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8-30 20:54:28
有分析認為,此次A股納入MSCI比例上調預計將帶來600億增量資金,為了盡量減少跟蹤誤差,追蹤MSCI指數的被動型基金的操作將在8月31日收盤前完成,這些被動配置資金將主要集中在8月的最后1、2個交易日(即本周周四、周五)入市,將對A股市場形成一定的脈沖式影響。
每經記者|王海慜 每經編輯|何劍嶺
圖片源自:視覺中國
根據MSCI公司此前的安排,從今年9月3日起,A股納入MSCI指數的比例將從2.5%上調至5%。有分析認為,此次A股納入MSCI比例上調預計將帶來600億增量資金,為了盡量減少跟蹤誤差,追蹤MSCI指數的被動型基金的操作將在8月31日收盤前完成,這些被動配置資金將主要集中在8月的最后1、2個交易日(即本周周四、周五)入市,將對A股市場形成一定的脈沖式影響。
不過火山君(微信公眾號:huoshan5188)注意到,對于外資加碼對A股的助推效應,有一些機構持謹慎樂觀的態度。
今年8月14日,MSCI公司宣布將實施納入A股的第二步,即在把現有A股的納入比例從2.5%提高至5%。同時還會有10只A股被新納入MSCI指數,這也將使得A股個股納入該指數的數量從最初的226只增加至236只。
火山君(微信公眾號:huoshan5188)注意到,這10只新納入MSCI指數的A股分別為:中航沈飛、中國神華、中國聯通、國電電力、恒力股份、國電南瑞、TCL集團、中興通訊、用友網絡、玲瓏輪胎。
另據國金證券測算,A股在MSCI指數調整后的前十大權重股為:貴州茅臺、中國平安、招商銀行、中國神華、興業銀行、工商銀行、浦發銀行、海康威視、美的集團、恒瑞醫藥。
中金公司近日發布研報稱,A股納入MSCI指數的比例提升一倍會帶來A股所有成份股權重的普遍性提高和相應的資金流入,以及相對應的現有海外中資股成份股權重的進一步攤薄。
據中金公司測算,A股納入MSCI指數的比例系數從2.5%提高至5%會使得A股部分在MSCI中國指數中的整體權重從1.3%上升至2.4%左右,在MSCI新興市場中的權重會上升至0.8%左右,進而帶來75-100億美元左右的資金流入。
而國金證券近日分析指出,此次A股納入MSCI指數比例上調預計將為A股帶來600億增量被動資金,于為了盡量減少跟蹤誤差,追蹤MSCI指數的被動型基金的操作將在8月31日收盤前完成,這些被動配置資金將主要集中在8月的最后1、2個交易日(即本周周四、周五)入市,將對A股市場形成一定的脈沖式影響。而廣發證券等機構預計,此次納入比例上調可以為A股帶來超700億增量資金的流入。
火山君(微信公眾號:huoshan5188)注意到,在今年6月1日A股首度被納入MSCI指數前后,曾出現一波脈沖式的反彈行情,5月31日上證指數上漲1.78%,其后四個交易日滬指均呈現弱反彈格局。不過這短暫的行情到了6月7日就失去了向上的動能,此后的一個月時間里,滬指基本處于單邊下跌態勢。
火山君(微信公眾號:huoshan5188)注意到,盡管追蹤MSCI指數的被動資金即將對A股加碼,但對于外資加碼對A股的助推效應,有一些機構持謹慎樂觀的態度。
天風證券認為,雖然從表面上看,今年二季度以來,北向資金凈流入A股有加速之勢,但從央行公布的數據來看,外資流入A股的實際情況與北向資金的大舉流入并不符,可能緣于QFII的“移倉”效應。
今年7月31日,央行公布了6月境外機構和個人持有境內人民幣金融資產情況。截至6月末,境外機構和個人持有境內股票規模達12752.38億元人民幣,較一季度環比增長6.1%。

對此,天風證券近日發布研報稱,外資(北上資金+QFII)持有A股占比雖保持上升趨勢,從今年4月的2.02%提升至6月的2.32%,但這主要依賴于5月A股納入MSCI之后帶來的大約600億左右的被動配置資金,扣除這部分資金,其他的增量資金有限。
而據Wind資訊統計,今年二季度,北向資金凈流入A股的規模高達近1180億元,其中4月、5月外資通過陸股通凈流入規模分別為386.5億、508.5億,創造了歷史單月北上資金凈流入規模最大記錄。市場有觀點認為,外資的不斷流入A股可能是受到A股納入MSCI指數的帶動。
天風證券認為,二季度外資實際流入A股的資金,與投資者所看到的“北上資金”數據并不相符,這里面可能的原因在于,QFII產品向滬深港通產品的遷移,導致大量流入A股的滬深港通資金,其實主要是QFII的“移倉”資金。
某券商策略分析師今日向火山君(微信公眾號:huoshan5188)指出,近期在香港路演發現,香港的機構近階段其實是在減倉A股,這與北向資金大量凈流入的數據不太吻合。這些機構的反饋顯示,他們把不少原來QFII的產品移倉到了滬港通、深港通,所以整體上北向資金表面的持續凈流入帶來的增量資金可能沒有市場預期的這么多。
前平安集團首席投資官、合世家資產合伙人楊文斌日前向火山君(微信公眾號:huoshan5188)指出:“我在美國、日本、香港等地都有金融投資從業經驗。從日本、韓國等地過去的經驗來看,當外資進入各國股市達到一定程度后所產生的長期結果是市場估值下降。此次A股納入MSCI指數權重的加碼會對市場產生一定情緒感染,但預計不會有什么實質性的影響”。
不過總體看,近幾年,外資持有A股占比呈現穩步上升態勢。據天風證券統計,從2015年年底至今年6月,外資持有A股的占比從不到1%穩步提升至了2.32%,而這期間上證指數從3400點一帶下跌至2800點一帶,外資逆勢加倉A股的趨勢仍然較為明顯。楊文斌稱:“值得注意的是,外資大部分的研究資源都在香港與一線城市,因此外資大概率只會覆蓋大型藍籌股,不會買小型或不知名的股票”。
就對市場的展望,楊文斌表示:“雖然今年來A股持續走低,不過短期市場會受益于情緒的修復,因為暫時沒有什么壞消息,沒有壞消息就是好消息,不過估計情緒修復帶來的行情通常不會很強;長期來看還需要看未來PPI與CPI的差值是否會擴大,如果差值擴大就意味著企業盈利狀況的回升,股市也會走強”。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