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 2019-09-18 17:00:15
2019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
16日在天津開幕
期間發布了
《2019全國網民網絡安全感滿意度調查統計報告》
該報告顯示
網民安全意識雖有進步
但仍有待加強
個人信息保護成為熱點關注
37.4%網民認為網絡個人信息泄露非常多和比較多
58.75%的網民表示曾遇到個人信息侵犯
具體來看
網民的網絡安全隱患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案例:近日,在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等主辦的“2019年網絡安全專題發布會”上,多款APP遭到“點名”。
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常務副主任陳建民表示,APP方面,家校看板、蜜蜂優選、撥號大師等APP存在遠程控制、惡意扣費等八大類惡意行為;果果分期、烈鳥APP被抓包檢測出存在回傳用戶通訊錄和短信的侵犯公民個人隱私行為;金山詞霸、墨跡天氣、分期寶等則涉嫌超范圍采集公民個人隱私;NBA籃球大師、分鐘天天紅包等存在高危漏洞。
案例:中消協今年5月發布智能門鎖比較試驗報告,在測試的29款樣品鎖中,指紋和密碼開鎖比信息識別卡開鎖相對更可靠,樣品鎖開鎖方式的安全性有待提高。
試驗報告顯示,開鎖方式的安全性有待提高。在29款樣品鎖中,48.3%的密碼開啟存在安全風險,50%的指紋識別開啟存在安全風險,85.7%的信息識別卡開啟存在安全風險。28款樣品鎖被小黑盒攻擊后未出現開啟現象,僅1款無生產廠家信息標注的樣品鎖被小黑盒攻擊后開啟。這些樣品鎖的信息安全測試內容包括信息泄漏、身份鑒別、權限控制、數據傳輸安全4項內容。

案例:去年11月底,萬豪國際集團發布聲明稱,其旗下喜達屋酒店客房預訂數據庫被黑客入侵。據萬豪方面透露,2014年以來,一名攻擊者一直都能訪問該集團喜達屋部門的客戶預訂數據庫,數據庫中包含約5億名客人信息,其中高達3.27億人次的泄露信息包括名字、郵寄地址、電話號碼、護照號碼、生日、到達和離店信息等。
據北京市公安局網安總隊辦案人員介紹,黑客類犯罪正在成為涉網犯罪的核心以及電信詐騙、網絡勒索、網絡招嫖、網絡賭博等惡性犯罪的上游犯罪。
案例:長沙市反電詐中心不久前發布緊急預警,提醒市民使用AI“換臉”及類似軟件風險極高,不僅可能造成個人隱私數據泄露,甚至可能被不法分子用于實施電信網絡詐騙。
據介紹,AI“換臉”及類似軟件的“坑”極多。騙子可以通過錄音提取聲音,利用AI“變聲”技術對錄音素材進行剪輯合成,用偽造的聲音實施詐騙;通過收集照片、視頻,利用AI技術“換臉”,用偽造的照片或視頻實施詐騙;或通過AI技術收集個人信息并對人物性格、需求傾向等進行刻畫,根據所要實施詐騙的“套路”對人群進行篩選,選出目標人群。
長沙市反電詐中心提醒,市民應謹慎使用各類AI“換臉”、AI“變聲”軟件,加強個人信息保護意識,盡量少注冊,不注冊不需要或者需求不高的網絡賬號,盡量少填寫、不填寫不必要的個人信息,以防個人信息泄露,不給騙子可乘之機。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