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9-22 12:59:15
每經編輯|郭鑫
1丨70年,中國經濟總量增長超170倍
新華社報道,按不變價計算,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比1952年增長174倍,從積貧積弱發展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奇跡”舉世矚目。
70年,中國經濟體格逐步強健。1952年,中國GDP僅679億元,2010年超過日本并連年穩居世界第二。70萬億元、80萬億元、90萬億元,近3年,中國經濟總量連續實現跨越,綜合國力與日俱增。
當今中國,已成長為世界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第二大外資流入國。
2丨我國攻克高溫高壓深水油氣勘探開發難題 支撐南海大氣區開發
澎湃新聞報道,記者日前從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獲悉,該公司所屬南海西部油田20余年相繼攻克高溫、高壓、深水領域三大世界級油氣勘探開發難題,使我國成為世界上少數系統掌握該領域全套勘探開發技術的國家之一,為全面開發南海油氣資源、建設海洋強國提供了堅實的技術保障。目前,南海西部油田已累計生產油氣超2億噸油當量,為我國能源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3丨央視回應點名男籃:需要更多增強版的周琦們
昨日22時25分,在最新一期央視新聞頻道《新聞周刊》欄目中,主持人白巖松回應了自媒體報道說我們點名批評男籃隊員一事,稱本意是為了激勵中國男籃,“但一定不是批評。”
白巖松表示,在上期節目中,其實表達的只是一句話,“無論是周琦還是郭艾倫,還有王哲林,還無法和世界強隊掰手腕。這是事實,更是期待,也愿意讓它變成一種激勵,但一定不是批評。”
白巖松稱,作為年輕一代中國籃球中的佼佼者,要正視跟世界最強隊的差距,在挫折中變得更好,“我們需要更多增強版的周琦、王哲林、郭艾倫,以便能在世界賽場上能和強隊真正地掰手腕。在一次大賽失利后,我們需要的不是挑事,而是扎扎實實地干事。”
4丨不吃碳水化合物,真能減肥?小心危及生命!
碳水化合物是我們生命活動中非常重要的一種物質,想要靠不吃碳水化合物的方式來減肥,不但不是個好方法,而且還有害健康。
專家在接受央視財經采訪時表示,碳水化合物首先最主要的生理作用是供能,我們身體每天需要消耗大概1000千卡到2000千卡之間的能量,這個能量的百分之七十都是由碳水化合物來提供的,包括大腦功能、心臟、肌肉以及各個細胞的功能運作。其次碳水化合物里面實際上不光含有轉化為葡萄糖那一部分,還有膳食纖維,比如我們吃的一些粗糧、谷物里面會有膳食纖維,它對我們的腸道與代謝都有好處。還有腸道菌群,這些都跟代謝有關系。
如果不攝入碳水化合物,人體主要的能量來源就沒有了。葡萄糖缺失之后,就會動員脂肪、蛋白質,脂肪代謝的過程中會產生酮體,這時就會出現低血糖,導致整個機體功能出現問題。另外大量的酮體可能會引發酮癥酸中毒,輕一點的狀態是惡心、嘔吐,嚴重的時候會出現昏迷,然后呼吸困難,直接危及生命。
圖片來源:央視財經
5丨氣候變化影響:我國82%的西部冰川在退縮
新京報報道,2019年6月25日至29日,西藏自治區拉薩連續5天平均氣溫超過22攝氏度,按照氣象學標準,這標志著拉薩自1955年有氣象記錄以來,首次迎來了“夏天”。
青藏高原在變暖,冰川也呈現出加速消融的趨勢。通過對比《第一次冰川編目》的數據發現,自1950年以來,約82%的中國冰川處于退縮狀態,總面積縮小了約18%。
更多閱讀: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