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年報變“年爆”交易機會來自業績“洗澡”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1-31 00:00:41

 每經記者|楊建    每經編輯|吳永久    

▲攝圖網圖

不少上市公司大額計提商譽減值,市場露出恐慌的同時,也有不少投資者看到了機遇。

近日,有私募認為,業績“洗澡”往往發生在熊市,上市公司在不佳的宏觀和市場環境中存在較大的業績壓力,與其小虧不如大虧,做低前一年的業績基數后,為未來能夠輕裝上陣打下伏筆。從歷史數據看,每一次市場大底往往都會出現集中的業績“洗澡”現象。

“業績底”會提前到來?

實際上,大額計提商譽減值成為業績虧損的一大原因。數據顯示,預虧超過20億元的9家公司中,8家提及了計提商譽減值。

為何2018年年報業績出現集中計提商譽減值?有業內人士分析稱,去年底有專家提議商譽計提改成逐年攤銷的方法,這一“政策預期”導致很多公司在2018年業績中集中計提商譽減值,因為很多公司一年盈利一億元或幾億元,但是賬上商譽躺了十幾億元甚至幾十億元,如果按照逐年攤銷的方法,或將導致上市公司出現連續年度虧損,甚至導致公司退市。

業績“洗澡”往往是通過減值計提來進行的,可能調動的會計科目包括商譽、應收賬款、存貨和權益投資等。這些科目的減值計提只要在會計準則的允許內,計提多少沒有硬性規定,因此上市公司可以據此進行合規合法的調整,這便成了利潤調節的工具。這樣計提的好處在于可以將“壞賬”一筆勾銷,不影響后續年度的業績。

上市公司業績“洗大澡”主要可通過固定資產、長期投資、應收賬款、存貨等方面,都是上市公司可以提及減值、進行業績調整的地方。

中金公司研報認為,目前A股商譽為1.4萬億元,如果10年攤銷至零,那么對上市公司中長期凈利潤有一定負面影響,不排除部分公司采取一次性減值的方式釋放風險,做低基數。市場在2018年大幅下跌、市場情緒低迷,再加上會計處理導向的潛在變化,導致不少公司可能傾向于業績“洗澡”,增加了業績預測的難度。如果上市公司選擇在2018年四季度大幅減記業績,會降低2019年的業績基數,也可能會使得業績的底部提前出現,當然最終底部還要視2019年實際增長的演進情況而定。

中金公司研報進一步指出,在A股歷史上,股價大跌、預期悲觀的背景下,業績“洗澡”的傾向較為明顯,例如2008年四季度、2015年四季度。業績“大洗澡”一方面增加了業績預測的難度;另一方面也使得業績的底部可能提前出現。

機構:創業板有望走好

當前,A股整體估值處于歷史底部區間,從空間上看蘊含機會,2019年“政策底”有望傳導至“市場底”“業績底”,經過風險大幅釋放后,市場有望階段性見底。

知名私募人士李志新表示:“躲過‘地雷陣’的朋友,節后可上班干活了,風險大幅釋放后交易性機會就會出現”。

倚天投資葉飛告訴記者,最近四輪牛熊來看,上市公司甩掉包袱以后,次年業績往往有驚人的提升。而且上市公司會多方籌集資金進行增持,提升中小股東的信心。“雷”爆完了,經濟周期拐點到了,“市場底”也就來了,因為業績干凈了,外圍資金會考慮加大投入,底部慢慢形成。

資深私募分析人士陳熙偉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市場“業績底”與上市公司報表“洗澡”,其實不是一個因果關系。只能粗略籠統上說,通過比如成本提前計提,大幅或提前的商譽計提,收入提前或延遲確認等方式打造出來的“業績底”,能為上市公司后續“制造”業績增長的數據提供一個充分條件。特別是在“政策底”區域,的確是進行業績“洗澡”的好時機。無論市場底部叫“業績底”“政策底”,還是別的名字,市場走出底部都是合力形成的。目前面臨挑戰2640點這個重要壓力區域,如果要成功突破,單單依靠部分公司的“洗澡”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有爆發力的刺激,以及有耐力的持續推動力。

光大證券研報表示,創業板公司有望逐步擺脫商譽減值的包袱,首先是2016年嚴監管令并購重組降溫,從2019年起,創業板并購資產組業績承諾規模已經比2017~2018年大幅回落;其次是2016年后,并購資產組估值溢價率也有所下降,業績承諾虛高的問題得到緩解;第三是從上市公司角度考慮,一次性計提商譽減值,可以為后續業績反轉打下基礎,一次性高規模計提的動力強于連續計提。所以2018年年報的商譽風險釋放后,創業板有望在2019年迎來較好的表現。

巨澤資本董事長馬澄告訴記者,隨著上市公司年報業績預告的不斷披露,近期商譽減值頻頻被提及,且因商譽減值而造成的業績“地雷”不斷“轟炸”著市場,2018年可謂是“爆雷”不斷,從年初到年尾,從貿易摩擦到股權質押,再從股權質押到商譽減值,大部分個股在經過幾波殺跌過后,都出現了“估值底”,而當前的商譽減值“爆雷”會促使市場形成“業績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