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這么多長線資金都在增倉,四大增量彈藥庫躍躍欲試,A股資金面“質變”已經不遠?

中國證券報 2018-09-05 22:44:45

當前市場已經低迷很長一段時間,情緒悲觀。然而許多長線資金卻都在增倉。來自多個渠道的海外資金,以及國內的產業資本和養老目標基金,都為市場帶來顯著的增量資金支撐。A股資金面正在從“量變”到“質變”。

受市場做多人氣低迷、基本面預期悲觀、多個新興經濟體接連遭遇動蕩等利空壓制,近期A股市場持續低位震蕩。本周二(9月4日)兩市的短暫反彈,在“一日游”之后,今天(9月5日)再次遭遇“中陰殺跌”。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當前市場情緒整體仍趨于謹慎,但A股市場在資金面方面的積極變化卻愈發明顯:來自多個渠道的海外資金,以及國內的產業資本和養老目標基金,都為市場帶來顯著的增量資金支撐。與此同時,自8月末以來,以公募基金為代表的主流投資機構,也出現了較為明顯的階段性增倉跡象。

海外資金持續加碼

在A股開放步伐持續加快的背景下,海外資金正持續流入A股市場。尤其自今年6月1日A股被正式納入MSCI指數以來,滬深股指盡管整體震蕩走弱,但陸股通北上資金一直呈現凈流入態勢。

來自財匯金融大數據終端的最新統計顯示,截至9月4日,6月初以來北上資金累計凈流入規模達940.42億元。從年初至今日(9月5日)收盤,北上資金累計凈流入規模已達2226.25億元,已超過2017年全年的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受9月3日起MSCI納入比例由2.5%提升到5%的影響,北上資金在剛剛過去的8月,整體則呈現出加速凈流入態勢。8月凈流入資金總量354.52億元,較7月份環比增長24.5%。進一步從周數據來看,北上資金集中在8月最后兩周加速流入,凈流入量均大于100億元。

華泰柏瑞指數投資部總監柳軍表示,從資金流入情況來看,近期超過90%的流入資金購買標的,均為A股納入MSCI的成分股。由于相關納入標的非常符合海外資金的投資風格,因此納入事件本身勢必會對A股帶來很好的資金引流作用。

另一個好消息是,在成功“入摩”之后,A股可能迎來“入富”。根據相關日程安排,本月(9月)內,全球另一重磅指數——富時羅素指數將再次對A股進行評估,此前國內管理層已經表示積極支持A股納入這一國際主流指數。

廣發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戴康表示,盡管追蹤富時全球及新興市場指數的基金規模小于追蹤MSCI指數的基金規模,但A股在富時全球及新興市場指數中的權重,預計將高于MSCI。因此A股一旦納入富時指數,其給市場帶來的短期資金流入將與MSCI大致相當。

上海少數派投資創始人周良也指出,富時羅素本月將A股納入其旗艦指數的“可能性很大”。屆時相關長期資金來源的增加,勢必將使得A股投資者結構繼續發生顯著的邊際變化。

此外,上周五(8月31日),證監會開始就《上海證券交易所和倫敦證券交易所市場互聯互通存托憑證業務監管規定(試行)》公開征求意見。這意味著“滬倫通”也已經進入實質性階段。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滬倫通”開通后,將可能吸引更多海外資金配置A股,為A股帶來更多增量資金。

國內機構資金低位積極入場

在海外資金持續加碼的同時,從近階段上市公司股東增持回購情況、ETF份額變動、公募基金整體倉位水平等方面來看,產業資本和國內主流機構資金,也都在陸續進場。

來自海通證券的統計數據顯示,8月產業資本在A股二級市場凈增持20.1億元,而2018年7月則為凈減持64.6億元。從今年前八個月的情況來看,8月的單月凈增持金額,僅略差于今年2月。國金證券的統計進一步顯示,截至8月末,A股實施增持的上市公司數量,已連續三個月高于實施減持的上市公司數量。

海通證券認為,從歷史數據對比來看,產業資本凈增持往往是市場見底的信號。產業資本大量進行增持,可能表明不少公司估值處在歷史較低水平。整體而言,產業資本入場為市場注入增量資金,將有助于市場階段性底部的確立。

在上市公司回購方面,今年以來A股上市公司回購股票的積極性大大高于2017年。尤其是今年下半年以來,上市公司的整體回購力度,正出現大幅提升。國金證券最新統計顯示,7、8兩月實施回購的A股上市公司數量,分別達到128家和147家,資金數量分別為49.63億元和49.45億元。

以ETF為代表的長線被動投資資金,近幾個月同樣也在逢低進場。東方財富Choice的統計數據顯示,自6月以來,股票型ETF的場內凈申購份額持續增長。其中,6月、7月、8月三個月的凈申購份額,分別達到50.05億份、63.70億份和80.56億份。

業內人士還表示,近期開始陸續發行的養老目標基金,也將漸進式地為市場帶來長線資金。博時基金多元資產管理部總經理魏鳳春表示,參照海外成熟市場經驗,中國的養老目標基金未來的市場需求將會在萬億規模以上。從中長期來看,養老目標基金啟動之后,將對A股市場帶來穩定持續的長線資金供給。

“質變”料已不遠

業內人士表示,盡管下半年至今、尤其是8月以來A股整體運行依舊震蕩偏弱,但各路長線資金的持續入場,勢必會對市場資金面,逐步產生“由量變到質變”的積極效果,并將逐步對當前相對疲弱的市場,帶來顯著提振。

從資金面的邊際角度來看,在短期維度方面,中銀國際證券根據WIND估算的國內開放式基金股票倉位水平顯示,從8月下旬開始,相關基金整體倉位觸底回升的跡象已經凸顯。這在很大程度上表明,部分絕對收益型基金已經有了開始加倉的傾向。

在中長期維度上,國盛證券在對未來增量資金來源進行“拆解分析”后表示,未來A股四大方面的增量彈藥值得重點期待:

第一,從基金二季報來看,公募基金股票配置倉位連續四個季度出現下滑,在當前點位再度減倉的意愿較低,未來仍有一定的加倉空間。

第二,保險資金的權益市場投資比例仍有提升空間。保險收入的增速與保險資金運用余額存在明顯的正相關關系,可以看到隨著年初以來保費收入的改善,保險資金運用余額的增速也小幅抬升。另一方面,年初險資投資于股票和基金的占比有所下滑,距離2017年以來12.8%的中樞水平,仍有提升空間。

第三,則是各類潛在的海外資金的流入。

第四,養老資金入市節奏明顯加快。截至6月底時,全國已經有14個省(區、市)與社會保險基金理事會簽署了委托投資合同,合同總金額達5850億元,其中3716.5億元資金已經到賬并開始投資。

值得注意的是,在當前境內外各類機構資金和產業資本紛紛摩拳擦掌、等待積極作為的同時,當前個人投資者的投資情緒,目前卻正在降至冰點。在公募產品發行方面,財匯大數據統計數據顯示,8月的所有新發行公募基金平均募集份額跌至3.81億份,創歷史新低。而來自私募行業的最新產品消息則顯示,近期私募業內甚至出現了百億級明星私募新發產品僅募集幾百萬資金的慘淡情況。

有業內人士表示,從歷史經驗來看,個人投資者權益投資意愿極度低迷時,往往對應著市場的重要階段性低點。當前機構資金熱切等待跑步入場,與權益產品零售端個人投資意愿降至冰點的對比,可能正意味著市場轉機正在逐步臨近。

中國證券報 王輝 黃淑慧

責編 張楊運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長線資金 彈藥庫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