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860億!今年銀行業可轉債發行規模已超過去五年總和 還有千億募集計劃“在路上”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9-11 20:51:25

 每經記者|李玉雯    每經實習編輯|劉野    

今年以來,銀行業可轉債發行規模明顯增大。Choice數據顯示,今年已有平銀轉債、中信轉債、蘇銀轉債三只銀行業可轉債成功發行,發行額度分別為260億元、400億元、200億元,合計860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銀行業可轉債的發行規模已超過去5年的發行總額。據記者統計,在過去的五年里,即2014年至2018年,有7家銀行發行可轉債,合計發行規模為530億元。

此外,還有逾千億募集計劃“在路上”。目前,浦發銀行500億元可轉債預案已獲發審委通過,交通銀行、青農商行、紫金銀行的可轉債預案也均通過股東大會審議。

今年三只銀行可轉債發行總額860億元

銀行可轉債是可轉債市場的重要品種之一。Choice數據顯示,截至9月11日,未到期可轉債規模為3327.82億元,其中銀行業未到期可轉債規模為1260億元,占比達38%。

今年以來,已有平銀轉債、中信轉債、蘇銀轉債三只可轉債上市,發行額度分別為260億元、400億元、200億元,合計860億元。相較之前幾年的發行情況,今年銀行業可轉債發行規模顯著提升。

記者梳理發現,2010年至今,共有13家銀行發行過13只可轉債,其中2010年有2只可轉債上市,2013年和2017年分別有1只可轉債上市,2018年有6只可轉債上市。2014年至2018年,銀行可轉債發行總額為530億元。如此來看,今年銀行可轉債發行規模已超過去五年之和。

歷年銀行可轉債發行情況  數據來源:Choice

圖片來源:每經編輯 劉野 制圖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有三只銀行可轉債因正股價格高于轉股價而觸發贖回條款,分別是平銀轉債、常熟轉債、寧行轉債。其中,常熟銀行、寧波銀行均已公告轉債摘牌相關事項。

另外,平銀轉債于今年8月20日觸發強制贖回條款,平安銀行將于9月18日收市后強制贖回仍未轉股的可轉債。本次贖回完成后,“平銀轉債”將在深交所摘牌。

西南證券研報指出,正股表現優異的可轉債更容易觸發贖回條款而退市,可轉債市場“優汰劣剩”,銀行轉債也是如此,基本面較好的銀行可轉債更容易觸發贖回條款。上述三家銀行的基本面指標在各自細分行業的銀行轉債中位居前列。


圖片來源:攝圖網

還有千億募集計劃“在路上”

實際上,今年銀行業可轉債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增。除了已經發行的銀行可轉債,還有四家銀行也披露了可轉債發行計劃。

8月17日,青農商行股東大會審議通過關于可轉債發行的相關議案,擬發行可轉債規模不超過50億元。

8月16日,浦發銀行公告該行公開發行A股可轉債的申請獲證監會審核通過。據悉,該行擬發行可轉債規模不超過500億元,用于支持該行未來業務發展,在可轉債轉股后按照監管要求用于補充該行核心一級資本。

6月21日,交通銀行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延長公開發行A股可轉換公司債券方案決議有效期及授權有效期的議案。該行擬發行可轉債不超過600億元。

4月27日,紫金銀行股東大會審議通過關于公開發行A股可轉換公司債券并上市方案的議案。該行擬發行可轉債不超過45億元。

西南證券研報提及,銀行可以通過利潤積累、發行普通股、可轉債轉股等方式補充核心一級資本。在證監會于2017年2月發布《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實施細則》后,定向增發門檻大幅提升,銀行通過發行可轉債補充核心一級資本性價比高。2017年2月后發行的銀行可轉債募集資金用途均為“支持未來業務發展,在可轉債轉股后按照監管要求補充核心一級資本金”。

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我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4.12%、11.40%、10.71%,環比分別下降0.06個百分點、0.12個百分點、0.24個百分點。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吳琦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銀行補充資本金特別是一級資本的壓力較大,可轉債轉股后可以補充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同時,銀行可轉債安全性較高,違約風險較低,因此也受到投資者的熱捧。在股市相對不景氣的情況下,發行可轉債具有優勢。

