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報 2019-09-25 08:15:52
換手率77.15%、成交額13.4億元、振幅19.85%……9月24日,游資在華培動力身上導演最瘋狂的一幕:尾盤在跌停板附近用一筆大額買單直接將股價拉至漲停,上演“準地天板”。而短短七個交易日,華培動力累計大漲93%,股價一舉創出歷史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股價自9月16日啟動并連續拉出4個漲停后,華培動力于9月19日晚間突然自愿披露了一則金額僅190萬元的公告,蹭上了“氫能源”的熱點。有投資者質疑,這到底是中途給“霸榜”龍虎榜的游資送“助攻”呢,還是提前走漏了消息導致股價提前啟動?

在華培動力身上,游資用實際行動真正詮釋了什么叫做“抱歉,有錢真的可以為所欲為。”
自9月16日股價持續飆升以來,華培動力的換手率不斷走高,成交量持續放大。特別是9月24日,華培動力的換手率高達77.15%,成交額更是高達13.4億元,一舉創下了上市以來的單日成交額新高。
在資金的助推下,華培動力在9月24日上演了驚心動魄的一幕。經過全天大幅震蕩,華培動力臨近尾盤一度接近跌停,但突然被一筆大額買單直接拉至漲停,最后以大漲9.31%收盤,上演“準地天板”,全天振幅達19.85%。

9月17日以來,華培動力更是連續6個交易日登上龍虎榜。西藏東方財富證券拉薩東環路第二營業部、信達證券朝陽五一街營業部、中投證券無錫清揚路營業部等游資大本營更是干脆“霸榜”龍虎榜。
同時,游資對倒的跡象十分明顯。
比如,9月24日,買入金額前五的席位中,有四席同時占據了賣出金額前五。其中,西藏東方財富拉薩東環路第二營業部買入1435.06萬元賣出841.26萬元,同時占據了買一席位和賣五席位。

從最近三個交易日來看,買賣前五席位的重合度也非常高。比如,東海證券南京洪武北路營業部累計買入2427.03萬元,賣出1146.40萬元,同時位于買一和賣四;信達證券朝陽五一街營業部累計買入1433.02萬元,賣出2587.63萬元,同時位于買三和賣一。

能夠成為游資借機炒作的溫床,除了因為華培動力盤子較小的緣故外(即使最近7日市值接近翻番,目前也僅有77.1億元),更重要的是華培動力作為今年1月11日剛剛上市的次新股,流通市值僅占總市值的25%,容易成為游資炒作的對象。

值得注意的是,在股價突然于9月16日啟動并連拉4個漲停后,9月19日晚間,華培動力公告稱,公司擬與控股股東帕佛兒公司共同出資設立華嶅新能源,開發氫能源燃料電池。華嶅新能源擬注冊資本為1000萬元,其中公司擬出資190萬元,占股19%。

耐人尋味的是,9月18日晚間,華培動力還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不存在影響股票交易異動的重大事項,不存在其他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重大資產重組、發行股份、上市公司收購、債務重組、業務重組、資產剝離和資產注入等重大事項。
可話音未落,華培動力反手就蹭上了“氫能源”的熱門概念……這到底是在給興頭上的游資送“助攻”呢,還是由于走漏了消息從而導致股價提前4日就已啟動?這在股吧里也引發了中小投資者的廣泛質疑。

這一敏感問題也引起了監管機構的注意。
9月20日,上交所向華培動力下發《問詢函》,要求公司說明自愿性披露出資190萬元參與設立華嶅新能源的主要意圖和相關考慮,及后續信息披露一致性披露的相關安排。
同時,上交所要求公司補充披露籌劃出資設立華嶅新能源的決策流程和具體時間節點、相關責任人,以及在籌劃共同出資設立華嶅新能源的情況下,公司及控股股東、實控人仍確認不存在影響公司股票交易異常波動的重大事項的原因和主要考慮。
公司則回應稱,自愿披露上述投資事項是為了“滿足所有投資者可以平等獲取同一信息且服務投資者交流會”,并表示在籌劃共同出資設立華嶅科技期間,事項未泄密且未發現市場出現傳聞。
在游資的爆炒之下,華培動力股價7日近乎翻番,創出歷史新高的同時,市盈率已經高達86.9倍,遠高于A股上市公司中與公司業務相似程度相對較高或較為綜合型的汽車零部件上市公司市盈率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從9月24日華培動力的市場表現來看,游資放大交易量,持續拉高出貨的跡象已經十分明顯。此時,中小投資者一定要謹防投資風險,切不可盲目追高,以防成為“接盤俠”。
另外,對于蹭上了最近被市場一度爆炒的“氫能源”概念,華培動力表示,華嶅新能源尚未完成工商注冊,投資金額較小,持股比例較低,對當期業績不會產生影響。而且,華嶅新能源在發展的過程中還存在著多項潛在的風險。
比如,華嶅新能源投資研發的氫燃料電池空氣壓縮機項目,受技術、人才、投資等各項因素制約,存在項目研發失敗風險;華嶅新能源擬選擇以高速電機驅動的離心式氫燃料空壓機的開發制造,存在技術路線選擇失誤的風險,等等。
而從行業角度來看,華培動力認為,2018年我國燃料電池商用車仍屬于千輛級的應用,氫能源電池能否進入大規模商業應用仍存在較高不確定性;目前生產氫燃料電池空氣壓縮機產品的核心基礎材料,采購價格高,尚無穩定的國內供應商體系,氫燃料電池技術成本能否降低到進入大規模商業應用仍存在不確定性。
中證報 任明杰
聲明:文章內容或者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