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7-24 23:57:59
每經記者|王海慜 每經編輯|何劍嶺
近年來,券商賣方研究行業承擔了較大的內外部壓力。
7月上旬,中信建投研究發展部負責人通過公眾號發布了《券商研究體系供給側改革勢在必行》的文章,文章指出,券商賣方研究轉型成功的前提是“去產能”。
不過,在實際操作中,中信建投研究發展部今年的外部引援動作卻顯得較為頻繁,目前已從其他券商引進了包括首席經濟學家張岸元、首席傳媒分析師楊艾莉在內的多位首席。最近原方正證券研究所副所長、機械行業首席從方正證券離職加盟了中信建投。
外部引援動作較為頻繁
7月上旬,中信建投研究發展部行政負責人武超則通過公眾號發布了由武超則、張岸元署名的文章《券商研究體系供給側改革勢在必行》,其指出,無論方向如何,券商賣方研究轉型成功的前提都是“去產能”。
雖然坦言要“去產能”,但在實際操作中,中信建投研究發展部今年的外部引援動作卻顯得較為頻繁。據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最近原方正證券研究所副所長、機械行業首席呂娟已從方正證券離職,轉而加盟了中信建投。這一消息,7月24日記者從中信建投某內部人士處得到了證實。
據了解,呂娟未來在中信建投除了繼續從事機械行業研究外,還要兼任建材行業的首席分析師。
記者注意到,除了最新引進的呂娟外,今年來,中信建投研究發展部還從東興證券引進了首席經紀學家張岸元,從廣發證券引進了傳媒行業首席楊艾莉。
某券商賣方分析師告訴記者,前些年中信建投研究發展部的人才流失壓力比較大,多位行業首席離職去了其他券商,所以也有補充實力的需求。
今年總共要引進8位首席
接下來,中信建投研究發展部的“引援”動作可能還會持續。
據中信建投內部人士透露,在近期的總結會上,公司研究發展部負責人表示,今年總共要新引進8位首席。現在張岸元、楊艾莉、呂娟已經來公司了,剩下5位究竟是誰,還要看下半年的動作。
雖然今年來A股行情整體要好于去年,科創板的推出也對研究服務的需求有所增加,不過記者采訪多位賣方分析師發現,目前業內“過冬”的心態仍然比較濃重。
上述券商賣方分析師認為,現在行情不好也是賣方行業“去產能”的時期。“目前幾乎各種大大小小的券商都有賣方研究所,未來賣方行業的趨勢可能會是不斷淘汰沒有競爭力的機構,最終只會剩下十幾家券商賣方研究機構。”此外,他還表示,未來仍然能留在行業的賣方分析師不會比以前更輕松,擔子只會更重。
7月24日,中信建投發展部在其公眾號發布的文章顯示,未來中信建投分析師的服務對象將從公募、保險、私募擴展到公司內部、銀行、產業資本以及制造業實體等,同時在原先對外服務的基礎上,要加強對內服務。
雖然目前賣方研究業內不乏轉型的“新思路”,但要真正實現轉型還面臨不少挑戰。據某券商賣方研究行業人士介紹,現在有的券商研究所已開始布局銀行理財子公司等新業務,銀行理財子公司對賣方研究所銀行組、固收組的需求是有的,但現在的主要問題是沒有明確的收費模式,還在摸索之中。
而至于對內服務,上述《券商研究體系供給側改革勢在必行》文章中指出,券商賣方研究要轉向對內服務面臨著不少結構性困難,包括所需核心競爭力不同、產品銷售模式不同、覆蓋時間維度不同、結論慣常方向不同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