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2-03 23:39:19
每經記者|張鐘尹 每經編輯|賈運可
近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重大稅收違法失信案件信息公布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根據實際工作情況,《辦法》將逃避追繳欠稅納入“重大稅收違法失信案件”的標準由“欠繳稅款金額100萬元以上的”修改為“欠繳稅款金額10萬元以上的”。“重大稅收違法失信案件”共有9種情形,相關納稅人的納稅信用級別將直接被判為D級,適用相應的D級納稅人管理措施。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根據2014年國家發改委發布的《關于對重大稅收違法案件當事人實施聯合懲戒措施的合作備忘錄》,這些D級納稅人將面臨多項懲戒措施:比如阻止出境、限制擔任相關職務、金融機構融資授信參考、禁止部分高消費行為等。
納入走逃失聯企業
根據《辦法》,納稅人欠繳應納稅款,采取轉移或者隱匿財產的手段,妨礙稅務機關追繳欠繳的稅款,欠繳稅款金額10萬元以上的,屬于“重大稅收違法失信案件”。此前,這一標準為“欠繳稅款金額100萬元以上”。
國家稅務總局特聘研究員楊默如向記者表示,這短期內將使被納入黑名單的人數增多,但此舉亦將提高當事人的納稅遵從度,長期來看將提升全社會的依法納稅意識。
恒大研究院研究員羅志恒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標準收窄確實會使被納入黑名單的人數增多,但這種增加不意味著違法失信行為的增加,只是監管更加嚴格了。我國稅制建設的方向是:簡稅制、寬稅基、低稅率、嚴征管,如果不強化對稅收違法行為的打擊,納稅人違法成本過低,稅法的遵從度就會降低,不利于公平競爭。
此外,被列為“重大稅收違法失信案件”的還有八種情形。具體來看,包括:納稅人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賬簿、記賬憑證,或者在賬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100萬元以上,且任一年度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占當年各稅種應納稅總額10%以上的;騙取國家出口退稅款的;以暴力、威脅方法拒不繳納稅款的;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虛開用于騙取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的;虛開普通發票100份或者金額40萬元以上的;私自印制、偽造、變造發票,非法制造發票防偽專用品,偽造發票監制章的;具有偷稅、逃避追繳欠稅、騙取出口退稅、抗稅、虛開發票等行為,經稅務機關檢查確認走逃(失聯)的;其他違法情節嚴重、有較大社會影響的。
其中,“經稅務機關檢查確認走逃(失聯)的”,是指檢查對象在稅務局稽查局案件執行完畢前,不履行稅收義務并脫離稅務機關監管的。
為減稅降費騰出空間
上了稅收違法“黑名單”有哪些后果?將受到哪些懲罰?
《辦法》規定,“重大稅收違法失信案件”納稅人的納稅信用級別將直接被判為D級,適用相應的D級納稅人管理措施。
據了解,納稅信用級別設A、B、C、D四級,對D級納稅人稅務機關將在增值稅專用發票領用、出口退稅審核、納稅評估等多方面加強監管。此外,根據《關于對重大稅收違法案件當事人實施聯合懲戒措施的合作備忘錄》,對有履行能力但拒不履行的嚴重失信主體實施阻止出境、限制購買不動產、乘坐飛機、乘坐列車軟臥、G字頭動車組全部座位和其他動車組一等以上座位、旅游度假、入住星級以上賓館及其他高消費行為等措施。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財政研究室副主任何代欣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將稅收黑名單與社會誠信連接起來,可以有效威懾偷逃稅行為,限制高消費行為給逃稅人新增生活和工作成本,這些人會權衡利弊,最終有助于引導誠信納稅。
記者注意到,11月底,河北省石家莊市公布了五例重大稅收違法案件,對符合標準的石家莊港弘貿易有限公司、石家莊市鈍卓貿易有限公司、石家莊哆哺貿易有限公司、河北天一商貿有限公司、石家莊左祥商貿有限公司法人王某、米某、苑某、王某、施某進行布控,全年共阻止出境5人次。逐步形成了讓失信納稅人寸步難行的強大社會氛圍,切實形成讓“黑名單”當事人“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為守法納稅人營造公平公開、公正透明、有利于創新創業的良好氛圍。
全國政協常委、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管理合伙人張連起表示,對成熟經濟體來說,“黑名單”是非常管用的,納稅人一旦被列入“黑名單”,在很多地方就不方便了,日常消費、生活、企業正常運營都會受到影響。我國現在用聯合懲戒的方式(處理“黑名單”成員),現在有十幾個部門,以后的好處就是讓守信者一路暢通,讓失信者寸步難行。
羅志恒認為,這樣的懲罰舉措有利于優化稅制建設及企業間的公平競爭,同時也為減稅降費騰出了空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