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推薦

每經網首頁 > 推薦 > 正文

麥達數字大幅下修業績預告 4年累計凈利不抵一年虧損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1-30 18:19:27

記者注意到,麥達數字2014年至2017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1428萬元、1817萬元、1.50億元、7533萬元。這意味著,如果按照麥達數字最新的業績預告,公司近四年累計凈利潤還不抵2018年一年的虧損。

 每經記者|莫淑婷    每經編輯|陳俊杰    

1月29日晚間,麥達數字(002137,SZ)發布了2018年度業績預告修正公告。公告顯示,麥達數字2018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虧損3.8億元~4.15億元。而在2018年三季報中,麥達數字預計的2018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變動區間為7909.37萬元~1.13億元。

從預盈到巨額預虧,麥達數字給出的業績修正理由為“商譽計提減值和應收賬款計提壞賬準備”。《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商譽計提減值涉及的三家數字營銷公司才剛過三年業績承諾期。

受此消息影響,1月30日早盤,麥達數字股價牢牢封死跌停。當日最終以跌停價5.86元/股收盤。

除商譽計提減值外還計提了壞賬

麥達數字原來是一家EMS(電子制造服務)和LED照明的公司。為了逐步實現向數字營銷的路徑轉型,2015年,麥達數字斥資6.35億元收購了上海順為廣告傳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順為廣告)、奇思國際廣告(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奇思廣告)和上海利宣廣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利宣廣告),并形成商譽5.42億元。

公告顯示,數字營銷行業近幾年正在發生巨大變化,廣告主更關注營銷效果和效率,“數據”“技術”對數字營銷業務變革的作用凸顯。在2018年的大環境之下,廣告主的營銷預算開支更趨謹慎,更多訴求營銷效果和效率。

麥達數字指出,公司現有三家數字營銷公司的業務更偏向于以創意、策略驅動的營銷代理業務,未來發展面臨較大挑戰,雖然公司近幾年陸續投資布局了部分營銷技術類企業,但對公司現有業務的協同性目前未達預期,公司對三家數字營銷公司未來經營情況分析預測,判斷三家數字營銷公司商譽存在明確減值跡象,公司需對收購三家數字營銷公司所形成的商譽計提減值準備,但最終計提金額將由公司聘請的審計機構和評估機構進行審計和評估后確認。

除了商譽計提減值外,麥達數字還對應收賬款進行計提壞賬。麥達數字稱,受大環境的影響,部分客戶經營狀況開始出現惡化,存在無法償還應收賬款的風險,公司基于謹慎性原則相應計提了應收賬款壞賬準備,最終計提金額由公司聘請的審計機構審計后確認。

受上述兩因素影響,麥達數字預計2018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3.8億元~4.15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麥達數字2014年至2017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1428萬元、1817萬元、1.50億元、7533萬元。這意味著,如果按照麥達數字最新的業績預告,公司近四年累計凈利潤還不抵2018年一年的虧損。

3家子公司剛過三年業績承諾期

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注意到,商譽計提減值涉及的三家數字營銷公司才剛過三年業績承諾期。據了解,順為廣告、利宣廣告、奇思廣告2015-2017年三年累計業績承諾完成率分別為102.55%、102.49%、113.24%,均超額完成累計業績承諾。

此前深交所下發2017年年報問詢函時曾指出,“2017年末,麥達數字商譽賬面余額為5.52億元,2017年度麥達數字未對商譽提取減值準備。請補充披露商譽減值的測算過程,說明商譽是否存在減值情形”。

當時麥達數字表示,“由于評估的各資產組的可收回金額均大于期末合并賬面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及商譽的金額合計數,公司認為期末以上相關商譽未發生減值情況,無需計提減值準備”。

然而到了2018年上半年,奇思廣告實現營業收入1.02億元,同比下降10.67%,實現凈利潤1031.69萬元,同比下降33.26%。對于業績下滑,奇思廣告解釋稱,“主要系因上半年奇思廣告所服務的汽車行業整體不景氣,客戶營銷預算投入趨于謹慎,部分項目的營銷計劃延緩實施,導致奇思廣告的收入和利潤出現一定程度下滑”。

至于順為廣告,2018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03億元,同比增加20.98%,實現凈利潤837.47萬元,同比下降48.77%。奇思廣告表示,“基于順為廣告多年的客戶和品牌積累,2018年上半年收入呈現增長態勢,但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數字營銷領域的運用,廣告主對‘品效合一’的營銷目標日趨明確,這給傳統的數字營銷業務帶來了挑戰,再加上市場環境急劇惡化,導致順為廣告業務利潤水平出現下滑”。

對于子公司剛過三年業績承諾期業績便下滑的狀況,1月30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麥達數字公開電話。公司董秘辦工作人員要求記者以郵件形式發送采訪提綱,隨后記者向麥達數字公開郵箱發送了采訪函,但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麥達數字 業績變臉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