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安永預計7月起港股將迎首批未盈利企業上市

每日經濟新聞 2018-06-26 00:00:10

 每經記者|趙天宇    每經編輯|宋思艱    

CDR細則發布、A股納入MSCI、港股上市規則改革、H股“全流通”大幕開啟,2018上半年資本市場新政頻出。

6月25日發布的《安永中國內地和香港IPO市場調研報告:2018年上半年》顯示,2018年上半年,A股市場IPO平均籌資額接近15億元人民幣,創2008年以來同期新高。籌資額在10億元人民幣以下的中小企業上市數量及籌資額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79%和71%,而50億元人民幣以上大型企業籌資額同比大幅提升,達到總量的35%。在巨型企業和獨角獸企業推動下,A股上半年前十大IPO共籌資58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156%。

記者注意到,自2018年4月30日港股IPO新政生效后,兩個月來僅有兩家受益于新政的企業公布IPO材料,分別是歌禮和華領醫藥。安永中國區科技媒體行業審計服務合伙人李康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企業面對這一新政也有自身時間安排的考量,目前已有十幾家企業有赴港IPO意愿,預計今年七月至八月,會迎來首批新經濟及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在港上市。  

兩地資本市場擁抱新經濟

進入2018年,“新經濟”成為,資本市場的主題。

港交所修訂的《上市規則》在4月30日生效,具體包括容許未能通過主板財務資格測試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容許擁有不同投票權架構的公司上市,以及為尋求在香港作第二上市的大中華及國際公司設立新的第二上市渠道。安永中國區科技媒體行業審計服務合伙人李康分析認為,這標志著港股市場改革落地,上市制度迎來新時期。

今年4月20日,《H股“全流通”試點業務實施細則(試行)》發布并實施,李康認為,這利好內地企業赴港上市。H股全流通政策能夠提升市場的流動性和交易的活躍度,也在從制度層面上進一步促進內地與香港市場一體化進程。

安永報告顯示,香港上半年新股市場火爆,過半新股高于中間價發行。IPO制度改革也推高了投資者對新經濟公司的熱情,2018上半年,香港首只上市“獨角獸”平安好醫生貢獻了前十大新股兩成多的籌資額。

擁抱“獨角獸”也是上半年A股的特征之一。2018年6月CDR細則發布,推動新經濟和獨角獸企業上市。安永大中華區上市服務主管合伙人何兆烽表示,今年上半年科技、傳媒和電信行業(TMT)籌資額拔得頭籌,工業企業上市宗數位列第一,今年3月以來,人工智能以及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登陸A股的數量有所增加。

安永大中華區政府及公共服務事業部主管合伙人楊淑娟表示,今年A股募集資金額在10億元人民幣以下的中小企業,較去年同期相比數量及籌資額都降低了較多。同時,一些規模較大的企業來到A股市場,使得企業的平均籌資額相較以往有比較明顯的提升。例如,工業富聯籌資271.2億元人民幣,占前十大籌資總額的46%,這一“巨型IPO”也推高了科技、傳媒和電信類別的籌資額;政策推動兩家“獨角獸”企業寧德時代和藥明康德加速完成上市,分列A股前十大IPO的第二位及第九位。

安永報告預計,下半年新經濟企業將持續推動香港、內地的上市活動。

港交所對生物科技企業仍有一定門檻

對于今年下半年IPO市場的預計,安永報告顯示,港交所IPO新政有利于吸引新經濟公司和生物科技公司上市。

生物科技公司普遍具有前期投入高、產品研發失敗風險大的特點。雖然港股新政對生物科技類公司開通了新渠道,但基于該行業的風險因素,港交所還設立了一些限制條件,生物科技企業需達到市值15億港元,已通過一期臨床測試、即將進入二期臨床測試作為兩個主要上市門檻。

今年5月4日,港交所已經為新政落地成立了生物科技咨詢小組。目前港交所的生物科技咨詢小組并不是法定機構,只是港交所和香港證監會的顧問,完全不參與上市申請個案的審批。小組的主要工作功能是幫助聯交所上市科和上市委員會瞭解生物科技中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制定詳盡和專業的披露指引,并在實踐中幫助核查招股書中的專業披露內容。

雖然外界對港交所生物科技行業的專業度說法不一,但李康有著充分的信心。對于生物科技公司上市的市場接受度問題,他表示,綜合來看,各方其實都有一個逐漸了解和熟悉的過程,既包括專業生物科技投資人才的培養,也包括市場的培育,這些可能都需要一些時間,但長遠來講是值得期待的。

