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輪播

每經網首頁 > 輪播 > 正文

特斯拉超級工廠落戶上海臨港 2020年將正式投產?

每日經濟新聞 2018-07-11 00:03:35

___thumb_headthumb_headthumb_headthumb_head.thumb_head

每經實習記者 黃辛旭  每經記者 趙成

在中德車企密集簽約”大單“的時候,美國知名車企特斯拉也坐不住了。7月10日,特斯拉發布官方消息稱,其已與上海臨港管委會、臨港集團共同簽署了純電動車項目投資協議。這預示著特斯拉公司獨資的特斯拉超級工廠(Gigafactory 3)正式落地。

特斯拉中國方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上海市政府和特斯拉公司將聚焦技術創新、產業發展等領域深化合作交流,,特斯拉公司還與上海臨港管委會、臨港集團共同簽署了純電動車項目投資協議。“特斯拉將在上海建設美國之外的首個超級工廠,也是最先進的電動汽車工廠,希望特斯拉超級工廠盡早建成。”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稱。 

據記者了解,埃隆·馬斯克7月10日抵達上海。根據議程在會談之后,特斯拉公司于當天晚間18時與上海臨港管委會、臨港集團共同簽署了純電動車項目投資協議。7月11日,埃隆·馬斯克還將前往北京。盡管特斯拉方面并未公布馬斯克此行的目的,但業內有猜測認為,在美國生產的進口車關稅上調的背景下,馬斯克此行很可能是為了加速推進特斯拉在華建廠等事宜。 

超級工廠落地

根據協議,特斯拉超級工廠集研發、制造、銷售等功能于一體,該項目規劃年生產50萬輛純電動汽車,是上海有史以來最大的外資制造業項目。這也意味著特斯拉將純電動汽車的研發、制造、銷售等全產業鏈都放在上海。

“特斯拉工廠的選址已經基本談得差不多了,手續很容易辦完。后續上海政府要做環境評價報告。獨自建廠可能要花一些時間,此外特斯拉方面要布局供應鏈體系,還會做樣車來申請生產資質,大概會在2019年底完成這一系列工作,等到2020年將會正式開始投產。Model Y 和Model 3將會是首先國產的車型。”知名汽車評論員田永秋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也是中國放寬汽車行業外資股比限制后首家在華設立的獨資車企。

今年6月28日,國家發改委、商務部正式發布《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正式取消對于新能源汽車的外資股比限制,自2018年7月28日起實行。

另據《財經》報道,這次只是上海方面和特斯拉達成協議的簽約儀式,后者尚未拿地。但田永秋認為地已經基本談妥,后續是其他問題。

根據協議,上海將積極支持特斯拉公司在上海設立集研發、制造、銷售等功能于一體的特斯拉子公司和電動車研發創新中心,推動創新技術成果轉化,加快全球化發展進程,助推上海高端制造業發展,加快建設世界級汽車產業中心,為邁向全球卓越城市提供有力支撐,實現合作共贏。

據此前外媒報道,作為特拉斯最早兩個超級電池廠的重要成員,松下公司曾表示,正考慮再次與特拉斯合作,在中國建立一個超級電池廠。而馬斯克則表示,特斯拉的中國工廠會在三年內建立起來,屆時,松下可能參與電池和整車生產。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特斯拉落戶上海臨港選擇在中德簽約和中美貿易摩擦這個微妙的時間點。一位不愿具名的汽車分析師認為:“這個時間點并非是由特斯拉選擇,而是由中國政府決定的。對特斯拉而言,它很想在中國建廠,如今特斯拉選擇在這個時間點簽約,表明了中國政府對外界是開放的態度,中國并非想搞貿易摩擦。”

在華國產訴求強

事實上,自2015年開始,特斯拉將在華國產的傳聞就時有出現。上海金橋集團、上海電氣、上海臨港等上海本地企業,以及長安、江淮等車企都曾與特斯拉傳過“緋聞”,不過,均被當事方否認。

