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1-31 22:02:50
今日傍晚,證監會發布公告稱,正在研究修訂《證券公司風險控制指標計算標準規定》,擬放寬證券公司投資成份股、ETF等權益類證券風險資本準備計算比例,減少資本占用,進一步支持證券公司遵循價值投資理念,加大對權益類資產的長期配置力度。
每經記者 王海慜 每經編輯 謝欣
今日傍晚,證監會發布公告稱,正在研究修訂《證券公司風險控制指標計算標準規定》,擬放寬證券公司投資成份股、ETF等權益類證券風險資本準備計算比例,減少資本占用,進一步支持證券公司遵循價值投資理念,加大對權益類資產的長期配置力度。
對此,有分析認為,證監會對券商權益類證券風險資本準備計算比例的放寬,有助于減少券商資本占用,券商可以用于權益類資產投資的資金就變多了,未來監管層相關政策松綁的方向值得進一步關注。
未來券商或將有更多的資金用于權益類資產配置了。
今日傍晚,證監會發布公告稱,正在研究修訂《證券公司風險控制指標計算標準規定》,擬放寬證券公司投資成份股、ETF等權益類證券風險資本準備計算比例,減少資本占用,進一步支持證券公司遵循價值投資理念,加大對權益類資產的長期配置力度。
火山君(微信公眾號:huoshan5188)注意到,證監會2016年10月實施的《證券公司風險控制指標計算標準規定》中的證券公司風險資本準備計算表,將上海180指數、深圳100指數、滬深300指數成分股的風險資本準備計算比例標準定為15%;將一般上市股票的風險資本準備計算比例標準定為30%;將包括權益類ETF在內的權益類基金的風險資本準備計算比例標準定為10%。
值得一提的是,《證券公司風險控制指標計算標準規定》中將各類證券公司的風險資本準備根據證券公司分類評級結果進行了調整,具體系數為:連續三年A類為0.7,A類為0.8,B類為0.9,C類為1,D類為2。也就是說,分類評級越高的證券公司其風險資本準備計算比例也就越低。
對于證監會擬放寬計算比例的這番表態,有行業人士分析認為,證監會對于券商權益類證券風險資本準備計算比例的放寬,有助于減少券商資本占用,券商可用于權益類資產投資的資金就變多了。未來監管層相關政策松綁的方向值得進一步關注。
某頭部券商非銀研究員向火山君(微信公眾號:huoshan5188)表示,雖說券商的權益類資產投資行為與風控計提多少關系可能不大,主要還是取決于對市場的判斷,但現在A股整體估值處于歷史底部,監管層對權益類證券風險資本準備計算比例的放寬能起到一定引導預期的作用。
從具體行業層面來看,證監會擬對券商風控指標實施逆周期調節的表示對券商板塊構成了一定的利好。
對此,海通非銀團隊今晚發布觀點稱,目前A股券商行業平均估值為1.3倍PB,遠低于歷史平均水平,且機構配置比重較低。在未來行業競爭進一步加強,衍生品、創新、海外業務不斷試點的背景下,行業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升,尤其是大券商憑借自身底蘊,有望形成“馬太效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