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2-27 23:36:31
每經記者|蔡鼎 每經編輯|王可然
2018年,美股經歷了數次暴跌,對于即將到來的2019年,美股投資者該怎樣做好準備?投資者最關心的加息等影響因素又會怎樣發展?
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的數位華爾街投行分析師看來,本輪美股走牛的原動力——成分股業績仍將在2019年保持穩步增長,這將幫助美股進一步上漲。但對2019年美聯儲加息次數的預期,以及年底標普500點位的預測,受訪的多位分析師卻產生了分歧。有的認為,2019年美聯儲將總共加息五次。有的認為,標普500指數將在2019年年末漲至3250點。
對企業盈利狀況仍樂觀
強勁的企業收益一直是推動本輪美股走牛的主要原動力。嘉信理財集團高級副總裁莉茲·安·桑德斯(Liz Ann Sonders)曾向記者表示,本輪牛市持續至今,美股企業盈利從2015年年中至2016年年中持續四個季度的復蘇功不可沒。在此次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的幾位投行分析師看來,即使是在美國稅改紅利消退等利好因素減弱的情況下,他們仍對美股企業明年的業績增長持樂觀態度。
杰富瑞股票策略師史蒂文·德桑克蒂斯(Steven DeSanctis)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就指出,“在我與投資者的討論中,2019年美股企業的收益增長將是重中之重。在我看來,2019年美國GDP的增長將更接近2%~3%區間的高點,因此2019年美股企業的盈利增長雖然不及2018年整體,但仍將保持積極的態勢。所以投資者在2019年應更注重股票的估值。我們推薦工業類、非消費必需品、金融和能源板塊。”
德銀駐紐約的股票策略師巴拉格·塔德(Parag Thatte)則對記者表達了更積極的觀點,他指出:“從歷史上看,不斷上升的工資和通脹帶來的是更高的利潤率。雖然理論上來講成本上升意味著利潤率的下降,但企業的成本并不會憑空上升,而是通常在增長強勁時上升,這意味著企業的運營杠桿為正,而企業也可以通過定價能力和提高生產率來抵消成本。從歷史上來看,工資和通脹的上升時期,企業的利潤率更高。盡管對企業盈利的擔憂從2018年第一季度開始就已經影響了市場情緒,但企業的整體利潤率卻在2018年第三季度攀至新高。”
在發給《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2019年展望報告中,高盛首席股票策略師大衛·科斯汀(David J. Kostin)和他的團隊則認為,美股企業收入增長一般遵循美國GDP增長路徑。“我們預計標普500指數成分股明年的銷售額將增長5.1%,2020年將增長3.8%。我們的模型預測顯示,未來幾年這些公司的利潤率將穩定在11.2%。”
對加息次數預期存分歧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本輪美股長牛能延續至今,與金融危機后的零利率政策密不可分,然而在本月的加息過后,美聯儲已在本輪加息周期內連續加息九次。越來越高的利率,也讓企業的借貸成本高漲、社會上的投資規模減少,從而收縮了市場上的資金供應量。但11月28日,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鴿派講話,被一些投資者解讀為美聯儲可能將在明年暫停加息的信號。
“如果美聯儲在2019年暫停加息,那么對美股來說無疑將是一大利好,尤其是在兩年期和十年期美債收益率曲線即將出現倒掛之際。我們認為美聯儲將在2019年年中實現3%的長期中性利率。一旦達到中性利率,對于接下來的貨幣政策走向的討論就會開始——鴿派希望將利率保持穩定,鷹派則希望繼續加息。在我們看來,最合乎邏輯的方案是FOMC放慢漸進式加息的步伐,并繼續將利率上調至高于當前預期的長期中性利率水平上方。這也是我們預計2019年美聯儲將總共加息三次的原因。”杰弗瑞首席全球股票策略師肖恩·達比(Sean Darby)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
塔德認為,由于通脹預期過低,短期內美聯儲不會大幅加息。“二戰以來,衰退都是發生在美聯儲加息周期之后,且只有當美聯儲將利率調整至收縮區間后才會出現衰退。可以說,美聯儲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它確信美國經濟已經過熱,而且覺得有必要繼續加息來抑制經濟增長。還需指出的是,美聯儲幾年前將通脹目標從CPI(消費者物價指數)調整為PCE(個人消費支出),實際上是提高了通脹目標。”塔德補充道。
科斯汀和他的團隊則認為2019年美聯儲將總共加息五次。“現階段美國失業率為3.7%,是1960年代末以來的最低水平,遠低于4.6%的自然失業率。我們預測美國失業率將繼續下降,2019年將降至3.1%,2020年降至3.0%。
點位預測最高相差450點
除了對2019年的企業盈利保持樂觀外,塔德對于標普500指數也給出了較為樂觀的預測。他預計,標普500指數將在2019年年末漲至3250點,這一點位是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的多位分析師中最高的。他指出,“明年第一季度由于稅改紅利消退、美元走低和油價下跌,將導致標普500指數急劇減速;在經過二季度和三季度的平穩期后,該指數將在第四季度同比上升9%,全年增長率將為7%。”
Stifel研究部董事總經理、首席股票策略師班尼斯特班尼斯特(Barry Bannister)則較為保守,他對記者指出,他預計2018年年底和2019年年底標普500指數均將維持在2800點水平, 該點位是接受記者采訪的多位分析師中最低的。
達比對記者表示,雖然他的研究表明美國經濟在2019年不會出現衰退,但他預測標普500指數在2019年年底時僅將到達2900點,略低于他對2018年年底的點位預測目標。“2019年標普500的預期市盈率為15.7倍,預期市凈率為3.0倍,股息收益率為2.1%。相比債券和信貸而言,美股的估值是合理的,但更接近于公允價值。我們預計標普500的上行因素將來自于美元的走弱、美聯儲暫停縮表以及在2019年放緩加息步伐;下行因素則來自于美債收益率曲線在通脹壓力上升時走高。”
科斯汀和他的團隊表示,“預計本輪美股牛市在2019年仍將繼續。我們預測標普500將在2018年收于2850點,并在2019年上漲5%,在年底時達到3000點,全年包括股息在內的總回報率將達到7%,遠期市盈率將穩定在16倍。自2018年年初以來,標普500的估值已經下降了12%。簡而言之,市場已開始消化美國經濟將放緩的風險。”
就以上受訪分析師看來,他們預測的最大差值達到450點。盡管2019年由于稅改利好因素減弱和弱美元等因素可能將對美股構成風險,但他們對2019年年底標普500指數的平均預測為2987.5點,這一點位較美股12月20日收盤價高出21%。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