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9-24 23:48:45
9月24日,“4+7”第二輪藥品帶量采購擴面正式開標。現場人士告訴記者,入場需憑邀請函,一張邀請函只能進一個人,出乎意料的是,部分藥品的中標價格比外界預想的大幅下調,甚至有參與競標的3家企業根本未露面。
每經實習記者|鄭潔 每經記者 孫嘉夏 每經編輯|魏官紅
圖片來源:攝圖網
9月24日,上海市長寧區天山路1800號6號樓,“4+7”第二輪藥品帶量采購擴面在此開標。
有知情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描述,現場氣氛頗為激烈,過程高潮迭起,競標結果更是有出乎意料之處:外界認為會中選的企業意外落敗,入圍的部分藥品價格大幅下調,甚至有參與競標的3家企業根本未露面。此外,印度藥企的參與也成為本次競標的新亮點。
截至9月24日收盤,京新藥業(002020,SZ)等藥企跌停,而博濟醫藥(300404,SZ)等藥企午后封漲停,可謂是“冰火兩重天”。
9月24日晚間,上海陽光醫藥采購網公布的《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試點全國擴圍產生擬中選結果》顯示,25個“4+7”試點藥品擴圍采購全部成功,價格都降低到不高于“4+7”試點中選價格的水平,擬中選結果公示后正式發布。
據現場人士透露,在天山路1800號6號樓大廳門口,有企業代表到場后馬上遞交材料確認參選,狀似胸有成竹;也有企業不慌不忙“觀望許久”,直到截止時間將近才遞交材料。
競標尚未正式開始,就有安徽安科恒益藥業、博瑞醫藥的子公司信泰制藥、珠海聯邦制藥3家企業未到場競標的消息傳出。9月24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公開電話致電上述3家企業確認和了解其未到場原因,但截至發稿,未得到正面回復。
現場人士告訴記者,入場需憑邀請函,一張邀請函只能進一個人。競標正式開始后,現場消息封鎖緊密,大樓側面的一個小窗戶成為消息的唯一“透氣孔”,但很快,這唯一的消息渠道也被工作人員鎖閉。“只能隱隱約約聽到里面好像在唱票,”知情人士告訴記者,“現場很緊張,大家都在拼命打聽競標藥品價格。”
競標結果還是很快就傳了出來,出乎意料的是,部分藥品的中標價格比外界預想的大幅下調,“我們預料(中標藥價)應該趨于平穩,因為是3家中標,不像(去年)獨家中標,但沒想到被砍得這么厲害”。
記者注意到,在去年的帶量采購中,瑞舒伐他汀由京新藥業中標,據界面新聞報道,今年京新藥業的報價較去年下降了近四分之三,卻仍未中標。
此外,印度藥企的參與也是此次競標的關注點之一。9月5日,由印度瑞迪博士實驗室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迪博士)生產、深圳市泛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銷的奧氮平片(奧蘭之)(5mg,10mg)通過國家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印度藥企的加入使得仿制藥市場競爭更加激烈,但也有聲音認為,印度藥企目前參與帶量擴面還處于探風聲的階段。根據財新網報道,瑞迪博士為此次奧氮平競標報價第三低的廠家。
出人意料落敗的不止是京新藥業,據界面新聞報道,賽諾菲在競標氯吡格雷(75mg*7片)時,以2.55元/片的價格力挫信立泰3.13元/片的報價,去年的黑馬信立泰由此出局。
而中標的藥企也因價格大跳水背負著巨大壓力,中國證券報報道稱,10mg規格的降血脂藥物阿托伐他汀口服常釋劑型擬中標的藥企為樂普藥業、興安藥業和齊魯制藥。齊魯制藥的報價最低,平均0.12元/片,對比去年“4+7”中選價格0.55元/片,降價幅度超過78%。以吉非替尼為例,同樣為0.25g*10片的規格,阿斯利康的報價為547元,而齊魯制藥直接降低至257元。
9月24日晚間,普洛藥業(000739,SZ)、現代制藥(600420,SH)等企業公告稱,擬中選本次集中采購,但最終競標結果還未公布。
資本市場對此反應也頗為敏感。恩華藥業(002262,SZ)、京新藥業等落選藥企跌停,信立泰(002294,SZ)下跌9.44%。此外,康龍化成(300759,SZ)、博濟醫藥等藥企午后封漲停,石藥集團(01093,HK)、華海藥業(600521,SH)股價則有不俗的表現。
藥企同樣反應迅速,公告頻頻。9月24日晚間,恩華藥業、京新藥業、普洛藥業、現代制藥都發出了公告。普洛藥業在《關于公司左乙拉西坦片擬中選聯盟地區集中采購》的公告中稱,左乙拉西坦片(0.25g)擬中選本次集中采購。現代制藥則在公告中表示,公司控股子公司國藥致君的仿制藥品頭孢呋辛酯片(250mg)、全資子公司國藥容生的仿制藥品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擬中標本次集中采購。
恩華藥業則發布公告以提振投資者信心,9月24日晚間,恩華藥業公告稱,公司董事長孫彭生及董事孫家權合計增持公司股票31.35萬股。此外,京新藥業發布公告稱,公司參與投標的左乙拉西坦片、頭孢呋辛酯片中標,并確認瑞舒伐他汀鈣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未中標。
9月24日晚間,上海陽光醫藥采購網公布的《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試點全國擴圍產生擬中選結果》顯示,本次聯盟采購共有77家企業,產生擬中選企業45家,擬中選產品60個。與聯盟地區2018年最低采購價相比,擬中選價平均降幅59%;與“4+7”試點中選價格水平相比,平均降幅25%。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