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3-15 12:35:52
3月15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閉幕后,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會見采訪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的中外記者并回答記者提出的問題。
每經記者|張鐘尹 每經編輯|盧九安

圖片來源:攝圖網
3月15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閉幕后,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會見采訪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的中外記者并回答記者提出的問題。
李克強表示,4月1日就要減增值稅,5月1日就要降社保費率,全面推開。我看還沒有其他辦法比這種辦法給企業帶來的感受更公平、更有效。
2018年減稅降費規模超出預期,達到約1.3萬億元,今年要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舉措。
李克強表示,近幾年我們利用營改增等載體,平均每年給企業減稅降費一萬億元,三年三萬億元。應該說,我們減稅的規模是比較大的,今年下決心要進行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把增值稅和單位社保繳費率降下來,減稅降費紅利近兩萬億元。這可以說是應對當前經濟下行壓力的一個十分重要的關鍵性舉措。
他指出,這樣做有利于公平,因為按照規則各類所有制企業普遍能從減稅費中受惠,而且政策效率很高,一竿子插到底,直達市場主體。4月1日就要減增值稅,5月1日就要降社保費率,全面推開。我看還沒有其他辦法比這種辦法給企業帶來的感受更公平、更有效。
根據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減稅降費規模將超過往年,達到約兩萬億元,如何確保財政支出?錢從哪里來?
李克強表示,減稅是要減收的,我們今年安排財政支出和GDP增長同步,確保民生重點領域、三大攻堅戰支出只增不減。
李克強表示,我們的辦法是,政府要過緊日子,不僅要壓縮一般公共預算的支出,而且增加特定的金融機構和央企上繳利潤、進入國庫,并把長期沉淀的資金收回。通過這些舉措,我們籌集了1萬億元資金。我們還要求地方政府也要挖潛,把自己的功課做足。對中西部地區,我們將給予適當的轉移支付支持。大規模減稅降費,是要動政府的存量利益,要割自己的肉。
減稅在短期時間內將帶來財政減收,如何確保財政可持續?
李克強表示,我們是給制造業等基礎行業、給帶動就業面最大的中小企業明顯減稅,這實際上是“放水養魚”、培育財源。我們前幾年營改增過程中起先也是財政減收的,但后來稅基擴大了,財政收入增長了。
他進一步表示,現在看,我們還要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這也是一項改革。從趨勢看,應該給實體經濟、給企業讓利,讓他們在國民收入分配的蛋糕中的比例更大,這樣能更多帶動就業,讓就業人群增加收入。為此,政府就要過緊日子,就要讓利,政府的存量利益也要動,得罪人也要動,讓利于企業,讓利于民,這樣財政才更可持續,反過來講可能就要打問號了。我們這樣做,不是說在預支未來,恰恰是在培育未來。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