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 2019-09-20 11:11:39
9月26日(周四)將通過香港金融管理局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CMU)債券投標平臺,招標發行2019年第九期中央銀行票據。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
20日早間,央行發布公告稱,9月26日(周四)將通過香港金融管理局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CMU)債券投標平臺,招標發行2019年第九期中央銀行票據。央行表示,此次發行央票是為豐富香港高信用等級人民幣金融產品,完善香港人民幣收益率曲線。
央行介紹,第九期中央銀行票據期限6個月(182天),為固定利率附息債券,到期還本付息,發行量為人民幣100億元,起息日為2019年9月30日,到期日為2020年3月30日,到期日遇節假日順延。第九期中央銀行票據面值為人民幣100元,采用荷蘭式招標方式發行,招標標的為利率。
早在2018年11月7日,央行時隔5年重啟發行央票,當日通過香港監管局發行兩期央票,其中3個月期100億元,中標利率為3.79%;1年期100億元,中標利率為4.20%。以上兩期中央銀行票據面值均為人民幣100元。
據中新經緯客戶端統計,2019年以來,截至8月14日,央行已經先后4次在香港共計發布了8期央票,加之2018年11月份的2期,目前央行已經成功發行了10期(5次)、1200億元人民幣央票。待9月26日央票發行正式落地后,前后6次發行的11期央票總金額將增至1300億元。
公開信息顯示,央票是央行調節基礎貨幣的一項貨幣政策工具,與SLF、MLF、PSL等投放流動性的操作不同,央票則是主動收緊貨幣,回籠市場流動性,其本質是央行發行的債券。同時,央行票據還是國債的一大補充,國債一般發行期限較長,很少有一年期以內的,而央行票據則帶有國債性質,但期限經常較短。
央行方面表示,建立在香港發行央行票據的常態機制,有利于豐富香港市場高信用等級人民幣投資產品系列和人民幣流動性管理工具,完善香港人民幣債券收益率曲線,有助于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