去年,特斯拉官方曾明確表示,年底前會確定在華國產計劃。到今年5月,馬斯克也曾透露,今年四季度前,特斯拉將公布第二座超級電池工廠的具體地址,該工廠將建在中國。 

事實上,特斯拉對在華國產有較強需求。

“首先,特斯拉在我國銷售要繳納進口關稅,特別是現在美國進口車稅率又進行了上調;其次,從國外進口入華后,特斯拉還需在倉儲、物流等環節上有大量花費,而國產后可降低這些費用。”一位行業分析師指出。

7月7日,一位特斯拉體驗中心的銷售人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7月6日新的汽車進口關稅政策實施后,我們就已上調了指導價。”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正對新能源汽車給予強力支持,“雙積分”政策已正式落地,不少車企都面臨較大壓力。若特斯拉落地國產,還可通過出售積分來獲得額外“收入”,此前在美國市場,特斯拉就曾靠此收獲頗多。

對此,業內有觀點指出,落地中國這一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車市場,將有助于特斯拉早日實現盈利。

此外,特斯拉一直受到產能掣肘,這也是其急于在華建廠的一大原因。2017年7月初,第一臺Model 3在特斯拉的弗里蒙特工廠下線。根據馬斯克當時給出的產能時間表,首批30輛車交付之后,特斯拉的生產將按照8月100輛,9月1500輛,再到12月實現每月2萬輛的節奏實現指數級增長,直到2018年交付完畢。而此后,特斯拉將Model 3的交付時間推遲到第二季度末。 

“特斯拉一直在計劃國產,因為 Model 3面臨著產能問題,急需擴張產能,也需要中國和歐洲的投資來維持特斯拉的股價,這一系列原因讓其需要盡早在中國建廠,只是因為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把這個步伐放慢了。”田永秋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 

同時,中國市場巨大的消費潛力,也讓特斯拉建廠計劃不得不提速。有業內人士認為,特斯拉如能國產,將很有可能成為一條真正的“鯰魚”,對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形成沖擊。

