院管理科學與創新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金昌這樣說道。
據張金昌介紹,其對企業管理智能化思考大概起源于1997年,“我想的是中國企業要領先世界,必須要找到一種能夠提高十倍效率的管理技術,因為從三百年的歷史來看,一個國家領先世界,均與其企業率先采用領先的管理技術有關。智能化便是一個方向。”張金昌這樣說道。
而談到企業管理智能化的具體方向,張金昌認為,目前關注度較好的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等,還仍然是數據處理技術。
具體而言,可以把所有的企業管理問題分成定性和定量兩大類,其中,解決定量問題要靠準確計算法,解決定性問題要靠因素窮盡法。
“所謂的‘窮盡’,就是要不斷試錯,不斷修正,不斷提高,從錯誤中找到精準、科學的決策新辦法。”張金昌這樣說道。
舉例來說,對于上市公司經營業績的評價,不能使用幾個固定的指標按照固定的標準來評價,而應當使用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盡可能窮盡的辦法。不能因為企業收入大幅上升就認為企業業績好,它有可能是賒賬銷售、應收賬款造假的結果,也不能因為企業營業收入大幅度下降就認為企業業績差,它有可能是企業處置效率不高的資產、夯實主業、提高利潤率的原因。
“只要把企業管理問題分成定量和定性兩類,基本上都可以實現智能化。定量問題需要打破常規尋找準確計算方法;定性問題需要通過因素窮盡一對一地精準回答。有了精準的、唯一正確的分析結論,這些問題的回答就可以交計算機軟件來完成,實現管理工作的智能化。”張金昌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