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成都青白江:港城聯動打造西部開放投資新高地

每日經濟新聞 2018-11-05 22:50:23

 每經記者|梁宏亮    

▲成都國際港中歐班列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我國推動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標志性工程。當目光從上海轉向中國內陸,“一帶一路”建設5年來,中國西部亦成為了開放的前沿。在四川成都,一座內陸國際鐵路港正悄然興起。

成都青白江,作為全國唯一依托鐵路港而設立的自貿區片區,憑借成都國際鐵路港,成為成都乃至四川對亞歐開放的新門戶,西部聯結“一帶一路”建設的蓉歐樞紐,同時也是四川乃至西南進出口消費雙向流通的關鍵點。

今年1~10月,全區共簽約引進各類發展項目488個,注冊落地468個。其中,產業化項目98個,涉及總投資1041億元;投資促建方面,今年1~10月,青白江全區共實施項目365個,總投資達到了1742.91億元。10月8日,《人民日報》發布“2018年中國中小城市科學發展指數研究成果”,成都市青白江區首次躋身“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連續7年上榜“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

作為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承載地,青白江在明確了“內陸亞歐門戶、國際化青白江”的發展定位之后,確立了“港口立城、產業興城、品質優城”發展戰略,提出“一港三城六個特色小鎮”總體空間布局。而今,通過港與城的聯動協同,青白江在經濟動能換檔前進、動能轉換的過程中,走上了一條高質量、國際化發展之路。

港:通道建設帶來要素集聚

十幾年前,提到青白江,老工業基地也許是它的“舊標簽”。如今,攀成鋼、川化已經成為了歷史,自由貿易試驗區、國際鐵路港正成為青白江的“新名片”。“這兩年,我們一直利用成都國際鐵路港這張名片,來加速進行產業的轉型升級。”青白江區投資促進局副局長陳穎如是說。

截至今年10月31日,從成都國際鐵路港發出的國際班列共計1875列,其中中歐班列(成都)開行量已突破1100列,同比去年開行量增長71.1%,重柜數28818,同比去年提升56.8%。中歐班列所發揮的通道作用,愈發明顯。

目前,中歐班列(成都)不斷加密泛歐、泛亞國際網絡,成都中歐線直達站點已逐步拓展至意大利米蘭、奧地利維也納、匈牙利布達佩斯、德國不來梅等22個境外站點。通道建設的不斷完善,輻射范圍的擴大,帶來的是國際要素在這里加速集聚。

中歐班列(成都)延伸到了米蘭以后,意大利溫布利亞大區政府主動找到了成都泛亞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打聽中歐班列(成都)的情況:“據說,有一條中歐班列(成都),你們知不知道?”

原來,在溫布利亞大區,一個手工業協會有上百家家族傳承式的手工業企業。這些企業由于自身體量并不大,單憑自身實力無法將產品便捷地銷往中國。得知中歐班列的存在之后,他們希望“抱團”來到中國。“很多他們的產品在中國還見不到,因此,溫布利亞大區希望將幾百個這種商家打包在一起,在中國建立一個平臺,在中國打開一條市場。”該公司負責人介紹道。

巧合的是,溫布利亞大區找到的正是一家服務于中歐班列(成都)的企業。在掌握到這些信息后,就把他們的這種意愿傳達給了成都國際鐵路港,由企業作為中間橋梁與兩地政府進行溝通。于是,意大利國家館就這樣在青白江落地了。

除了意大利國家館已經建成以外,德國國家館在青白江也在建設當中。“我們通過很多的比較,發現中歐班列(成都)是一條比較經濟高效的連接歐洲的線路,特別適合我們做歐洲產品,而且,還有相應的政策給予我們扶持。”德國國家館的運營單位、成都歐城記跨境電商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黃然如是說。

今年,在成都國際鐵路港落地的不僅有意大利國家館、德國國家館這樣的平臺,更有招商局、中外運長航集團、香港新華集團、中遠海運、民生電商、中外運、普菲斯、菜鳥、安博、蘇寧、盒馬先生等龍頭企業。數據顯示:1~9月,成都國際鐵路港簽約引進的重大產業化項目為20個,總投資達203億元,其中100億元以上的有1個,20億元以上的有2個,10億元以上的有3個。

“隨著成都國際鐵路港在世界范圍影響力的逐漸提升,國際商貿的要素資源在快速向這里匯聚,許多跨國企業集團都有來國際鐵路港進行產業布局的戰略。我想,我們在找他們的同時,他們應該也在找我們,我們招商引資工作除了加大宣傳推介,還要暢通信息溝通渠道。”成都國際鐵路港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張天翼自豪地說道。

而隨著越來越多“國際范兒”的企業來到這里,國際鐵路港的政商關系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

