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1-04 18:59:26
1月4日傍晚,中國人民銀行發布消息,決定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其中,2019年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別下調0.5個百分點。同時,2019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MLF)不再續做。
每經記者|張壽林 每經編輯|廖丹 何小桃
2019年的第三個交易日,A股終于雄起了!
今天(1月4日)上證指數大漲2.05%,深證成指漲2.76%,創業板指數漲2.52%,大金融板塊集體走強,近20只券商股漲停。業內人士認為,今天股市大漲最直接的刺激來自政策的利好。
據中國政府網報道:
2019年新年伊始,李克強總理于1月4日接連考察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普惠金融部,并在銀保監會主持召開座談會。總理強調,要加大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的力度,進一步采取減稅降費措施,運用好全面降準、定向降準工具,支持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
圖片來源:中國政府網
雖然官方消息只有短短幾十字,但透露的信息量卻很大,“全面降準”四個字格外引人注目!果然,今日傍晚,中國人民銀行發布消息,決定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其中,2019年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別下調0.5個百分點。同時,2019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MLF)不再續做。

央行表示,這樣安排能夠基本對沖今年春節前由于現金投放造成的流動性波動,有利于金融機構繼續加大對小微企業、民營企業支持力度。
1、此次降準置換中期借貸便利釋放多少資金?
答:此次降準將釋放資金約1.5萬億元,加上即將開展的定向中期借貸便利操作和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動態考核所釋放的資金,再考慮今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不再續做的因素后,凈釋放長期資金約8000億元。
2、降準是否意味著穩健貨幣政策取向發生改變?
答:此次降準仍屬于定向調控,并非大水漫灌,穩健的貨幣政策取向沒有改變。降準政策分兩次實施,和春節前現金投放的節奏相適應,有利于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保持合理充裕,同時也兼顧了內外均衡,有助于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3、此次降準如何支持實體經濟?
答:此次降準及相關操作凈釋放約8000億元長期增量資金,可以有效增加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等實體經濟貸款資金來源。置換中期借貸便利每年還可直接降低相關銀行付息成本約200億元,通過銀行傳導有利于實體經濟降成本。這些都有利于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資料圖,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同時央行表示:
當前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中國人民銀行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維持松緊適度,不搞大水漫灌,注重定向調控,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穩定宏觀杠桿率,兼顧內外平衡,為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此前曾判斷,2019年,降準是必由之路,也是上選。總體看,他認為,2019年貨幣政策在不轉向的前提下將保持相對寬松狀態,資金面相對充裕,因為穩增長是未來一段時間內部均衡的首要目標,但不排除特定時點上外部因素變動所致流動性緊張的可能性。維持相對寬松狀態不外乎降準或者降息。相較而言,降準比降息可能性大。
在曾剛看來,降息在中國實際意義已不太大,客觀上銀行之間存款競爭壓力偏大,即便利率管制實質性放開,存款利率依然面臨上行態勢,而且一些存款產品比如結構性存款已為市場利率,實際受存貸款基準利率變動影響不大。
而降準,一方面向市場提供所需的流動性;另一方面將本屬于銀行的流動性釋放給銀行,把法定存款準備金率過高導致的金融市場扭曲恢復到正常狀態,相對于SLF、公開市場業務等其他貨幣政策工具,這也更有助于降低銀行資金成本,相應也有助于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
資料圖,圖片來源:攝圖網
不過2019年開年,央行釋放流動性不是一開始就直接降準,而是通過擴大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優惠政策的覆蓋面來實現。
日前,央行官網發布公告稱,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19年起,將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小型和微型企業貸款考核標準由“單戶授信小于500萬元”調整為“單戶授信小于1000萬元”。
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的角度來看,近來一系列舉措也是對會議精神具體落實的體現。2018年12月下旬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會議還指出,改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提高直接融資比重,解決好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市場對今年貨幣環境的預測基本達成一致,即今年貨幣政策有望適度寬松,本次全面降準進一步堅定了市場此前判斷,不過業內人士強調,大水漫灌幾無可能。
近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光華思想力”宏觀經濟預測課題組發布報告判斷,2019年貨幣政策的調整空間將有所擴大,逆周期調節功能將得到強化。
一方面,隨著美聯儲加息步伐放緩和中美重啟貿易談判,人民幣匯率的貶值壓力將顯著降低。
另一方面,最近兩年金融部門去杠桿已經取得了明顯效果,表外融資規模降幅在近期也有所收縮,因此,金融監管將轉向穩杠桿和結構性去杠桿為主,邊際上有望適度放松,以保持松緊適度。“我們預計伴隨著財政政策發力,貨幣政策將充分協調配合,整體上會比2018年更趨寬松。”
該課題組還判斷,“我們預計2019年央行不會下調基準利率,但仍將降準2個百分點以減輕企業的流動性短缺狀況。”
天風證券此前分析表示,目前來看2019年有200bp左右的降準空間,對應3-4次降準,釋放長期流動性約2.6萬億。節奏上,綜合考慮財政繳款時間、MLF到期時間與到期量、宏觀數據集中公布時間、地方債券發行節奏等因素,預計1/4/7月降準的概率相對較高。
資料圖,圖片來源:攝圖網
但目前的貨幣政策并未轉向。此前,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應用經濟系副教授顏色表示,當遇到一些流動性波動時,央行會進行應急響應的流動性管理,這是貨幣政策一個通常的做法。目前經濟下行、信貸持續走低,降低融資成本、增加流動性供給是一種正常操作,是央行一慣的做法,很難說是貨幣政策轉向。
顏色表示,央行對經濟和金融運行狀況一直非常敏感,隨著經濟穩增長壓力逐步加大,央行就要適度增加流動性的供給,這是央行長期以來的策略。“說‘放水’和‘緊縮’都是不對的,央行一直以來都是平衡操作。”
顏色認為,去年下半年以來,金融形勢壓力很大。“要判斷貨幣政策是否轉向,在當前,主要看銀保監會和央行相關部門的監管政策。”顏色認為央行目前不可能再用所謂“放水”的方式來刺激經濟,因此也就無所謂貨幣政策轉向,“因為不存在‘放水’和經濟增長的線性關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