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02 21:07:18
大起大落的2018年正式收官。冷暖更迭的市場里,“房住不炒”是全年調控的主基調,限售、限購、限貸、限簽、限價等政策持續升級,過去沒有調控的城市也陸續加入,調控范圍逐漸由一二線向三四線城市擴圍。在這樣的背景下,全年業績的放榜惹得幾家歡喜幾家愁。
2018年12月31日,克而瑞公布《2018年度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排行榜TOP100》。數據顯示,融信集團2018年全年累計合約銷售金額達1218.8億元人民幣,完成年初公司定下的1200億目標,同比增長73.35%。
從過去兩年在規模上的彎道超車,到2018年初提出降負債以實現“行穩致遠”,融信2019年將更加重視利潤和現金流、持續降負債、優化財務結構,在規模、利潤和杠桿方面均不“偏科”,實現穩健而有質量的增長。而在企業治理端,公司也將進一步補齊短板,在現代企業治理的維度出調整,為千億后時代做好準備。
回顧融信三年從百億到千億之路,踩準周期、靈活調整發展戰略,堅持品質打造標桿產品,是公司“撞線”千億、完成全年目標的秘籍。
以公司重倉的長三角地區為例,進入杭州3年后的2016年,基于對杭州市場發展前景的精準判斷,融信重倉杭州積極拿地,同時以高標準打造高品質標桿產品。隨著長三角板塊周期的啟動,融信在杭州便步入了收獲期。
據統計,包括融信瀾天、融信創世紀在內的多個項目“開盤即售罄”的現象在2018年引爆杭城;包括杭州永興首府、蕭山公館、杭州江南學府、嵊州創世紀等在內的多個項目均超額完成2018年度銷售目標。
2018年的房地產市場風云變幻,為了穩妥有序地完成年度目標,融信營銷策略也隨之做出了靈活調整。
“下半年以來我們適度調整導向,更加注重利潤和現金流。具體到營銷,就是要實現‘有回款的銷售,有利潤的增長’”。融信中國營銷總經理張文龍表示,營銷策略上,融信一直倡導土地、產品、客戶三者之間的動態平衡模型,營銷團隊也在方法論上保持一致。在具體執行上,這個市場下的營銷,因為蛋糕有限,所以特別注重競爭策略,早做動作,堅決搶跑。
沖擊千億的過程中,融信也在適時調整自己的組織架構,以適應千億后時代的發展需求。實際上,自2018年以來,融信早已經減弱對規模的訴求,轉而進一步補齊短板,在現代企業治理的維度出調整。
融信目前已經在推行“精總部+強一線”的管理方式。在放權一線的大方向下,融信針對不同事業部的發展情況,進行差異化管理和分類授權。而在總部,董事會和管理層的高度融合,也是“精總部”的體現之一。
在目前融信董事會架構中,歐宗洪、曾飛燕、阮友直和張立新四人掌握了公司最為核心的業務。具體分工上,歐宗洪負責整體戰略和監督銷售營銷,曾飛燕負責融資,阮友直負責投資發展,張立新負責財務。
關于職業經理人晉升空間的想象力,可從董事會的兩名新成員中窺見。其中,張立新是標準的職業經理人,其此前曾在萬達、綠地、海亮地產任職,一直從事房企財務工作,直至2015年8月起擔任融信財務資金中心總經理。
去年11月,融信原執行總裁吳劍離職,從目前的管理層架構來看,融信的總裁之位暫無懸念。離職后,吳劍的工作由歐宗洪、各分管副總裁、業務中心總經理共同承擔,過渡較為平穩有序。
隨著規模穩健邁上一個新的臺階,規模已不是融信當前的首要目標,“追求更加有質量的增長”在融信內部已經達成共識。
2019年,融信將在產品品質、社區營造、平衡發展“三駕馬車”上重點發力。產品方面,公司將持續踐行品質立世,提升產品能力,在營造高端藝術人文社區方面持續創新探索;同時不斷優化財務結構,提升企業經營的安全邊際;另外也將持續加大公益投入,承擔企業社會責任。
產品品質方面,張文龍表示2018年融信明確了產品系,2019年會堅持做品質,力爭形成“1+3”的產品系梯隊,“1”是指一個明星,世紀系,"3"是指三個主力,“府、瀾、公館”。
另外,融信將在營造高端藝術人文社區方面持續發力。多年來,融信的高端社區積累大量高素質業主,在洞察業主實際需求后,融信從2016年開始,持續落實老社區升級的“美麗家園”計劃,旨在提升日益多元的社區功能需求。
“明年公司將圍繞藝術人文社區的概念,陸續在已建社區內引入文化藝術硬件及相關軟件資源,增設無人圖書館、無人咖啡吧、古典音樂教室等。與此同時,在新建社區中,將從社區景觀到社區會所,再到社區功能區均大量植入藝術人文元素,讓融信業主在滿足社區功能性的同時,會有一個更加舒適的精神家園。”融信相關負責人表示。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與公司規模邁向千億陣營同時,調節奏、降杠桿、增利潤也是貫穿融信2018年的重點工作。規模跨越的路上,融信并未“偏科”。
從2018年半年報的數據來看,融信實踐平衡發展的階段性成果可圈可點,實現了盈利、杠桿的雙改善。利潤率方面,凈利潤和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均超過100%。毛利率達到29.30%,同比上升10.7個百分點,若扣除收并購項目重新估值影響,公司毛利率將達到32.6%。
降負債方面,截至報告期末,融信中國的凈債務為463.09億,較2017年末下降5.37%;凈負債率較2017年末下降了19個百分點。現金及銀行余額達203.08億,未使用銀行授信700億,利息覆蓋倍數在2017年2.32的基礎上增至2.4。
2018年,基于對融信中國成長性及在降杠桿方面取得的成績以及對公司前景的看好,境內外多家評級機構都上調了公司評級,境內主體信用評級提升至AAA,標普和穆迪也相繼將公司的評級展望調至穩定。
展望2019年,融信中國表示,當前房地產宏觀調整已經取得明顯成效,為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產長效調控機制建設營造了穩定的市場環境。合理的政策調控對于市場的長期健康有正向的作用,在目前趨緊的行業大環境下,對于房企而言,既有挑戰也有機遇。
“我們將繼續探索,找到利潤、規模和杠桿三者之間的平衡點。公司將不斷優化財務結構,提升企業安全邊際。”融信中國表示。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