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5-29 22:28:41
本次停產對神奇制藥有一定影響。公告顯示,龍里分廠所生產的產品,2017年為上市公司貢獻了3.9億元的營業收入,占比為22.48%。若龍里分廠不能在本年度完成復產,可能影響公司全年營業收入約10%。
每經記者|謝振宇 每經實習記者|胥帥 每經編輯|張海妮
神奇制藥(600613,SH)5月28日晚公告稱,因廢水排放超標,公司子公司貴州神奇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神奇藥業)龍里分廠被龍里縣環境保護局(以下簡稱龍里縣環保局)要求停產整治。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5月初,龍里縣環保局就已責令龍里分廠停產整治。幾乎同時,龍里分廠的環保問題等8件環境違法案件還被列入貴州省中央環保督察問題整改第二輪的省級掛牌督辦名單。
5月初就“出了事”,為什么月底才披露?5月29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了神奇制藥董秘吳克兢。
神奇制藥披露,神奇藥業下屬生產基地之一(龍里分廠)收到《龍里縣環境保護局行政處罰決定書》和《龍里縣環境保護局責令停產整治決定書》。該廠始建于1992年,位于貴州省黔南州龍里縣谷腳鎮千家卡谷腳工業園區,生產過程中主要污染排放物為廢氣、廢水。
時間回到2018年4月,龍里縣環保局發現龍里分廠排入市政管網(最終排入黃泥哨污水處理廠)的廢水,COD、BOD5超過《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規定的標準限值,COD超標1.2倍、BOD5超標0.43倍。因此,龍里環保局對龍里分廠處以罰款20萬元,并責令龍里分廠停產整治。
本次停產對神奇制藥有一定影響。公告顯示,龍里分廠所生產的產品,2017年為上市公司貢獻了3.9億元的營業收入,占比為22.48%。若龍里分廠不能在本年度完成復產,可能影響公司全年營業收入約10%。
記者深入研究發現,該事項或涉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問題。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龍里縣人民政府官網找到了《龍里縣環境保護局責令停產整治決定書》(龍環責停字〔2018〕2號),雖前后兩份停產整治書大致內容無異樣,但該文件透露出更多細節。
文件透露,“我局于2018年5月4日對你公司下達《龍里縣環境保護局責令停產整治事先(聽證)告知書》(龍環責停整告字[2018]1號),告知擬責令你公司停產整治,有我局2018年5月7日送達至你公司的《送達回執》為憑。你公司于2018年5月11日向我局提交《關于龍里縣環境保護局行政處的陳述申辯書》,未對《龍里縣環境保護局責令停產整治事先(聽證)告知書》(龍環責停整告字[2018]1號)中擬對你公司作出停產整治提出陳述、申辯意見和聽證申請,視為你公司放棄陳述、申辯和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
從以上時間軸看,龍里縣環保局在5月4日已下達責令停產整治事先(聽證)告知書。5月11日,神奇藥業龍里分廠提交申辯書。這意味著龍里分廠在5月11日之前就理應知曉因環保違法被責令停產整治。
而貴州省環境保護廳官網“環境執法”一欄顯示,龍里分廠的環保問題已被列入省級掛牌督辦名單,刊發時間為5月8日。
名單中,神奇藥業龍里分廠和貴州富華藥業有限公司作為責任主體一起出現在第八欄,督辦單位是龍里縣人民政府和雙龍臨空經濟開發區管理委。責任主體涉及問題是位于貴陽市汪家大井水源準保護區內,處理后生產廢水不能完全回用,飲用水源地的保護存在安全隱患。其中還提到,完成時限是2018年9月30日。
從上述兩份文件看,龍里分廠5月初就“出了事”,為何神奇藥業公告姍姍來遲?
“神奇藥業的重要子公司被責令停產,應當屬于重大事件。按照規定,對于重大事件應當在兩個交易日之內披露。”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王智斌律師告訴記者。
5月29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此事采訪到神奇制藥董秘吳克兢。
“因為之前(5月4日)下發的是預處罰通知書。這在2015年也曾出現,當時也是披露預處罰通知書,經過進一步調查溝通后,相關部門未認定違法事實,未作出進一步處理。”吳克兢表示,公司在2015年對預處罰進行了披露,最后卻成了有頭無尾。由于擔心出現2015年類似的情況,所以神奇制藥月初未進行披露。
“對于此次事件實際上我們進行了書面的申辯。《決定書》里也提到,相關部門認為我們的申辯不足以推翻他們認定的事實。”吳克兢進一步補充解釋了行政申辯的問題,龍里縣環保局認為申辯內容不到位,神奇制藥還未對此進行進一步申辯,就收到處罰決定書。
此外,吳克兢還解釋了為何沒在5月初披露貴州省環境保護廳的督辦事宜。“督辦名單里提到了兩個責任主體,一個是我們,另一個是貴州富華藥業有限公司。”吳克兢表示,雖提到兩個責任主體,但是督辦名單并沒有明確責任劃分,對于相關事實還需要進一步調查。
吳克兢解釋稱,貴州富華藥業有限公司和龍里分廠均位于山地上坡的位置,兩家排污口是進入同一個排污管網,污水排放超標的問題出現在下游位置。由于兩家公司又都做中成藥,COD的超標情況和監察的排污物質均是一樣的,所以在沒有確定具體的責任認定的情況下,公司不便進行信息披露。
“你看超標的情況,(結合)排污標準來看,我們實際的超標幅度不是很大。而這也是我們近期偶然出現的一個(排污)峰值。”吳克兢表示,每年5月、6月,是龍里分廠常規停產設備檢修時間。這段時間之前,公司污水處理量比較大,是處于污水排放的峰值區間,部分設備出現意外失靈,所以就出現短時間突發超標的情形。
“我們一定會努力加快改造,爭取在6月中旬復產。”吳克兢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公司已經在分廠內做了系統擴容改造提升工作,增加了一個新的IC厭氧反應器,原有環保污水處理設施的處理能力也得到提升和擴容,專項資金到位,前面建設的新處理池基本上可以投入使用,這樣就可以保證不會超標排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