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9-28 22:58:20
每經記者|劉海軍 每經實習記者|李一瑋 每經編輯|吳永久
圖片來源:攝圖網
今日,證監會官網顯示,證監會決定啟動發行審核委員會(以下簡稱“發審委”)換屆工作。
目前履職的是第十七屆發審委,其成立于2017年9月30日,當時有63位委員,其中,來自證監會系統的委員有33人,來自部委、高校、金融機構等證監系統外的委員有30人。而根據規定,本次換屆將至少更換30名委員。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自第十七屆發審委委員履職以來,共審核了244家次IPO首發項目,其中140家次通過,87家次被否,17家次被取消審核或暫緩表決,IPO首發審核通過率為57.38%。
證監會官網顯示,為進一步堅持依法全面從嚴監管理念,穩步推進新股發行常態化工作,提高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能力,證監會決定啟動發行審核委員會換屆工作。發審委制度是發行監管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履職的第十七屆發審委成立于2017年9月30日。截至2018年9月27日,召開發審會審核項目454個。
證監會表示,總體上看,第十七屆發審委在穩步推進新股發行常態化工作、強化市場主體歸位盡責、凈化市場生態環境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第十七屆發審委工作到新一屆發審委成立為止。
火山君(微信公眾號:huoshan5188)注意到,去年7月最新修改的《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發行審核委員會辦法》規定,發審委委員每屆任期一年,可以連任,但連續任期最長不超過2屆。發審委委員每年至少更換一半。發審委委員為 66 名,部分發審委委員可以為專職。發審委委員和并購重組委委員不得相互兼任。發審委委員因違法違規被解聘的,取消其所在單位 5 年內再次推薦發審委委員的資格。
發審委的職責有如下四大類: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中國證監會的規定,審核股票發行申請是否符合相關條件;審核保薦人、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等證券服務機構及相關人員為股票發行所出具的有關材料及意見書;審核中國證監會有關職能部門出具的初審報告;依法對股票發行申請提出審核意見。
從第十七屆發審委開始,不再有創業板和主板發審委之分,因此經常被稱為“大發審委”,審核主板和創業板IPO首發、可轉債、增發和配股等事項。
在去年第十七屆發審委成立時,原聘有的63名委員中,包括42名專職委員和21名兼職委員。在42名專職委員中,有19位來自證監會、證券業協會和地方證監局,14位來自交易所,9位來自律師事務所和會計師事務所。在21名兼職委員中,7位來自券商、基金、保險資管等金融機構,其余14位委員來自高校和國家相關部委等。而從這63名委員的工作單位來看,有33位來自證監會系統,30位來自國家相關部委、高校以及金融機構。
在即將換屆之際,9月12日,專職委員、黑龍江證監局的李國春因身體原因意外離世。而根據規定,本次換屆將至少更換30名。
受監管環境影響,第十七屆發審委對IPO的審核標準也進一步提高。按照普通程序,每次參加發審委會議的發審委委員為 7 名。表決投票時同意票數達到5票為通過,同意票數未達到5票為未通過。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自第十七屆發審委履職以來,共審核了244家次IPO首發項目,其中140家次通過,87家次被否,17家次被取消審核或暫緩表決,IPO首發審核通過率為57.38%。而在2016年至2017年同期,IPO首發審核通過率為86.53%。
與此同時,發審委IPO審核標準趨嚴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IPO的“堰塞湖”現象。廣證恒生證券研究所的研報表示,審批趨緩趨嚴導致遞交IPO材料企業數量減少,主動終止審核企業數量增加,IPO“堰塞湖”上游流入乏力;同時,目前IPO審核的速度盡管趨緩,但較為穩定。因此,結合上下游的變化情況,IPO“堰塞湖”規模明顯下降。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