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輪播

每經網首頁 > 輪播 > 正文

平安銀行進軍汽車金融“持證上崗”,背后有什么野心?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8-02 16:40:47

 每經記者|張北    每經編輯|段思瑤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資料圖)

平安銀行瞄上了汽車金融業務,目前已經“持證上崗”。

日前,深圳銀保監局批復同意平安銀行汽車消費金融中心開業。批復信息顯示,平安銀行汽車消費金融中心營業范圍包括購車及汽車融資相關的貸款業務;汽車融資項下的咨詢、代理業務;經中國銀保監會批準的與汽車融資相關的其他業務。

“在此之前,汽車金融許可證主要在車企的汽車金融公司手中,平安銀行獲得的金融許可證,是銀行業獲得的首張汽車金融許可證。”一位不愿具名的汽車行業分析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

那么問題來了,平安銀行為什么要拿汽車金融許可證?

隱身幕后終“現身”

公開資料顯示,汽車金融主要指與汽車產業相關的金融服務,是在汽車研發設計、生產、流通、消費等各個環節中所涉及到的資金融通的方式、路徑或者是一個資金融通的基本框架。圍繞汽車金融,銀行、汽車金融公司、車企財務公司、互聯網公司等都是參與者。

上述不愿具名的汽車行業分析師告訴記者,“此前汽車金融許可證只有汽車金融公司持有,大多數汽車金融公司是由車企和銀行合資成立的,合資公司則由車企控股。”如,比亞迪汽車金融有限公司的股東是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和西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雙方持股比例分別為80%和20%,經營范圍包括向金融機構借款、經批準,發行金融債券等。

那么,此前一直隱身在幕后的銀行,這次為什么要拿汽車金融許可證?“大多數銀行都有汽車金融相關業務,平安銀行也有。”在汽車證券分析師曹鶴看來,拿到首張汽車金融許可證后,平安銀行是為了將其汽車金融業務獨立。

一位金融行業人士告訴記者,“銀行此前重點服務的對象是房地產,但隨著國內房地產業務逐漸收窄,加之國內消費者消費觀念的轉變與升級,銀行開始重視零售業務,而汽車是典型的可拓展零售場景化的金融產品之一。”

比如,相比房貸,車貸回款更快。一般一單房貸要幾十年才能回款,而車貸一般一至三年就可回款。

另外,眼下國內的汽車金融市場仍是一片藍海。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的《2018年中國汽車金融公司行業發展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末,我國總體汽車金融滲透率已達到48%,甚至更高水平,相比2015年約35%的汽車金融滲透率,汽車金融業務正快速提升。

盯上更大的買賣

“銀行獲取牌照是有想要發展的業務,現在汽車金融公司主要服務于自己的品牌,未來還會拓展服務其他品牌。”在比亞迪汽車金融相關負責人看來,銀行獨立做汽車金融業務,未來或將加劇汽車金融市場的競爭。但有競爭是正常的,經銷商會根據需求做選擇。

也有觀點認為,銀行涉足汽車金融業務是好事,車企和銀行合作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汽車消費,車企或經銷商會幫助消費者承擔部分利息,而消費者可以低息購買車輛。

曹鶴認為,銀行單獨做汽車金融業務不足為奇。“多年前,銀行是最早做汽車金融業務的,但隨著車貸量等越來越多,壞賬的情況也增多,彼時銀行的風控能力又不夠,所以后來銀監會便批準了汽車廠商去做汽車金融業務。平安銀行獲得許可證,意味著該銀行的風控能力以及汽車金融發展已較為成熟。”

據了解,平安銀行早在2002年便成立了汽車金融事業部,開始專注于個人汽車消費貸款業務。平安銀行汽車金融事業部總裁傅忠強曾對外表示,起初平安銀行只做新車,由于考慮到風險控制,平安銀行做新車業務沒有向高端車型延伸,如果超豪華車型頻繁出現壞賬情況,風險可想而知。目前,平安銀行已經有新車貸、二手車貸、車抵貸、保費貸等多個消費場景的系列產品,市占率約為17%左右。

拿到首張汽車金融許可證的平安銀行,事實上有更大的“野心”。“我們在給用戶提供汽車貸款服務時,平安銀行規定辦理車貸時需要買一份保險,險種由用戶自選,這樣一來汽車金融業務就能與平安銀行的保險等其他業務綁定。”一位從事貸款行業的人士對記者說,目前平安銀行的一些車貸用戶是從保險業務中轉化而來的。

事實上,平安銀行在布局汽車金融業務時已找好了產品落地的平臺。2016年,中國平安宣布以16億美元收購了汽車之家47.4%的股權,成為汽車之家的最大股東。在此之后,傅忠強曾表示,平安銀行做汽車金融業務,將依靠汽車之家的平臺和資源。據了解,目前平安銀行已與汽車之家開展二手車車商貸業務,帶動二手車銷售,同時在新車業務上也與汽車之家有緊密合作。

曹鶴分析稱,平安銀行拿到汽車金融許可證后,短期內或從汽車之家入手布局汽車金融市場,未來也有可能擴展到其他業務領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