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報 2019-12-05 19:11:41
圖片來源:攝圖網
今年4月初,北京交管部門開始嚴查各條高速公路和城區快速路占用應急車道違法行為,曾經嚴重泛濫的“將應急車道變行車道”的行為得到有效遏制。然而,記者近日回訪諸多違法高發路段后發現,一些路段占用應急車道的違法行為仍然存在。
現場調查
在工作日早高峰,記者沿機場二高速駛向城區。在東五環平房橋,只見準備轉入東五環向南方向的車輛已經將匝道上的應急車道當做正常行車道。轉入五環主路之后,一輛黑色轎車想快點進入正常車道,在記者右前方的應急車道上突然向左打輪,強行“加塞”。同時,一些車輛未能“加塞”進入正常車道,索性繼續沿著五環主路應急車道向前行駛。
類似的現象,也發生在廣渠路進城方向高架橋終點前。記者看到,在高架橋終點之前的幾百米處,所有車輛原本沿著兩條社會車輛車道正常行駛,但總會有一些車輛駛入右側的公交車道。隨著占用公交車道的車輛增多,這些車輛又會再次向右駛入應急車道。
機場高速進京方向北皋路段一直是交管局重點關注的違法高發地帶。但是,只要發現沒有交警執法,總會有車輛駛入應急車道。
工作日早8時左右,記者駕車沿溫榆橋至五元橋路段進京方向行駛。此時,北皋進京方向入口附近并無交警設崗整頓,因而該路段直至五元橋前方的應急車道車滿為患。
司機議論
增加探頭數量難耐司機無良
家住順義南法信的關先生每天都駕車行經北皋路段。他對記者說,相關路段增加探頭后,對占用應急車道有一定威懾效果。但是,也出現了讓人更生氣的新情況。“經過新裝探頭的地方時,右邊應急車道上的車,突然就闖進來了,正常行駛車輛差點就頂上,非常危險。”
“像我這樣不敢違法的司機就倒霉了。”關先生說,只要裝了探頭的地方,前方十幾米處都是危險區。記者實地體驗時也發現,占用應急車道的司機們為了避免被電子眼拍攝,在即將駛過路側金屬架、龍門架、跨線橋的時候,都會提前并線。
記者從交管部門了解到,隨著針對應急車道的執法工作越來越深入,交管部門增設了不少探頭,但由于高速路旁受各種客觀因素所限,短時間內無法栽立金屬架或龍門架。為此,交管部門將探頭安裝在了現有的指示牌和顯示屏的背后,并經過網上公示后投入使用。然而,與城區環路相比,高速公路上的探頭雖然增加了,但密度仍然有限,難以做到兩個探頭之間完全無縫對接。于是,部分缺乏道德的司機寧可頻繁并線,也要在應急車道上快速行駛幾百米。
大家支招
加大高科技執法及懲罰力度
如何治理此類痼疾頑癥?記者采訪了朝陽、海淀和西城支隊多位一線交警,也隨機采訪了一些普通市民。他們提出了一些應對之策對交管部門治理違法有一定參考價值。
有交警建議,進一步加強移動執法。在違法高發路段上,以定點設崗和警車移動執法的方式并用。但是,這種執法方式,對于交警的取證、現場控制、安全保障等方面的要求較高。由于需要多車配合,交警之間的默契也很重要。
也有交警表示,在違法高發路段的前后,設置違法信息提示屏,曝光占用應急車道行為。目前,本市已經設置了大量針對違法停車和違法鳴笛的顯示屏,幾分鐘前的違法行為,被探頭拍攝、后臺審核后,會實時出現在不遠處的顯示屏上。
市民們提出的思路則更開闊。李先生提出,之前交管局曾經試用過 “移動機器人”。這種能掛在高速路護欄上、沿護欄移動的設備至少可以用來控制兩個出入口之間的路段,在道路環境簡單的路段上應用,應該有很大作用。
多位市民還建議,應當加大違法者的違法成本。不妨考慮將占用應急車道的違法記分提高,從而產生更大的震懾效果。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