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地鐵建設嚴禁以債務資金作項目資本金 財政資金占總投資比重不得低于40%

每日經濟新聞 2018-07-16 02:11:28

 每經記者|張鐘尹    每經編輯|陳 旭    

軌道交通申建門檻提升后,勢必對各地基礎設施投資的方方面面產生重大的影響。

根據國務院7月13日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管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申報建設地鐵的城市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地區生產總值分別由100億元、1000億元調整為300億元、3000億元。

意見指出,由于城市軌道交通投資巨大、公益性特征明顯,部分城市對城市軌道交通發展的客觀規律認識不足,對實際需求和自身實力把握不到位,存在規劃過度超前、建設規模過于集中、資金落實不到位等問題,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地方債務負擔。

意見明確,除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中明確采用特許經營模式的項目外,項目總投資中財政資金投入不得低于40%,嚴禁以各類債務資金作為項目資本金。

財政資金投入不低于40%

根據2016年5月發改委和交通運輸部聯合印發的《交通基礎重大工程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6年~2018年重點推進項目中,在城市軌道交通方面,將重點推進103個項目前期工作,新建軌道交通2000公里以上,總投資額達1.6萬億元。

根據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發布的《城市軌道交通2017年度統計和分析報告》,去年中國內地城軌交通完成建設投資4762億元,在建線路長度6246公里,在建項目可研批復投資額累計38756億元。

在投資級別達到幾千億元的城市軌道交通領域,財政資金一直是主要的資金來源。對本次意見明確項目財政資金投入在總投資中不得低于40%,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何代欣向記者解釋說,規定財政資金的投資比例,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地鐵建設的資金需求大,建設周期長,財政資金投入是工程建設和質量的重要保障,低于一定比例財政資金可能會給建設方形成壓力,也可能造成項目進展遲滯。

更重要的是,何代欣強調,該項規定也是出于防范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考慮。基礎設施投資對資金的需求量大,給地方政府債務還本付息帶來壓力。當前一些地方政府債務規模較大,過度超前的項目會加劇財政負擔,造成新的不確定性風險。考慮到地方的財政狀況,本次意見的出臺,是讓地方政府量力而行,一些不具備財政資金投入能力的地方政府就不會匆忙上地鐵項目。即使有迫切需求,也會更加謹慎地評估項目的可持續性。

國家發展改革委綜合運輸研究所所長汪鳴、副主任王楊堃撰文指出,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運營要與地方財力相匹配,否則會加重地方財政負擔,影響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當前經濟高質量發展階段對主動防范和化解地方債務風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進一步強化對城市軌道交通投資、建設、運營維護各環節、全流程的動態監管,做好精細化管控。

專家:城市軌交PPP需慎重

嚴控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是此次提高地鐵申報門檻的重要考慮之一。

意見明確,進一步加大財政約束力度,按照嚴控債務增量、有序化解債務存量的要求,嚴格防范城市政府因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嚴禁通過融資平臺公司或以PPP等名義違規變相舉債。

當前許多城市地鐵建設考慮或已經采用PPP模式進行,單條地鐵線路總投資通常超過百億元。

根據廣發證券統計,發改委于2015年、2016年分三批向社會公眾推介PPP項目,其中,涉及城市軌道交通項目57個,項目數量雖不多,但單體投資規模巨大,三批軌道交通項目投資金額總計超過萬億元。

當前,PPP模式中不規范問題仍存。去年底,為防止PPP異化為新的融資平臺,堅決遏制隱性債務風險增量,財政部發布《關于規范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綜合信息平臺項目庫管理的通知》(財辦金[2017]92號),對PPP項目庫進行集中清理。

今年4月底,財政部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示范項目規范管理的通知》,在示范項目中,共有6個地鐵PPP項目被要求整改,涉及總投資約1688億元。

這6條地鐵分別是:北京地鐵軌道交通16號線和14號線,投資額分別是495億元和445億元;云南省昆明市軌道交通4號線和5號線工程項目,投資額分別是266億元和193億元;徐州市城市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項目,總投資162.78億元;蘇州市軌道交通1號線工程項目,總投資126.1億元。

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常務副會長周曉勤曾表示,對于PPP涌入軌道交通領域需慎重推廣。一方面,軌道交通建設成本高,城軌交通特別是地鐵的工程造價近年來持續增長,一些城市的平均單位綜合造價從過去的每公里5億~8億元,提升到現在超過每公里10億元。另一方面,地鐵后期運營成本居高不下,而資本又是逐利的,因此對社會資本過度參與城市軌道交通,一定要慎之又慎。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