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除了經歷5個月來最慘一周 大宗商品市場還面臨一些重要變化

華爾街見聞 2018-07-16 07:36:57

受全球貿易爭端影響,彭博商品指數本周跌2.7%,創5個月最大跌幅。此外,分析師擔心下周發生擠倉風險,且美國中期選舉貿易緊張局勢未必能緩解。最重要的是,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可能促使商品市場進行重新配置。

圖片來源:攝圖網

伴隨著全球貿易戰狼煙四起,對經濟頗為敏感的大宗商品成了首批“受害者”之一。

本周,追蹤26種原材料價格表現的彭博商品指數下跌2.7%,為2月以來最大單周跌幅。在新興市場股市等其他風險資產周線上揚之際,商品的大幅下挫就顯得非常突出。

其中,該指數在本周四單日重挫2.7%,創出了2014年11月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當日布倫特原油一度暴跌7%,WTI原油盤中跌超5%。LME基本金屬全線大跌,期鉛跌幅達到5%。

大豆、基本金屬和能源市場本周的慘烈跌勢普遍被分析師們歸結于貿易爭端加劇、主要需求國新的關稅政策生效,因貿易緊張局勢引發投資者擔心全球經濟放緩,繼而使得需求端受到沖擊。

更加不容樂觀的是,除了貿易爭端之外,大宗商品市場還將面臨其他影響因素,一個來自技術面,一個來自基本面。

技術面:擠倉風險

“市場上有大量空頭倉位,下周很有可能出現擠倉,”荷蘭ING集團大宗商品策略師Oliver Nugent這樣警告。

有分析認為特朗普大量使出貿易戰的手段主要是為了11月的中期選舉,這可能意味著中期選舉結束之后貿易緊張局勢將緩解。但Oliver Nugent并不認同這種觀點。他認為,“特朗普不一定有立場軟化的動機。”因此商品跌至可能在中期選舉之后延續。

基本面:最大需求國經濟發展模式轉變

作為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消費國,中國正在努力調整經濟發展模式,轉向消費支撐型經濟。這可能成為大宗商品市場進行大規模重新配置的催化劑。

匯豐銀行首席經濟學家Paul Bloxham認為,與以往依賴房地產、基建等建筑和設施的增長不同,中國經濟的新發展模式將使得這個國家向著能源和農產品過渡。而且,這種轉變將發生在政府對環境日益關注的背景之下。

中國正在進行的城市化建設意味著其對能源的需求增長將保持強勁。

根據Paul Bloxham提供的數據,目前中國的城市化率為56%左右,相比之下,美國為82%。“中國基建投資的增長率已經放緩至2012年以來的最低水平,房地產市場也正在降溫。”

與美國較為依賴石化能源不同,中國的能源產品主要是煤炭。Paul Bloxham認為,隨著政府力推環境友好型政策,這種能源結構將改變:

從長遠角度來看,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的預測,煤炭在中國能源中的占比將從現在的63%降至2050年之前的36%,而可再生能源則會從12%攀升至21%,天然氣從6%升至16%。

中國對進口天然氣的需求增長近些年尤為明顯。Paul Bloxham預計,今年上半年,中國的液化天然氣進口量增長了50%。

 

在農產品方面,中國中產階層數量的擴大和收入的增加使得他們對更精細食品的需求擴增,包括肉類、奶制品和海產品。根據其他國家的發展路徑來看,中國對這方面的需求可能進一步增長。

Paul Bloxham認為,中國對基本金屬的巨大需求增長放緩,有可能被能源和食品需求的增加所部分地抵消。

從中期角度看,匯豐金屬分析團隊認為,盡管中國的需求減少,但同時中國正在推進的供給側改革和環境整治措施也抑制了部分供應的增長,因此,“盡管多數金屬的價格已經度過了峰值時期,但未來幾年仍將維持良好水平。”

從短期來看,對于最具代表性的金屬銅而言,ING集團商品策略師Oliver Nugent表示:

中國銅價與倫敦LME期銅間的溢價自5月以來已大幅減少14%。如果貿易爭端升級,中國制造商對未來商品銷售和服務的前景變得不再明朗,因此他們可能不那么熱衷于增加銅庫存。

責編 郭鑫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大宗商品 下跌 銅博士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