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9-20 17:47:58
每經記者|周程程 每經編輯|陳星
9月20日,國新辦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能源發展成就舉行發布會。《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現場獲悉,近年來,我國煤炭減量替代效果明顯。
國家能源局發展規劃司司長李福龍表示,關于煤電的發展,要系統地從整個國家資源稟賦和能源存量結構綜合起來看這個問題。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周程程 攝
李福龍指出,按照“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把煤電裝機控制在11億千瓦的目標,現在預計可以實現。特別是已經提前完成了“十三五”期間要淘汰落后的煤電機組2000萬千瓦的任務已經提前完成。
李福龍強調,中國這些年加大力度推進煤電的超低排放,現在達到超低排放水平的煤電機組已經達8.1億千瓦,這是全世界最大的超低排放清潔能源煤電系統。煤電清潔排放的水平應該說走到了世界前列。
“特別需要再說一下的是,在中國現在能源總量煤炭占比比較大的條件下,我們發展清潔高效的煤電機組,包括超臨界、超超臨界,容量大、能效高、污染排放少的機組,同時把散煤壓減下來,集中提高用于發電的煤炭,在整個煤炭消費比重當中,它是一個非常好的路徑,可以優化煤炭消費結構,但不會帶來煤炭消費量的線性增加。”李福龍說。
我國近年來的煤炭消費情況和“十三五”相關目標的完成預計情況也可對此進行佐證。
李福龍表示,“十三五”期間,長三角、京津冀魯這些重點地區煤炭消費量預期可比2015年下降5%~10%。近兩年全國煤炭消費量均低于2013年的42.4億噸。說明采取前面說的措施,煤炭減量替代的效果還是非常好的。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