李康透露,預計今年七至八月會迎來首批新經濟及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在港上市。據其了解,在目前港交所以及各地金融部門舉辦的一些推介活動中,很多生物科技企業表達過對新政的興趣,目前已有十幾家企業表達出明確的赴港IPO意愿。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CDR細則發布、A股納入MSCI、港股上市規則改革、H股“全流通”大幕開啟,2018上半年資本市場新政頻出。 6月25日發布的《安永中國內地和香港IPO市場調研報告:2018年上半年》顯示,2018年上半年,A股市場IPO平均籌資額接近15億元人民幣,創2008年以來同期新高。籌資額在10億元人民幣以下的中小企業上市數量及籌資額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79%和71%,而50億元人民幣以上大型企業籌資額同比大幅提升,達到總量的35%。在巨型企業和獨角獸企業推動下,A股上半年前十大IPO共籌資58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156%。 記者注意到,自2018年4月30日港股IPO新政生效后,兩個月來僅有兩家受益于新政的企業公布IPO材料,分別是歌禮和華領醫藥。安永中國區科技媒體行業審計服務合伙人李康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企業面對這一新政也有自身時間安排的考量,目前已有十幾家企業有赴港IPO意愿,預計今年七月至八月,會迎來首批新經濟及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在港上市。   兩地資本市場擁抱新經濟 進入2018年,“新經濟”成為,資本市場的主題。 港交所修訂的《上市規則》在4月30日生效,具體包括容許未能通過主板財務資格測試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容許擁有不同投票權架構的公司上市,以及為尋求在香港作第二上市的大中華及國際公司設立新的第二上市渠道。安永中國區科技媒體行業審計服務合伙人李康分析認為,這標志著港股市場改革落地,上市制度迎來新時期。 今年4月20日,《H股“全流通”試點業務實施細則(試行)》發布并實施,李康認為,這利好內地企業赴港上市。H股全流通政策能夠提升市場的流動性和交易的活躍度,也在從制度層面上進一步促進內地與香港市場一體化進程。 安永報告顯示,香港上半年新股市場火爆,過半新股高于中間價發行。IPO制度改革也推高了投資者對新經濟公司的熱情,2018上半年,香港首只上市“獨角獸”平安好醫生貢獻了前十大新股兩成多的籌資額。 擁抱“獨角獸”也是上半年A股的特征之一。2018年6月CDR細則發布,推動新經濟和獨角獸企業上市。安永大中華區上市服務主管合伙人何兆烽表示,今年上半年科技、傳媒和電信行業(TMT)籌資額拔得頭籌,工業企業上市宗數位列第一,今年3月以來,人工智能以及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登陸A股的數量有所增加。 安永大中華區政府及公共服務事業部主管合伙人楊淑娟表示,今年A股募集資金額在10億元人民幣以下的中小企業,較去年同期相比數量及籌資額都降低了較多。同時,一些規模較大的企業來到A股市場,使得企業的平均籌資額相較以往有比較明顯的提升。例如,工業富聯籌資271.2億元人民幣,占前十大籌資總額的46%,這一“巨型IPO”也推高了科技、傳媒和電信類別的籌資額;政策推動兩家“獨角獸”企業寧德時代和藥明康德加速完成上市,分列A股前十大IPO的第二位及第九位。 安永報告預計,下半年新經濟企業將持續推動香港、內地的上市活動。 港交所對生物科技企業仍有一定門檻 對于今年下半年IPO市場的預計,安永報告顯示,港交所IPO新政有利于吸引新經濟公司和生物科技公司上市。 生物科技公司普遍具有前期投入高、產品研發失敗風險大的特點。雖然港股新政對生物科技類公司開通了新渠道,但基于該行業的風險因素,港交所還設立了一些限制條件,生物科技企業需達到市值15億港元,已通過一期臨床測試、即將進入二期臨床測試作為兩個主要上市門檻。 今年5月4日,港交所已經為新政落地成立了生物科技咨詢小組。目前港交所的生物科技咨詢小組并不是法定機構,只是港交所和香港證監會的顧問,完全不參與上市申請個案的審批。小組的主要工作功能是幫助聯交所上市科和上市委員會瞭解生物科技中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制定詳盡和專業的披露指引,并在實踐中幫助核查招股書中的專業披露內容。 雖然外界對港交所生物科技行業的專業度說法不一,但李康有著充分的信心。對于生物科技公司上市的市場接受度問題,他表示,綜合來看,各方其實都有一個逐漸了解和熟悉的過程,既包括專業生物科技投資人才的培養,也包括市場的培育,這些可能都需要一些時間,但長遠來講是值得期待的。 李康透露,預計今年七至八月會迎來首批新經濟及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在港上市。據其了解,在目前港交所以及各地金融部門舉辦的一些推介活動中,很多生物科技企業表達過對新政的興趣,目前已有十幾家企業表達出明確的赴港IPO意愿。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