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9-09-23 07:44:15
隨著5G技術商用臨近和AI技術逐漸成熟,中國汽車產業正在加速邁向“新四化”——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和共享化,成為推動我國從“交通大國”向“交通強國”轉變的重要力量。
 
            圖片來源:攝圖網
智能網聯汽車公測甫一開啟,就已蔚然成風。
9月22日,國家智能網聯汽車(武漢)測試示范區正式揭牌,百度、海梁科技、深蘭科技拿到自動駕駛商用牌照;此前的16日,上汽集團、寶馬、滴滴獲得上海頒發的首批智能網聯汽車示范應用牌照。一周內,6家企業獲批公測智能網聯汽車。
隨著5G技術商用臨近和AI技術逐漸成熟,中國汽車產業正在加速邁向“新四化”——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和共享化,成為推動我國從“交通大國”向“交通強國”轉變的重要力量。
智能網聯汽車一直是我國政府重視的產業發展領域。
9月1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提出,加強智能網聯汽車(智能汽車、自動駕駛、車路協同)研發,形成自主可控完整的產業鏈。而按照2015年國務院發布的《中國制造2025》發展戰略,到2025年,我國將掌握自動駕駛總體技術及各項關鍵技術,建立較完善的自主研發體系、生產配套體系及產業群,基本完成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實現規模化運行。
此次滬漢兩地先后頒發牌照,標志著智能網聯汽車進入公測階段。
不同于以往的測試牌照,此次滬漢兩地頒發的牌照雖然分別對應“Robotaxi(機器人出租車)”和無人駕駛巴士,但都允許獲牌企業在指定區域內的公開道路上進行有人測試。與此同時,滬漢兩地將為智能網聯汽車公測提供更廣闊的測試范圍和更豐富的測試場景。
如果說,電動化是給汽車“換心”,智能化和網聯化就是“裝腦”,而智能網聯汽車正是將智能化和網聯化“合二為一”協同發展。據波士頓咨詢公司測算,智能網聯汽車的市值將在2025年前達到420億美元。
本月中旬,自動駕駛企業AutoX宣布完成1億美元的A輪融資,東風汽車領投金額達數千萬美元,在AutoX的投資者名單中,還有上汽集團、比亞迪等上市車企的身影。
事實上,面對“裝腦”浪潮,上市車企提前布局智能化和網聯化領域,有的項目已經“開花結果”。
從2014年起,上汽集團就通過旗下多個平臺,投資了包括毫米波雷達、高精度地圖、V2X、車載智能語音、自動駕駛等多個領域的硬件和軟件企業。2015年,上汽集團和阿里巴巴共同出資成立的斑馬網絡,開發了一套國產自主的操作系統,目前除應用在上汽旗下的榮威、名爵、麥克薩斯等品牌車輛上,合作方還包括東風雪鐵龍、福特、觀致等車企。
另一類提前布局的則是以四維圖新、千方科技、均勝電子等為代表的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上市公司。四維圖新2017年收購了專注于汽車電子等領域芯片的研發與設計的杰發科技,該公司的IVI芯片產品在國內后裝市場市占率接近70%,并迅速成為四維圖新的另一主營業務。在提出“智能汽車大腦”戰略后,四維圖新已成為目前國內首家在自動駕駛的精度地圖、算法、芯片、大數據等布局的企業。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