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9-22 22:23:57
每經記者|張壽林 每經編輯|廖丹

螞蟻金服集團總裁、網商銀行董事長胡曉明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韓陽 攝
9月22日下午,一場聚焦“金融科技與小微貸款的未來”的論壇在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舉行。
會議由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主持,建設銀行董事長田國立,螞蟻金服集團總裁、網商銀行董事長胡曉明,央行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等在論壇上做主旨發言。
論壇期間,胡曉明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說,他特別欣賞馬老師(馬云)的一句話:不希望阿里成為一家只會賺錢但平庸的公司,強大的公司不容易,好公司更難。強公司是商業能力決定,好公司是擔當、責任和善良。胡曉明說,這也是網商銀行的理念,他不希望成為一家只會賺錢但平庸的銀行,希望的是,有一天,中國的小微企業、小店老板們可以說:我們生活在全世界小微企業貸款最便捷的國家。
胡曉明在演講中對未來世界發展做出了幾項判斷:
第一,現在,盡管吃喝玩樂都可以在互聯網上發生,但是互聯網作為基礎設施,對于社會的改變不到20%,未來還有80%的空間和制造業、農業、城市管理、社會治理密切相關。互聯網對于人類社會的改變還會產生巨大的作用。
第二,互聯網最神奇的是產生了數據。大數據不是數據多,而是計算能力大。所以,大數據成為生產資料,讓金融在普惠上成為可能,在金融風險管理上成為可能。
第三,還有一個很大的突破是計算能力的突破。未來五年,對于計算能力運用的釋放,會對數據本身的發揮起到積極作用。
所以,他認為,金融科技創新有三大基石:互聯網、大數據和計算能力的釋放。
金融科技上,從阿里巴巴、螞蟻金服來看,重點應用有四大“技數”,他特別強調不是技術,而是Techonology and Data。這四大方面,使金融創新有了可能。
第一,數據治理,如何把AI等技術的能力整合到數據運用層面,到了今天完全有可能。
第二,智能風控。對于螞蟻金服,目前來自于金融機構的員工占了30%,技術員工占了接近60%,這是大概的人員結構。今天支付寶的用戶在國內有8億,海外不到3億,但如果沒有技術來進行實時風控,偷數據的、偷賬戶的、作信貸欺詐的就會成批出現,所以必須發揮智能風控作用。
第三,區塊鏈。目前,區塊鏈相當于2000年前后的互聯網,未來會對于城市管理、制造業、農業的發展起到根本作用。區塊鏈不僅僅用于虛擬幣,更重要的是應用在實體經濟上,這將會被廣泛應用。
最后是生物識別技術。今天在整個螞蟻金服,通過人臉識別,已經占到交易支付中的10%,未來還會進一步增長。胡曉明判斷,未來生物識別技術占到其所有支付業務當中80%到90%,會驅動技術本身進一步發展。
小微企業融資難是世界性難題,網商銀行專注于小微貸款,從其利潤方面來看,似乎“賺錢效應”并不明顯。對此,胡曉明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他特別欣賞馬老師(馬云)的一句話:不希望阿里成為只會賺錢但平庸的公司,強大的公司不容易,好公司更難。強公司是商業能力決定,好公司是擔當、責任和善良。這也是網商銀行的理念,他不希望網商銀行成為一家只會賺錢但平庸的銀行,希望的是有一天中國的小微企業、小店老板們可以說:我們生活在全世界小微企業貸款最便捷的國家。
胡曉明在演講中用幾個案例來說明這一點。其中一個案例是快捷支付。如果沒有快捷支付,中國的移動互聯網起碼晚發展五年。此外還有掃碼支付,原來我們所有刷卡支付都是用POS機。今天把線下收單成本降為零,只需要在互聯網上申請一個商戶,進行必要的風險管控以后,就可以申請一個二維碼,傭金都是零。
同樣,“310”(即3分鐘放貸,1秒鐘獲貸,0人工干預)背后的核心邏輯,是金融風險的管控能力。
胡曉明進一步告訴記者,要看到科技的發展帶來巨大的機會。以前,銀行業都認為做小微企業融資是件虧本的事情,現在已經能做到微利,科技讓網商銀行在運營小微企業貸款上成本和風險都得到非常有效的控制,每筆貸款的平均運營成本僅為2塊3,其中2塊是電費和存儲硬件等技術投入費用。“這讓我們很有信心,可以在可持續的前提下,繼續為小微企業創造價值。”他說。
對于這樣一家以普惠金融作為發展方向的銀行,其未來布局受到人們的關注。胡曉明對記者表示,網商銀行會堅持開放的戰略。“我們在成立3周年時就說過,啟動‘凡星計劃’,要聯合1000家金融機構,共同服務3000萬家小微企業,這個計劃正在快速推進,目前我們合作的金融機構已經超過400家。”他說,就在前不久,還通過技術輸出的方式,和三大政策性銀行之一的農發行達成合作,使得一部分信用優秀的小微企業可以享受農發行提供的低息貸款,大幅度節省了貸款利息。
“政府部門對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也是一直保持著高度關注,為了讓小微企業能夠擁有更完整的信用畫像,我們和政府部門的合作在過去兩年不斷加深。”他舉例說,近兩年,稅務信息化程度大幅度提升,稅務系統也一直在力推銀稅互動,網商銀行從去年開始,累和多省的稅務系統打通,用戶只需要一鍵授權,稅務信息就可以通過加密方式在稅務和銀行系統之間流轉,幫助小微企業獲得更高額的貸款支持,據他們測算,繳稅狀況良好的小微企業,平均提額8-10倍。像這樣的合作我們會繼續探索和推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