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A股動態

每經網首頁 > A股動態 > 正文

興業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王涵談國企改革:“三年五力” 創新是精髓

每日經濟新聞 2019-11-13 17:30:49

11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組長劉鶴主持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第三次會議,傳達學習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研究部署了下一步國有企業改革工作。本次會議引發社會各界高度關注,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了興業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王涵先生,他認為,創新力是未來國企改革的精髓所在,而相應的,國企改革也將與資本市場改革開放聯動,形成正向反饋。

_____20190621204055.thumb_head

圖片來源:攝圖網

每經記者 王硯丹 每經編輯 謝欣

2015年8月,國務院印發《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到2020年,在國有企業改革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決定性成果。”

如今距離2020年已不足50天。11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組長劉鶴主持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第三次會議,傳達學習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研究部署了下一步國有企業改革工作。

此次會議提出,對國企改革來說“未來三年是關鍵的歷史階段”,并且將國企改革的主要目標從此前的“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明顯增強”變為“全面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五個力。

“三年五力”,本次會議引發社會各界高度關注。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了興業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王涵先生,他認為,創新力是未來國企改革的精髓所在,而相應的,國企改革也將與資本市場改革開放聯動,形成正向反饋。

國企改革四年取得四方面成績

王涵表示,2015年8月以來,短短四年多時間,國企改革取得了諸多成績,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首先,通過扎實推進重組整合,規模優勢和協同效應逐漸顯現。截至2018年年底,國資委監管企業戶數調整至96家。同時,在404家“雙百行動”企業、31家第三批“混改”企業等陸續推出后,第四批國企“混改”名單也已初步確定。

其次,企業重組深入開展整合融合,“混改”不斷向縱深推進,擴大了重點領域“混改”范圍。同時,除了產權變革,也更多關注新經營機制的形成。2019年1~9月,中央企業各級企業新增混合所有制企業超過600戶。

第三,除了“混改”外,兩類試點擴容,改組成立一批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組建一批國有資本運營公司。

第四,從結果導向來看,各項改革有序推進,效益持續增長。最新發布的《中央企業高質量發展報告》顯示,2013年至2018年,實施“混改”的中央企業子企業中,“混改”后實現利潤增長的企業超過70%。

王涵進一步指出,以上四個方面的成績,為國企改革下一步深化打下了堅實基礎,也積累了寶貴經驗。

“關鍵三年”為未來提供操作指引

從本次會議看,規格極高,不但劉鶴副總理親自主持,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副組長王勇也出席會議并發表了講話。

會議中提出的“關鍵三年”引發了廣泛關注——關鍵三年的含義是,未來三年是關鍵的歷史階段,要落實好國有企業改革頂層設計,抓緊研究制定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方案,明確提出改革的目標、時間表、路線圖。

同時,在“關鍵三年”戰略實施過程中,要求“在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強國資國有企業監管、增強研發創新能力、強化財務硬約束、削減和規范補貼、完善激勵機制、提高勞動生產率和資金回報率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提出明確的任務舉措,制定量化、可考核的具體指標”。

對此,王涵表示,事實上,黨的十九大明確要求完善各類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之后關于國企改革各個方面的具體要求已在逐步落地,如2018年9月發布的《關于加強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約束的指導意見》,已從各個方面加強了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的“硬約束”。近期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做好中央企業控股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也對中央企業控股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對象、方式、權益授予的數量、價格、收益等做了具體的規范。

而“關鍵三年”的具體提法和要求,不僅確定了國企改革的目標與方向,也為未來國企改革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操作指引,將有效提高國企改革的效率。

“四力”變“五力”強調創新力

除了“關鍵三年”,本次會議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重要內容,即明確指出“要從國家整體戰略出發,按照建立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的要求,聚焦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全面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

對比2015年的表述,當時提出的是“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本次會議由“四個力”增加至“五個力”,創新力首次被納入國企改革目標,這背后又反映出怎樣的轉變?

王涵認為,近期已有多個重要會議強調“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五個力)”,本次會議表述,再次特別強調了“創新力”,說明對創新的重視是國家戰略,也是本次會議的精髓所在。對創新力的強調意味著,下一階段,國有企業改革工作會圍繞這一目標出發,推動加快研發創新、管理創新,發揮國有企業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建設制造強國中的中堅作用。

細論這種變化,與黨的十九大提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一脈相承,也與經濟結構轉型要求相適應。國企改革工作應從國家整體戰略出發,按照建立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的要求,從頂層設計入手,聚焦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未來要打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性企業;要建設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資本市場改革將與國企改革相輔相成

值得一提的是,王涵還特別強調了資本市場改革與國企改革之間的相互作用。

今年7月,科創板交易正式開始,由此2019年被視為“科創元年”,如今科創板交易已經跨度過百日,資本市場在經濟轉型中的作用也獲得了社會廣泛共識。

王涵指出,按照本次會議所提出,國企改革將進入“關鍵三年”階段,而在這個過程中,資本市場深化改革開放也必然迎來“關鍵三年”。國有企業改革,與資本市場深化改革開放將相輔相成、互相協同。這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利用資本市場可以更好地推動國有資產管理機制的完善,利用資本市場信息披露等規范加強市場對國有企業的監督,加快由“管企業”為主向“管資本”為主轉變。

其次,利用資本市場可以更好地實現上市國有企業的股權激勵,建立健全長效激勵約束機制,激發核心骨干人才創新積極性,推動國有企業整體創新能力提升。

第三,利用資本市場可以更好地優化資源配置,為優質國有企業提供依法合規的股權交易平臺,并為創新型國有企業引入長期戰略投資者。國有企業改革的推進也將為資本市場提供更多優質的投資標的,吸引更多的長期投資者,形成正向反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國企改革 競爭力 創新力 影響力 興業證券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