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2019年預算草案報告:收入增速將有所放緩 支出預計突破23萬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3-07 22:15:21

3月5日,2018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9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審議。

 每經記者|張鐘尹    每經編輯|廖丹    

Upload_1551967295691.thumb_head

圖片來源:攝圖網

3月5日,2018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9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審查。

預算報告顯示,收入方面,2019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約19.25萬億元,同比增長5%,比2018年6.2%的增速要低。

財政部解釋道,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以及上年部分減稅降費政策翹尾減收等因素影響,預計2019年財政收入增速將有所放緩。

在支出方面,為發揮好積極財政政策逆周期調節作用,2019年財政支出力度進一步加大。2019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預計23.52萬億元,增長6.5%。

預算報告分析,2019年財政收入形勢較為嚴峻,收支平衡壓力較為突出,必須牢固樹立底線思維,切實增強憂患意識,提高風險防控能力,平衡好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關系,進一步加強政策和資金統籌,在加大減稅降費力度和著力保障重點支出的同時,保持財政可持續。

財政收入增速將有所放緩

預算報告顯示,2019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9.25萬億元,增長5%。加上調入資金及使用結轉結余15144億元,收入總量為20.76萬億元。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3.52萬億元,增長6.5%。赤字27600億元,比2018年增加3800億元。

3月7日,財政部部長劉昆表示,從赤字規模看,我國赤字規模從2016年的2.18萬億元,到2017年、2018年的2.38萬億元,到今年的2.76萬億元,規模還是持續增加的,今年比去年增加了3800億元,這已經體現了積極財政政策“加力提效”的要求。

他同時表示,從赤字率看,2016、2017年都是2.9%,2018年是2.6%,今年預計是2.8%,始終控制在國際通用的3%控制線以內,和世界主要經濟體相比,我國赤字率水平并不高,這個安排綜合考慮了財政收支、專項債券等因素,也為今后宏觀調控留出了政策空間。

適當提高赤字率與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有效降低企業負擔、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相適應。

2019年我國將推出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規模約2萬億元,如制造業等行業增值稅稅率從16%降至13%,允許地方將養老保險企業繳費比例降至16%等。

預算報告分析,從財政收入形勢看,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以及上年部分減稅降費政策翹尾減收等因素影響,預計2019年財政收入增速將有所放緩。

財政支出增加重點領域投入

支出方面,預算報告指出,增加重點領域投入,提高支出精準度。重點增加對脫貧攻堅、“三農”、結構調整、科技創新、生態環保、民生等領域的投入。

預算報告顯示,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3.5萬億元,增長6.5%。

劉昆表示,做好“加法”,要加大財政支出力度。去年財政支出規模超過了22萬億元,今年將繼續適度擴大財政支出規模,擬安排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1.13萬億元,同比增長8.7%;做好“減法”,節用裕民,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嚴控“三公”經費預算,取消低效無效支出。中央財政帶頭嚴格管理部門支出,一般性支出要壓減5%以上,“三公”經費再壓減3%左右,長期沉淀的資金一律收回。

在就業、教育等民生領域,預算報告指出,中央財政就業補助資金安排538.78億元,增長14.9%,再通過調整失業保險基金等支出結構,大力促進就業創業。

此外,支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鞏固城鄉統一、重在農村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支持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和能力提升,重點消除城鎮“大班額”,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中央財政支持學前教育發展資金安排168.5億元,增長13.1%,促進公辦民辦并舉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表示,支出的重點其實在預算報告里已經展現出來了,現在支出增長最快的,都是與民生密切相關的領域,這反映了財政觀念的重要變化。過去可能考慮更多的,是物質財富的增長,現在考慮更多的是以人民為中心。因為我們發展的最終目的也是為了人,所以從過去“以物為本”的財政,轉向“以人為本”的財政,財政理念和財政模式悄悄地發生了大的轉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預算草案 財政收入 赤字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