“鐵路港的企業家和職工呈現出年輕化的特征,他們很多都有在國外留學、生活或工作的經歷,無論是知識體系還是經營思路理念都比較超前和開闊,這也反過來影響著我們的工作方法,倒逼著政府去主動作為,營造一流營商環境。”張天翼感慨道。

黃然等入駐鐵路港的企業家也發現,政府工作人員越來越關心企業的發展,而且很愿意聽取企業的意見。“我們有問題,就能找到相應部門的負責人。我們把問題提出來后,他們會跟我們探討。”

據了解,成都國際鐵路港將國際港口功能與自貿區功能結合,在進行產業規劃頂層設計之時,主要是圍繞國際貿易、國際物流和保稅加工等三大主導產業,以及冷鏈物流、全市共同配送、供應鏈管理、新零售、跨境電商、大宗商品交易、平行車進口、物流裝備自動化等八大細分領域進行。

城:營商環境優化加速產業升級

除了成都國際鐵路港之外,青白江還規劃布局了三大新城,作為經濟動能換檔前進的新引擎和載體。其中,歐洲產業城,以承接適鐵適歐產業為重點,規劃建設以先進材料、智能制造、加工貿易為主的產業新城,打造“兩頭在外”產業聚集區;智慧產業城,傳承工業文明的歷史,打造全國老工業基地轉型升級示范區,構建產城融合、集“產、研、住”一體化、高端型、花園式智慧產業新城區;鳳凰新城,以完善配套、改善環境、提升品質為重點,打造體現人性化、包容性、最宜人的國際品質生活城區。

“鐵路港與產業城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的。”陳穎表示,港口的樞紐作用帶來了產業的集聚,歐洲產業城與智慧產業城正是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載體,而鳳凰新城則完善了相關的商務、生活配套設施。國際鐵路港、產業城與新城的無縫連接,實現了“人產城”的和諧共生。

“我們知道,很多公寓都可以實現租客的拎包入住,而我們歐洲產業城的標準化廠房,可以實現企業的拎包入住。”據陳穎介紹,入駐標準化廠房,企業可以直接把生產設備搬過來,調試完成后就能開工生產,實現效益。此外,歐洲產業城還為企業專門配套了員工宿舍和辦公大樓。

今年初,青白江制定了“促進產業發展若干政策”,這項被稱為“黃金十條”的產業政策,從招商引資和促進產業發展的角度,對青白江未來重點發展的產業進行了大力扶持。

“四川人很實在,談好的事情能夠落地。”據巨石集團成都負責人回憶,2004年,巨石來到青白江之時,只用157天就實現了開工到投產。今年上半年,巨石集團又與青白江簽訂了《高性能玻璃纖維先進制造基地項目合作協議》,進一步擴大投資規模。近期,巨石集團將搬遷到新建的歐洲產業城中,“我們在玻璃纖維等新材料產品上有競爭優勢,我們可以為上下游整個產業鏈作配套。”這位負責人介紹道。

當然,如今的招商引資已經告別了傳統以諸如低廉的土地價格等優惠來吸引企業。企業更在意的是政務服務水平以及營商環境。對此,陳穎在與企業打交道過程中深有體會。“對于企業來說,時間就是金錢,我們認識到,高效率的政務服務對于企業來說等于是吃了一顆定心丸。”

據青白江區行政審批局副局長陳浩介紹,為營造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青白江對標國際營商環境,落實自貿試驗區簡政放權改革任務,大力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商事登記制度改革等工作,項目全流程審批時間從200多個工作日壓減至60個工作日,目前已有49個項目納入承諾制改革,其中25個項目已開工。創新實施企業開業“一窗受理”和證照聯辦,企業開業審批時間從20多個工作日壓縮至5個工作日,2018年1~9月,我區市場主體增加9038戶,同比增長72.05%,注冊資金138.51億元,同比增長37.98%。

產業集聚、項目落地,想要發展好,離不開人才的支撐。去年,青白江“人才新政30條”向全球高端人才拋橄欖枝。為了讓吸引到的人才與青白江自身獨有的區位優勢和產業優勢緊密結合,在這項“人才新政30條”中,有19條立足于青白江產業定位。此外,青白江設立了全市首支2億元的產業人才發展資金,全力招才、儲才、育才。

當然,人才的引進也需要宜居的環境。在黃然看來,隨著青白江的不斷國際化,就需要更多、更好的商旅配套和生活配套設施。當然,要想吸引沿海企業來此落地,也要解決企業高管、技術人才生活、子女教育、醫療方面的問題。

按照“人產城”的思路,青白江在現代服務業和生活配套上加大了投入。據陳穎介紹,兩家五星級酒店即將落戶青白江,可提供高質量的商旅配套。

“這是一個新的區域,相信企業來到這里后,能夠描繪自己的藍圖,大展拳腳。”陳穎如是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