但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超級工廠落戶上海后,如何解決新能源乘用車的生產和銷售資格問題將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實習記者黃辛旭每經記者趙成 在中德車企密集簽約”大單“的時候,美國知名車企特斯拉也坐不住了。7月10日,特斯拉發布官方消息稱,其已與上海臨港管委會、臨港集團共同簽署了純電動車項目投資協議。這預示著特斯拉公司獨資的特斯拉超級工廠(Gigafactory3)正式落地。 特斯拉中國方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上海市政府和特斯拉公司將聚焦技術創新、產業發展等領域深化合作交流,,特斯拉公司還與上海臨港管委會、臨港集團共同簽署了純電動車項目投資協議。“特斯拉將在上海建設美國之外的首個超級工廠,也是最先進的電動汽車工廠,希望特斯拉超級工廠盡早建成。”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稱。 據記者了解,埃隆·馬斯克7月10日抵達上海。根據議程在會談之后,特斯拉公司于當天晚間18時與上海臨港管委會、臨港集團共同簽署了純電動車項目投資協議。7月11日,埃隆·馬斯克還將前往北京。盡管特斯拉方面并未公布馬斯克此行的目的,但業內有猜測認為,在美國生產的進口車關稅上調的背景下,馬斯克此行很可能是為了加速推進特斯拉在華建廠等事宜。 超級工廠落地 根據協議,特斯拉超級工廠集研發、制造、銷售等功能于一體,該項目規劃年生產50萬輛純電動汽車,是上海有史以來最大的外資制造業項目。這也意味著特斯拉將純電動汽車的研發、制造、銷售等全產業鏈都放在上海。 “特斯拉工廠的選址已經基本談得差不多了,手續很容易辦完。后續上海政府要做環境評價報告。獨自建廠可能要花一些時間,此外特斯拉方面要布局供應鏈體系,還會做樣車來申請生產資質,大概會在2019年底完成這一系列工作,等到2020年將會正式開始投產。ModelY和Model3將會是首先國產的車型。”知名汽車評論員田永秋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也是中國放寬汽車行業外資股比限制后首家在華設立的獨資車企。 今年6月28日,國家發改委、商務部正式發布《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正式取消對于新能源汽車的外資股比限制,自2018年7月28日起實行。 另據《財經》報道,這次只是上海方面和特斯拉達成協議的簽約儀式,后者尚未拿地。但田永秋認為地已經基本談妥,后續是其他問題。 根據協議,上海將積極支持特斯拉公司在上海設立集研發、制造、銷售等功能于一體的特斯拉子公司和電動車研發創新中心,推動創新技術成果轉化,加快全球化發展進程,助推上海高端制造業發展,加快建設世界級汽車產業中心,為邁向全球卓越城市提供有力支撐,實現合作共贏。 據此前外媒報道,作為特拉斯最早兩個超級電池廠的重要成員,松下公司曾表示,正考慮再次與特拉斯合作,在中國建立一個超級電池廠。而馬斯克則表示,特斯拉的中國工廠會在三年內建立起來,屆時,松下可能參與電池和整車生產。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特斯拉落戶上海臨港選擇在中德簽約和中美貿易摩擦這個微妙的時間點。一位不愿具名的汽車分析師認為:“這個時間點并非是由特斯拉選擇,而是由中國政府決定的。對特斯拉而言,它很想在中國建廠,如今特斯拉選擇在這個時間點簽約,表明了中國政府對外界是開放的態度,中國并非想搞貿易摩擦。” 在華國產訴求強 事實上,自2015年開始,特斯拉將在華國產的傳聞就時有出現。上海金橋集團、上海電氣、上海臨港等上海本地企業,以及長安、江淮等車企都曾與特斯拉傳過“緋聞”,不過,均被當事方否認。 去年,特斯拉官方曾明確表示,年底前會確定在華國產計劃。到今年5月,馬斯克也曾透露,今年四季度前,特斯拉將公布第二座超級電池工廠的具體地址,該工廠將建在中國。 事實上,特斯拉對在華國產有較強需求。 “首先,特斯拉在我國銷售要繳納進口關稅,特別是現在美國進口車稅率又進行了上調;其次,從國外進口入華后,特斯拉還需在倉儲、物流等環節上有大量花費,而國產后可降低這些費用。”一位行業分析師指出。 7月7日,一位特斯拉體驗中心的銷售人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7月6日新的汽車進口關稅政策實施后,我們就已上調了指導價。”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正對新能源汽車給予強力支持,“雙積分”政策已正式落地,不少車企都面臨較大壓力。若特斯拉落地國產,還可通過出售積分來獲得額外“收入”,此前在美國市場,特斯拉就曾靠此收獲頗多。 對此,業內有觀點指出,落地中國這一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車市場,將有助于特斯拉早日實現盈利。 此外,特斯拉一直受到產能掣肘,這也是其急于在華建廠的一大原因。2017年7月初,第一臺Model3在特斯拉的弗里蒙特工廠下線。根據馬斯克當時給出的產能時間表,首批30輛車交付之后,特斯拉的生產將按照8月100輛,9月1500輛,再到12月實現每月2萬輛的節奏實現指數級增長,直到2018年交付完畢。而此后,特斯拉將Model3的交付時間推遲到第二季度末。 “特斯拉一直在計劃國產,因為Model3面臨著產能問題,急需擴張產能,也需要中國和歐洲的投資來維持特斯拉的股價,這一系列原因讓其需要盡早在中國建廠,只是因為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把這個步伐放慢了。”田永秋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 同時,中國市場巨大的消費潛力,也讓特斯拉建廠計劃不得不提速。有業內人士認為,特斯拉如能國產,將很有可能成為一條真正的“鯰魚”,對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形成沖擊。 但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超級工廠落戶上海后,如何解決新能源乘用車的生產和銷售資格問題將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特斯拉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