新網銀行首席研究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董希淼表示,這是銀行補充資本的方式之一。支持銀行多渠道資本補充,將減輕銀行信貸投放的資本約束,有助于改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使流動性能夠更有效率地注入實體企業。下一步,應加快建立商業銀行資本補充長效機制。一方面,銀行需要內外源相結合補充資本,另一方面,監管部門要加強協調,統籌配合,繼續加強對銀行補充資本的支持力度。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今年以來,銀行業可轉債發行規模明顯增大。Choice數據顯示,今年已有平銀轉債、中信轉債、蘇銀轉債三只銀行業可轉債成功發行,發行額度分別為260億元、400億元、200億元,合計860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銀行業可轉債的發行規模已超過去5年的發行總額。據記者統計,在過去的五年里,即2014年至2018年,有7家銀行發行可轉債,合計發行規模為530億元。 此外,還有逾千億募集計劃“在路上”。目前,浦發銀行500億元可轉債預案已獲發審委通過,交通銀行、青農商行、紫金銀行的可轉債預案也均通過股東大會審議。 今年三只銀行可轉債發行總額860億元 銀行可轉債是可轉債市場的重要品種之一。Choice數據顯示,截至9月11日,未到期可轉債規模為3327.82億元,其中銀行業未到期可轉債規模為1260億元,占比達38%。 今年以來,已有平銀轉債、中信轉債、蘇銀轉債三只可轉債上市,發行額度分別為260億元、400億元、200億元,合計860億元。相較之前幾年的發行情況,今年銀行業可轉債發行規模顯著提升。 記者梳理發現,2010年至今,共有13家銀行發行過13只可轉債,其中2010年有2只可轉債上市,2013年和2017年分別有1只可轉債上市,2018年有6只可轉債上市。2014年至2018年,銀行可轉債發行總額為530億元。如此來看,今年銀行可轉債發行規模已超過去五年之和。 歷年銀行可轉債發行情況數據來源:Choice 圖片來源:每經編輯劉野制圖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有三只銀行可轉債因正股價格高于轉股價而觸發贖回條款,分別是平銀轉債、常熟轉債、寧行轉債。其中,常熟銀行、寧波銀行均已公告轉債摘牌相關事項。 另外,平銀轉債于今年8月20日觸發強制贖回條款,平安銀行將于9月18日收市后強制贖回仍未轉股的可轉債。本次贖回完成后,“平銀轉債”將在深交所摘牌。 西南證券研報指出,正股表現優異的可轉債更容易觸發贖回條款而退市,可轉債市場“優汰劣剩”,銀行轉債也是如此,基本面較好的銀行可轉債更容易觸發贖回條款。上述三家銀行的基本面指標在各自細分行業的銀行轉債中位居前列。 圖片來源:攝圖網 還有千億募集計劃“在路上” 實際上,今年銀行業可轉債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增。除了已經發行的銀行可轉債,還有四家銀行也披露了可轉債發行計劃。 8月17日,青農商行股東大會審議通過關于可轉債發行的相關議案,擬發行可轉債規模不超過50億元。 8月16日,浦發銀行公告該行公開發行A股可轉債的申請獲證監會審核通過。據悉,該行擬發行可轉債規模不超過500億元,用于支持該行未來業務發展,在可轉債轉股后按照監管要求用于補充該行核心一級資本。 6月21日,交通銀行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延長公開發行A股可轉換公司債券方案決議有效期及授權有效期的議案。該行擬發行可轉債不超過600億元。 4月27日,紫金銀行股東大會審議通過關于公開發行A股可轉換公司債券并上市方案的議案。該行擬發行可轉債不超過45億元。 西南證券研報提及,銀行可以通過利潤積累、發行普通股、可轉債轉股等方式補充核心一級資本。在證監會于2017年2月發布《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實施細則》后,定向增發門檻大幅提升,銀行通過發行可轉債補充核心一級資本性價比高。2017年2月后發行的銀行可轉債募集資金用途均為“支持未來業務發展,在可轉債轉股后按照監管要求補充核心一級資本金”。 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我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4.12%、11.40%、10.71%,環比分別下降0.06個百分點、0.12個百分點、0.24個百分點。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吳琦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銀行補充資本金特別是一級資本的壓力較大,可轉債轉股后可以補充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同時,銀行可轉債安全性較高,違約風險較低,因此也受到投資者的熱捧。在股市相對不景氣的情況下,發行可轉債具有優勢。 新網銀行首席研究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董希淼表示,這是銀行補充資本的方式之一。支持銀行多渠道資本補充,將減輕銀行信貸投放的資本約束,有助于改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使流動性能夠更有效率地注入實體企業。下一步,應加快建立商業銀行資本補充長效機制。一方面,銀行需要內外源相結合補充資本,另一方面,監管部門要加強協調,統籌配合,繼續加強對銀行補充資本的支持力度。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