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7-17 23:48:18
每經記者|滑 昂 每經編輯|魏官紅
進入暑期,醫美行業又迎來了黃金旺季。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畢業季醫美潮”曾在社交媒體引發熱議,越來越多的畢業生選擇投入暑期整形大軍中,完成一場“美麗工程”。據阿里健康(00241,HK)和天貓不久前發布的數據,今年6月中旬,天貓上購買醫美類產品的整體人數環比5月增長了2.34倍。
得益于品質生活理念滲透、大眾的美麗需求日漸凸顯,醫美客戶人群基礎正在廣譜化。“目前,隨著經濟發展和圍繞‘顏值經濟’展開的各種消費升級,以及物質相對豐富的80、90后年齡開始增大,他們對‘美’的追求和希望維持年輕的愿望會越來越強。”天貓醫美行業負責人張帥近期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
張帥認為,此前醫美行業存在服務非標準化、信息不透明的特點,導致整個行業效率較低,優質的服務供給少。“這讓行業陷入了價格戰和廣告戰的桎梏中,這些都是業內同仁攜手改變行業可以努力的方向。”
80、90后推動顏值經濟
光大證券研報顯示,2017年我國醫美市場規模1760億元,成為繼美國和巴西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醫美市場。天貓發布的《2019暑期天貓醫美數據》顯示,今年6月中旬,隨著高考和暑期正式拉開序幕,天貓上購買醫美類產品的整體人數環比5月增長了2.34倍。
ISAPS(國際美容外科醫學會)則預測,到2020年,我國醫美市場有望達3150億元,2018年到2020年的復合增速為29%。
另外,根據阿里健康數據,醫美市場正呈現出年輕化趨勢,中國年輕人對于美的需求正在進一步釋放。在最受年輕人歡迎的項目中,排名前三的包括瘦臉、補水、美白。年輕人的變美需求主要還是以輕醫美為主,不過,隨著人們對于醫美的開放度日益提高,填充、隆鼻、祛斑和開雙眼皮也越來越受到消費者關注。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跟去年相比,整個6月至7月期間,在天貓上進行醫美消費的24歲以下成年用戶人數是去年同期的2.14倍,該年齡段在醫美消費人群中的占比日漸提高,占到整體的近33%。
據張帥介紹,雖然中國醫美市場的增速非常高,但國內醫美消費市場不同于西方,西方更多的是“初老”人群對外表的一些修復手術。
“國內更多的是年輕群體自主求美需求,人群更年輕、需求更旺盛,這類消費人群更有自己的想法。”
互聯網有助于提升行業效率
我國醫美行業起步較晚,此前曾暴露出從業者水平參差不齊、機構質量良莠不齊、信息不對稱等行業亂象。而隨著監管成熟以及醫美資訊平臺出現,行業逐漸朝規范化方向發展。不過,在很多消費者心中,醫美仍屬于風險消費。
“大家想讓自己變好看不是壞事,醫美、健身還有慢跑都是。”一位醫美行業內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悅己不是悅他,醫美也不是洪水猛獸。”
張帥表示,在天貓醫美平臺上,有多維度標準對商家入駐進行系統化考核,“維度包含公司注冊資本,門店的情況與規模,各種醫療服務經營的相關證照,門店運營時間、機構人員情況、過往醫療記錄等標準項目”。
“醫美相比其他業務,在互聯網介入之前一直是服務非標準化、信息不透明的狀態,供應鏈和服務鏈存在較多問題。這就導致用戶端有較高的決策成本,行業端的優質供給也有同樣高的宣教和營銷成本,造成整個行業效率低下。”張帥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天貓醫美正在致力于和全行業一起解決上述問題。
與此同時,近年來隨著互聯網醫美平臺的發展,線上下單、線下消費也正變得流行,由此還催生出了一批醫美相關社交產品。
“醫美服務是一個LBS(基于位置服務)屬性的服務性產品,不能單純以線上線下的眼光去割裂看待,我們更建議將它看作是一個針對用戶完整的服務方案中有線上和線下不同的服務場景和環節。”
據張帥介紹,天貓醫美目前正在推動產品服務信息的標準化、透明化,減少用戶找到合適機構的決策成本,以平臺為橋梁,未來可以在提升產業效率方面做出努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