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1-16 20:00:56
近段時間,自貿區關注度持續走高,“帶節奏”的則是上海和海南。自上海自貿區“擴區”消息公布以來,就引發諸多猜想;而對于全島建設自貿區的海南,外界關注焦點在于:被賦予“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新使命”,海南將如何開局?
每經記者|劉艷美 每經編輯|楊歡
近段時間以來,自貿區利好消息不斷。經過五年探索,這場“國家試驗”正逐步走向更深廣領域,開放程度不斷升級。
11月15日,商務部公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我國實際使用外資7011.6億元,同比增長3.3%,繼續保持穩定增長。其中,自貿區保持領先地位,1-10月新設立外資企業7844家,同比增長39.8%;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10.5%,占比為12.5%。
從“一枝獨秀”到“1+3+7+1”新格局,隨著海南自貿區正式“入列”,各自貿區百度搜索指數也不斷走高——以近30天統計數據為例,整體日均值環比全線飄紅,海南更以環比增長137%的表現,一度登頂12個自貿區搜索指數榜首。

近一月來12個自貿區搜索指數整體表現
(10月17日-11月15日)
先來簡單理一理時間線:
10月16日:國務院批復同意設立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并印發《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
10月24日:習近平作出重要指示,要不斷提高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水平,形成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把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成為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新高地。
11月05日:上海進博會開幕,增設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新片區消息公布。
11月14日:中央深改委第五次會議再次指出,賦予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新的使命,支持海南建設全島自由貿易試驗區,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
此外,習近平也于近日接連考察廣東自貿區和上海自貿區。一系列密集措施和表態,無一不在說明,在開放大“合唱”背景下,自貿區所扮演的角色將越來越重要。
而很顯然,在最近這波自貿區關注熱潮中,“帶節奏”的仍然是上海和海南兩個自貿區。從兩個自貿區搜索指數對比圖來看,與以上重要新聞公布時間節點高度吻合。

上海、海南自貿區近一月以來搜索指數對比圖
(2018-10-17至2018-11-15)
過去一周,經過近段時間的你追我趕,上海自貿區重回搜索指數第一位,海南自貿區也不遑多讓,緊追上海自貿區步伐。兩大“巨頭”也由此撐起自貿區流量半邊天。

12個自貿區一周搜索指數排行榜
(2018-11-09至2018-11-15)
11月5日,上海自貿區“擴區”消息公布,也讓自貿區搜索指數在第二天沖上頂峰。經過一段時間回落,近期上海自貿區搜索指數再度走高,本周整體日均值同比上升22%,但環比略降9%。

上海自貿區一周搜索指數走勢圖
(2018-11-09至2018-11-15)
這背后,是圍繞“擴區”引發的諸多猜想:方案什么時間公布?哪些區域將被納入?
11月15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在例行發布會上透露,商務部正會同上海市研究具體方案,加快推進相關工作,并將適時向社會公布。
而就在此前一天,上海市委書記李強也專門前往上海自貿區,重點圍繞擴區開展調研。針對外界關注焦點,李強在講話中也透露出不少信息。
何時擴?
“我們要以只爭朝夕、時不我待的精神狀態,切實抓好研究并盡快啟動。”
怎么擴?
“要選擇體現國家戰略需要、國際市場需求大、對開放度要求高的重點領域,持續深化差別化探索,加大風險壓力測試。”
對于具體時限,據《上海證券報》報道,有知情人士透露,上海自貿區新片區方案制訂將提速,初稿預計將在一個月內完成,并在年底前提交國家有關部門審批。“快的話,年底前就有可能向社會公布。”
而關于擴到哪里,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光谷自貿研究院院長陳波撰文分析,在進博會開幕式演講中,國家領導人著重強調開放教育、醫療等領域,這就需要選擇靠近市區的生活區且交通便利區域。而目前來看,上海自貿區除陸家嘴片區外,均遠離人口聚居區域。“僅僅120平方公里的上海自貿區,對于愈發緊迫和廣泛的開放創新要求,顯得力不從心。”陳波寫道。
上海財經大學自貿區研究院副院長孫元欣則認為,新片區將從新功能、新布局、新動力和擴大開放等視角展開,可以是多點布局,由多個地塊組成。
海南自貿區也熱度不減。經過10月17日的“巔峰時刻”,近期海南自貿區搜索指數一直呈波動狀態,本周整體日均值環比上升10%。

海南自貿區一周搜索指數走勢圖
(2018-11-09至2018-11-15)
對于全島建設自貿區的海南,外界關注焦點在于:被賦予“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新使命”,海南究竟將如何開局?
在11月14日舉行的中央深改委第五次會議上,審議通過5項支持海南發展的重要文件,涉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建設、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等。緊鑼密鼓,第二天,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3部門又出臺6類共24項措施,支持海南自貿區建設。
在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碼同時,中央深改委第五次會議提出,“要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完善政策體系,做好各項實施方案編制工作,盡快把四梁八柱搭建起來”。顯然,這對“海南速度”提出了要求。
進博會剛一結束,11月13日起,海南省委書記劉賜貴就率海南省黨政代表團赴浙滬考察學習,并分別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這也是繼今年4月海南10名省委分赴各自貿區考察以來,海南再次“組團”補課。
從行程來看,海南代表團的考察點位無疑相當具有針對性。
在浙江,海南省黨政代表團先后考察杭州市行政服務中心、2016年G20峰會主會場以及阿里巴巴西溪園區,了解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場館運營和會展經濟發展,以及數字經濟、智慧城市管理等情況。
在上海,代表團則著重考察了張江科學城和上海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情況。據《解放日報》報道,考察期間,代表團一行還將考察上海自貿區建設、一網通辦、城市精細化管理、社區治理及重點地塊開發等情況。
在與上海市舉行交流座談會時,劉賜貴說,海南正以“一天當三天用”的干勁搶抓機遇、抓好落實。為此,“我們尤其需要抓緊學習補課,不斷增強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的能力”。
3.54萬平方公里自貿區,究竟怎么建?海南會給出怎樣的答案?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