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2-27 23:35:43
每經記者|陳晨 每經編輯|楊翼
回顧2018年證券行業經營環境,股、債市場走勢分化,兩市成交額趨于回落。證券公司傳統五大業務受信用風險暴露、交投活躍度下滑等市場環境影響,收入均出現不同程度下降,券商凜冬已至。
不過,面對2019年,不少非銀分析師都認為,券商行業業績將得到改善。東吳證券非銀金融首席分析師胡翔預測,中性假設下,2019年券商業凈利潤同比增10.7%;廣發證券陳福則認為,中性假設下,2019年券商行業利潤回升更高,達23%。
此外,就投資機會而言,東興證券非銀分析師鄭閔鋼分析稱:2019年券商板塊將呈“上小下大”的行情特征。
“峰回路轉!”對2018年券商業發展,東吳證券研究所非銀金融首席分析師胡翔如是評價。
在他看來,年初以來市場持續下行,交易量、兩融及IPO規模收縮,行業盈利增長面臨較大壓力。同時,股票質押風險持續累積,券商凈資產和流動性均面臨較大挑戰。10月以來,為化解股票質押風險,落地系列政策措施,同時科創板等重大政策創新有序推動。
政策創新進度超預期
2018年,券商行業雖整體業績堪憂,但仍有亮點出現。在胡翔看來,最大亮點就是政策創新進度大超預期。“比如科創板逐步落地,此舉對發行制度甚至資本市場深層次改革均意義重大;股指期貨穩步邁向常態化,期貨及衍生品市場的新品類推出及制度創新穩步推進。”
作為資本市場的重要中介之一,科創板對券商來說受益不言而喻。胡翔表示,首先是擴容券商投行承銷與保薦收入;第二是增量市場的成交額帶來經紀業務收入,且新經濟標的有望受到資金追捧,帶來高成交量;第三,注冊制導向下,未來有望重構券商投行業務鏈,涉及定價、銷售等環節,推動投行部與研究、機構銷售、財富管理、直投等各部門協同,各線業務分享制度紅利。
另外,胡翔還表示,股指期貨監管預計恢復常態。股指期貨自2015年交易受限以來,2017年經歷兩度小幅松綁,2018年12月在保證金、過度交易監管、手續費三方面均有放松,松綁力度加大,而這對于券商而言,也可以體現在三個方面,包括為券商自營投資提供更充分的風險對沖工具,減輕市場波動沖擊;股指期貨套利交易將提升券商投資收益率,尤其對衍生品交易能力優異的券商貢獻增量收益;為私募、外資等各類機構投資者提供更具吸引力的市場交易環境,提振市場交易活躍度。
而在場外期權方面,胡翔認為,場外期權分層監管后,新增業務量仍穩定,看好未來需求增長,同時上證50ETF期權等創新產品也有望陸續推出,金融衍生品交易或成為大型券商未來的增量盈利。
券商業績有望回暖
“2019年,券商總體業績或將保持穩定增長。我們認為,2019年市場環境或將逐步改善,傳統業務經紀、自營、兩融等均將迎來業績復蘇。同時政策創新持續推進,股指期貨等衍生品創新業務或將成為新的業績增長點。”胡翔表示:“中性假設下,證券行業2019年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增長4.3%、10.7%,ROE回升至4%。”
相比胡翔,廣發證券陳福的預期更高。后者認為,展望2019年,政策環境向好等市場背景下,行業整體業務環境有望顯著回暖,在中性假設下,預測行業總營業收入為3142億元,同比變動32%,對應行業凈利潤為870億元,同比變動23%。另外,他還預測,ROE有望回升至5%~6%的正常水平。
另外,就投資價值而言,胡翔表示,2019年,券商投資價值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股票質押風險有效化解,券商資產質量穩步提升,券商估值水平或將得到明顯修復;二是市場環境同比改善,券商盈利或將明顯改善;三是政策創新加速落地,帶來新的長期業績增長點,并推動估值大幅提升。
不過,券商行業兩極分化也非常明顯,到底是投資大券商股還是中小型券商股?東興證券非銀分析師鄭閔鋼分析稱:2019年,券商板塊將呈“上小下大”行情特征。
重點公司介紹
中信證券
推薦理由:東吳證券認為,中信證券作為券商龍頭,最受益行業集中度提升,領先的投資交易能力貢獻增量盈利。
風險提示:股市波動將對券商的投資端造成沖擊,同時進一步提升股權質押風險。
(東吳證券、廣發證券、東興證券薦)
華泰證券
推薦理由:國信證券認為,華泰證券完成定增與GDR補充資本,是財富管理轉型持續推進、并購重組業務領軍者。
風險提示:股市波動將對券商的投資端造成沖擊,同時進一步提升股權質押風險。
(廣發證券、國信證券薦)
華西證券
推薦理由:東興證券認為,在2019 年上半程,風險偏好抬升將成為板塊主題,從而使得券商貝塔屬性更為凸顯,中小券商的優先級高于大券商,推薦在資管業務具有特色的華西證券。
風險提示:海外市場環境惡化影響風險偏好的抬升,券商創新業務推進不及預期。
(東興證券薦)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