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8-19 01:32:22
每經記者|楊棄非 每經編輯|趙 橋
從大灣區核心引擎到全球標桿城市,深圳的城市定位再次攀升。在8月18日發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提出,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機遇,深圳將增強核心引擎功能,朝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方向前行,努力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范例。
南方新聞網報道稱,廣東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全省動員全力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
關于深圳增強大灣區內“核心引擎功能”的提法并非首次。早在今年1月,深圳市委常委會召開擴大會議,就曾提到,深圳將“不斷增強大灣區建設核心引擎功能”。而在最新規劃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進一步提升了深圳的定位,其目標為成為“競爭力、創新力、影響力卓著的全球標桿城市”。
那么,定位提升后的深圳,對于區域乃至全國發展而言,將帶來哪些新的影響?
廣東全力支持深圳建設
據南方新聞網報道,8月16日,廣東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全省動員、全力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會議強調,全省上下要扎扎實實落實《意見》部署要求,全力支持深圳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建設。一要準確領會高質量發展高地的定位,全力支持深圳率先建設體現高質量發展要求的現代化經濟體系。二要準確領會法治城市示范的定位,全力支持深圳率先營造彰顯公平正義的民主法治環境。三要準確領會城市文明典范的定位,全力支持深圳率先塑造展現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現代城市文明。四要準確領會民生幸福標桿的定位,全力支持深圳率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的民生發展格局。五要準確領會可持續發展先鋒的定位,全力支持深圳率先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典范。
如何增強深圳在大灣區內的核心引擎功能?
今年2月印發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就明確,將以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其中,深圳將“發揮作為經濟特區、全國性經濟中心城市和國家創新型城市的引領作用,加快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城市,努力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創新創意之都”。
如今,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新定位下,深圳于大灣區的重要性得到進一步增強。
根據此次印發的《意見》,深圳被定義為大灣區多種探索任務的“領頭羊”。比如,在大灣區被定位為繼北京、上海后的第三個科創中心后,其建設方案一度引發業內討論。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副院長郭萬達就曾提出,深港可攜手共建“科創雙中心”,即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事實上,基礎科研等源頭創新的缺乏,一度被認為是深圳發揮大灣區內輻射帶動作用上的短板。以大科學裝置為例,截至2018年6月,全國已建成的大科學裝置22個,國家“十三五”規劃新建大科學裝置16個。這38個大科學裝置中,深圳擁有的數量為0。
對于該問題,《意見》明確了深圳在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中的關鍵作用,并特別提出,將以深圳為主陣地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這也是繼上海、合肥、北京后,全國第四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此外,《意見》的另一個亮點是,將加快“河套”地區的發展,提升對港澳的開放水平。比如,在金融領域,將促進與港澳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和金融(基金)產品互認;在產業領域,將進一步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加快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建設,促進人員、資金、技術和信息等要素高效便捷流動。
如何實現示范效應?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旅游與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宋丁曾表示,增強深圳在大灣區內的核心引擎功能,將會進一步帶動大灣區成為中國核心引擎。面對中國改革開放再出發的歷史使命,定位升級后的深圳,也更需要探索出中國下一步發展的可行之策。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副主任、教授王小廣認為,“先行示范區”的定位與特區“試驗田”不同,先行示范不僅要符合當地實際,還要將有關經驗制度化、法制化,使其具有普遍的價值,適合全國學習、推廣。
就《意見》為深圳提出的戰略定位來看,均與中國城市現階段發展的需求相契合。具體而言,在“高質量發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標桿”“可持續發展先鋒”等方面,深圳將探索能夠進一步復制推廣的經驗。
而僅在大灣區建設意義下,深圳的“升級”也代表了中國發展的方向。正如民建中央副主席周漢民所說,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家重要的發展戰略,深圳具備承上啟下、突破前行的地位,在各種方面,都是新的嘗試。因此,《意見》將為國家一系列戰略形成帶頭效應,更重要的是,深圳所代表的中國城市發展經驗,還將進一步參與全球頂級城市的競爭。體現在《意見》中,深圳不僅將承辦“重大主場外交活動”,還將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設立面向全球的創意設計大獎,進一步增加國際班輪航線等。
具體而言,深圳市委黨校副校長譚剛曾分析道:“深圳正在改寫世界創新的規則——與硅谷依托世界知名高校的創新路徑不同,深圳形成了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以產業化為目的的創新模式。因此,如何繼續保持應用創新的優勢,并向前、向后延伸,形成全生態鏈,非常重要。”
根據《意見》提出的目標,到本世紀中葉,“深圳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屹立于世界先進城市之林,成為競爭力、創新力、影響力卓著的全球標桿城市”。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