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降價潮來襲 車市“回暖”可期?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4-17 22:44:31

 每經記者|段思瑤    每經編輯|裴健如    

▲車市出現回暖跡象,大量人群涌入上海國際車展 新華社圖

被“陰霾”籠罩的車市,終于放出了一點“晴”。

公開數據顯示,3月,國內汽車市場產銷環比呈較快增長,其中銷量為252萬輛,環比增長70.09%。國內車市在3月迎來難得回暖的同時,一季度銷量降幅也有所收窄。前3個月,國內汽車市場累計銷量為637.2萬輛,同比下降11.32%,降幅比1~2月縮小3.6個百分點。

銷量開始回升,車市卻呈現出了“激烈”的分化表現。其中,豪華車市場繼續高歌猛進,主流合資品牌和自主品牌銷量再次下滑。在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看來,車市分化主要源于社會發展環境的變化,尤其是受國內居民看重房產以及金融市場的分流影響。

眼下,車企趁著“汽車下鄉”“增值稅稅率下調”政策的東風,紛紛下調售價,這能否讓國內車市止跌回升?

車市繼續分化

“當前實力品牌與弱勢品牌對比鮮明,‘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馬太效應被放大。”一位汽車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最近兩年的車市寒冬,或許是對弱勢品牌而言。

從今年一季度車市的銷量數據來看,大部分市場份額被綜合實力表現出色的豪華品牌和部分合資品牌占據,自主品牌生存空間被進一步壓縮。數據顯示,1~3月,自主品牌乘用車累計銷量為218.5萬輛,同比下降20.7%,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1.5%,比上年同期下降3.7個百分點。

雪上加霜的是,自主品牌在乘用車三大細分市場同時“失守”。一季度,自主品牌轎車銷量為50.5萬輛,同比下降15%,市場份額同比下降0.7個百分點;自主品牌SUV銷量為128.8萬輛,同比下降23%,市場份額同比下降6.5個百分點;自主品牌MPV銷量為29.4萬輛,同比下降23.5%,市場份額同比下降1.1個百分點。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助理許海東認為,在國內車市處于存量市場的情況下,合資品牌采取了一些應對措施,如降價優惠等,而從需求來看,低端SUV市場進一步收窄,綜合市場環境使自主品牌面臨很大壓力。

與主打性價比的自主品牌相比,豪華車市場表現突出。3月,我國豪華車銷量同比增速達7.5%,遠高于主流合資品牌和自主品牌。有分析認為,受消費升級以及價格不斷下探推動,豪華車市場將迎來持續攀升的強勁走勢。同時,豪華車銷量的提升,相應蠶食了主流合資品牌的市場份額。

除了自主品牌與合資、豪華車市場的分化,傳統燃油車市場與新能源車市場的分化也越來越明顯。數據顯示,今年前3個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為29.9萬輛,同比增長1.1倍。

車企降價“自救”

為了保持銷量增長可持續性,“以價換量”已經成為部分企業的市場策略。

今年以來,車企接連發起了兩波降價潮。1月底,十部委聯合印發的《進一步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2019年)》中提出,“有條件的地方,可對農村居民報廢三輪汽車,購買3.5噸及以下貨車或者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給予適當補貼,帶動農村汽車消費。”

隨后,長安歐尚率先公布優惠措施,北汽、華晨、長城、北京現代等車企紛紛跟進。“汽車下鄉”的余波還未結束,增值稅稅率下調的政策隨即影響著持續降溫的車市。不過這次,在相關部門實施增值稅稅率下調前,奔馳、寶馬、沃爾沃、捷豹、路虎、林肯等豪華車品牌紛紛宣布下調旗下汽車建議零售價,降幅在幾千元到數萬元不等。

受豪華車品牌官降壓力,以一汽-大眾為排頭兵的合資品牌也陸續進行了調價。隨后,原本就處于低價地帶的自主品牌也陸續加入降價行列,包括上汽乘用車和名爵品牌、北汽紳寶等自主品牌下調了旗下多款車型價格。

有分析人士指出,伴隨著各品牌車企降價潮范圍的不斷擴大,汽車市場將迎來新一輪消費風潮,繼而帶動汽車銷量。

但從數據來看,單純的降價優惠并沒有帶動市場銷量的大幅增長。上述汽車業內人士也認為,被車企熱炒的“汽車下鄉”和“增值稅稅率下調”政策對于推動車市銷量并沒有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卻反映出國內汽車市場正掀起一場“價格戰”。

隨著競爭愈發激烈,一些邊緣化的車企可能最終面臨被淘汰出局的命運。

市場拐點尚遠

車企掀起的降價潮,能讓國內車市銷量得到改善嗎?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預計,4月份增值稅稅率下調政策正式實施,部分觀望需求將得以釋放,國內車市低迷現狀將有所改善。不過,目前業內的共識仍是未來兩個月車市低迷之勢將延續。

“從長遠來看,車企降價并不能救市。”崔東樹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車企的降價行為主要是響應政策號召,也是在車市下行背景下不得不作出的調整,但消費者的購買力仍然不夠,所以不足以刺激車市。

從銷量數據來看,一季度國內車市銷量雖環比增長,但同比下滑幅度仍較大。數據顯示,1~3月,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522.7萬輛和526.3萬輛,同比分別下降12.4%和13.7%。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助理陳士華也認為,雖然車市回暖跡象出現,但并不意味著迎來拐點。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調查數據顯示,3月我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55.3%,環比下降8.3%,同比上升3.2%。《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這已經是自2018年1月份起,我國經銷商庫存指數連續15個月超出警戒線。

除此之外,車市未來也將面臨不少不利因素。隨著我國結婚率從2013年的9.9‰逐步走低到7.2‰,以往出現的“春季結婚購車潮”力度將越來越弱。此外,眾多地區實施“國六”的時間點仍存在不確定性,因此經銷商都相對謹慎,也將影響終端市場的銷量。

乘聯會預計,4月我國車市將維持穩定走勢,但很難強勢突破。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