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1-01 19:21:13
該保險產品以進出口企業作為投保人、海關作為被保險人,保險公司直接為企業提供保證保險,為企業的納稅期限和征稅要素進行擔保,助力企業實現“先通關后繳稅”。
每經記者|張強 每經編輯|官遠星
10月31日,人保財險瀘州市分公司借助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川南臨港片區先行先試改革開放平臺,向瀘州港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簽發了省內首單關稅保證保險,為該公司一批價值33萬美元的進口高粱提供稅款擔保。
11月1日上午,憑借該保單,瀘州港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的貨物在成都海關瀘州辦事處快速通關,該模式減少了以現金繳納或以銀行保函形式進行關稅擔保的資金壓力。
據了解,關稅保證保險是由保險公司為進出口企業向海關直接提供關稅保證的新型保險產品,投保后,若企業無法按期繳稅,保險公司需直接向海關賠付投保企業應繳關稅及滯納金。這是成都海關首次創新引進保險產品作為擔保方式,也是四川省內第一個以海關為被保險人的保證保險產品。
該保險產品以進出口企業作為投保人、海關作為被保險人,保險公司直接為企業提供保證保險,為企業的納稅期限和征稅要素進行擔保,助力企業實現“先通關后繳稅”。該批進口高粱需繳納關稅24萬余元,保險公司為其擔保稅款25萬元,企業只需支付3750元,相比傳統模式,降低資金占用80%。同時,報關行成都欣達貨運有限公司采用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進行報關,從申報到海關接單、擔保備案、擔保核注、結關僅用時9分鐘,不僅提高了貨物通關效率,還降低了通關成本,為企業釋放了大量的流動資金。關稅保證保險可以為企業釋放稅款保證金及銀行授信額度,有效降低企業整體經營成本,真正做到為企業“省錢、省時”。
據介紹,今后川南臨港片區將繼續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任務,針對瀘州市的進出口企業進行大力宣傳,將關稅保證保險鋪開,讓更多進出口企業受益,切實為企業減負增效。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