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1-04 13:54:30
每經記者|杜蔚 董興生 每經編輯|杜毅
“書籍不能等同于其他的任何商品,書籍不應該受到一般市場規則的約束。”過去3天,“2019成都國際書店論壇”在成都方所舉辦。
也許,當一座城市不再年輕時,可以借書籍和書店找到自己的風格,并提升這座城市的生活品質;而這個風格會吸引更多人來到這座城市,讓城市在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都能重獲青春、品質。在這當中,圖書節成為讓人們齊聚的一大要素,也是21世紀文化中一個重要的國際特色。

圖片來源 每經記者 董興生 攝
讓人疑惑的是,圖書節與書展有何不同?圖書節怎樣成為一座城市的文化節日與標志性事件?世界上最大的圖書節“英國愛丁堡國際圖書節”總監尼古拉斯·巴爾利現場揭秘,并圍繞“地方創生與節日都市”對“策展”展開深刻剖析與闡述。
“圖書節不僅僅是推銷圖書,也是為了慶祝文化”
尼古拉斯·巴爾利介紹,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圖書節,每年的愛丁堡國際圖書節都會吸引27.5萬人。巨大的游客群體,也給當地經濟做出了巨大貢獻。每年8月份,愛丁堡都會舉辦包括圖書節在內的藝術節慶活動,游客總數多達50萬。“游客總的消費額能達到3.3億英鎊,和世界杯創造的收入差不多”。
尼古拉斯·巴爾利說,圖書節的收入來源中,除了銷售收入,還有贊助、捐贈以及政府補貼等。但最重要的收入,來自游客參與、體驗后的消費。“好的圖書節能夠讓人們感到睿智,參與者會感受到快樂,那他們就更有學習的動力,也就會買更多的書。”
“但是,我對這些不太感興趣,經濟效益只能說是副產品。”尼古拉斯·巴爾利強調,愛丁堡圖書節不是書展,圖書節不依靠商業利益,而是鼓勵讀者“去聽、去想、去說、去理解”。
在他看來,圖書節不僅是要賣書,而是為了告訴讀者要去讀書,這也是圖書節有別于書展的地方。“B2B的書展,比如法蘭克福書展,主要是為了賣書,尤其是賣海外書籍。”
而圖書節的使命不是賣書,“圖書節吸引人的元素在于,這里不僅能讓人們看到自己喜歡的書,還有他們欣賞的人,還能面對面交流”。尼古拉斯·巴爾利說,“到圖書節的人,不是買了票、買了書就夠了,對他們來說,去見見朋友,休閑一下也是很好的,我們經常會發現著名作家、音樂家、政客就坐在你的旁邊喝酒”。
“圖書節能夠讓每個人有賓至如歸的感覺,不論他們的種族、宗教、背景是什么樣的。”尼古拉斯·巴爾利說,圖書節關注的是公共話語、公共討論,讓政府、商業人士、民間團體都參與到公共話語的討論中。而傳統的文學節,一般吸引的都是收入高、年長,或者是中產階級的人。
為了打破這一人口結構,他以英國脫歐舉例說,為了讓不同收入群體的人都能參與討論,愛丁堡圖書節選擇到貧困地區或偏遠地區去推廣,并采訪工薪階層的市民,聽取不同收入群體的聲音。
不僅如此,愛丁堡圖書節還會吸引年輕人參與其中。“每年都會吸引1.4萬名學生,還會為不識字的兒童舉辦活動。”尼古拉斯·巴爾利說,圖書節不僅僅是推銷圖書,也是為了慶祝文化,慶祝想法,它能夠努力讓大家來討論,盡管大家可能有不同的觀點,但是每個人都可以公開討論。
作為“節日之城”,圖書節是愛丁堡的首創,第一屆愛丁堡圖書節在1983年舉辦時,英國還沒有類似的圖書節。但現在,僅在英國就有1000個圖書節。“實際上,沒有人知道現在世界上到底有多少個圖書節,可能差不多有3000多個,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長。”
“藝術不是有錢人才能享受的,應該對所有人開放”
尼古拉斯·巴爾利談到,英國愛丁堡國際圖書節的門票價格會盡可能的低,甚至有很多現場活動都是免費的。“我認為這算是一個比較好的模式,門票價格低,才能吸引更多人,哪怕是收入不高的人也很樂意參與。我覺得藝術不是有錢人才能享受的,應該對所有人開放。”

圖片來源 每經記者 董興生 攝
除了與學校、社區開展合作外,尼古拉斯·巴爾利還將目光投向了無家可歸的流浪漢。“我們把他們送到青年旅社,每個禮拜和我們一起來閱讀。之后再請他們參加我們圖書節,和作家見面。”
“一開始這些人很不情愿,不愿意和作家接觸,但之后會發現這并不可怕,然后便口口相傳,鼓勵更多人來參加。”談及于此,尼古拉斯·巴爾利有些激動,他表示現在每年愛丁堡都有300多位無家可歸的流浪漢來參加圖書節。“這些人原來是社會最邊緣化的人群,但現在,他們可以很自在地在公園里喝一杯茶,讀一本書。這是一個非常有民主精神的地方,沒有所謂的高低貴賤之分,大家都能在這里暢所欲言。”
這正是圖書節展現出的一大魅力,打破壁壘后,流浪漢可以和名人、政客們坐在一起。這個節日將不同收入、不同性別、不同年齡、不同代際的人都串聯在一起,把人與人連接在一起。“和流浪漢的接觸和交流,也打破了我之前對他們的一些成見。我發現,他們在選書時,大多偏好文學素養較高的書。”
尼古拉斯·巴爾利說,為了讓圖書節保持初心,對于來參加圖書節的名人,如明星等,“我們會盡可能確保這些人不要有那種高高在上的感覺,把他們當做普通人對待,不讓他(她)覺得自己是明星,這樣就可以改變所有人的行為。所有人在我們的場地里都是平等的,我們講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在這里,你可以和現場的任何一個人交流。”
聚焦本屆論壇的主題——“策展力”,一場圖書節如何透過文化策展的方式以及產業規劃,來提升城市的活力,并串連各種資源促進一座城市發展,形成更具傳播效應的城市名片?“我們正處在一個由信息主導的的社會,所以作為一名策展人,必須要去關注這些信息,才能促使我們在眾多信息中做出正確的選擇。”對此,尼古拉斯·巴爾利直言,“作為一個圖書節的策展人,還必須把圖書和想法連接起來,把作家和讀者連接起來,這就是策展的聯系。我們要讓不同的想法、文化都可以進行交流。”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