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0-25 22:46:05
根據三季報,公司前三季度應收賬款達到5156萬元,同比大增555.99%。而涪陵榨菜在公告中表示“為加強新品銷售、增加空白市場和提高與競爭對手的競爭力,公司適度放寬部分客戶信用額度”。
每經記者|陳晴 每經實習編輯|湯輝
因為今年上半年凈利潤增速放緩,特別是第二季度單季凈利下滑,涪陵榨菜(002507,SZ)曾經的白馬股光環蒙上了陰影,而公司股價也曾于半年報發布次日跌停。
10月25日晚間,涪陵榨菜前三季度業績揭曉:公司前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微降0.99%。不過,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涪陵榨菜前三季度和第三季度凈利潤均實現微增。這是否意味著公司已走出業績陰霾?
涪陵榨菜披露的三季報顯示,公司2019年前三季度營收16.04億元,相比上年同期增長3.8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18億元,同比小幅減少0.99%。對于前三季度營收增長但凈利潤下降,公司公告中并未詳細說明原因。
進一步來看,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涪陵榨菜前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11億元,同比微增2.01%。其中,第三季度扣非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99億元,同比微增1.14%。
根據涪陵榨菜2019年半年報推算,2019年第二季度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億元,同比下降約16%;扣非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8億元,同比下降約17%。
如此看來,相比第二季度,涪陵榨菜第三季度單季度業績似乎有所好轉,那么,這是否說明涪陵榨菜前三季度業績其實還不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若將數據對比時間拉長,2016~2018年,涪陵榨菜曾連續三年凈利潤保持五成以上的高增長。也就是說,涪陵榨菜前三季度業績不復往日輝煌。
就涪陵榨菜業績相關問題,10月25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公司董秘辦,但電話未能接通。
對于2019年上半年凈利增速放緩和第二季度凈利下滑,市場曾經質疑與公司近年來頻頻提價有關,但公司方面并不這么認為。就相關問題,今年7月31日即半年報發布后次日,涪陵榨菜董秘辦人士曾經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2019年第二季度公司銷售費用有所增加,新增投入的產出沒法立竿見影。
對于涪陵榨菜上半年業績增速放緩,曾有多名市場人士認為這主要與公司產品結構單一、缺乏品類拓展與創新有關。而近幾年來,涪陵榨菜也曾多次探索多元化發展,包括推出了海帶絲和蘿卜干等新產品,以及試圖通過收購擴展產品品類,但效果并不明顯。
時至此次三季報,2019年前三季度和第三季度扣非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均實現微增,對于涪陵榨菜也來得不容易。
根據三季報,公司前三季度應收賬款達到5156萬元,同比大增555.99%。而涪陵榨菜在公告中表示,“為加強新品銷售、增加空白市場和提高與競爭對手的競爭力,公司適度放寬部分客戶信用額度”。
為何公司采取放寬客戶信用額度的措施,這對公司影響如何?公告中暫未提及。證券時報e公司報道稱,在涪陵榨菜就半年度生產經營情況舉行的電話會議中,公司方面曾表示,應收賬款的上升與公司主動開拓空白市場因而給予部分經銷商一定授信額度有關,年底基本都會收回,風險很低。
值得注意的是,在涪陵榨菜2019年度財務預算公告中,公司還曾經表示,2019年營收目標為24.12億元。但根據三季報,今年前三季度涪陵榨菜營收16.04億元,僅相當于目標的66.5%。
涪陵榨菜相關人士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時曾表示,公司將會努力完成年初規劃目標,但預算目標不作為公司的業績指引。
針對此次涪陵榨菜三季報相關問題,10月25日,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分析道,放寬客戶信用額度,短期來說,對于企業業績肯定會有較明顯的效果,但這并非長久之計,也不是良性發展的好工具。對涪陵榨菜而言,未來還是需要在品牌年輕化發力。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文多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