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5-16 23:14:24
寧波中百董事長應飛軍對記者表示,寧波二百作為寧波當地老牌百貨商場,其品牌和地段等優勢仍存,黃金首飾及床品家紡的銷售額表現優異。不過應飛軍也坦言,由于受到前董事長擔保案的困擾,目前公司沒有更多的業務拓展計劃。
每經記者|沈溦 每經實習編輯|胥帥

每經記者沈溦攝
太平鳥集團張江平旗下的鵬渤投資要約收購股份一事,讓澤熙概念股寧波中百(600857,SH)再次成為資本市場的焦點。
然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注意到,作為老牌上市公司,寧波中百近年來業績并不顯眼,其主體寧波第二百貨商店此前曾傳出經營老化、人氣下降等問題。寧波中百年報顯示,自2014年以來,寧波二百營收呈現下降趨勢,毛利率、凈利潤方面也不見起色。
對此,寧波中百董事長應飛軍對記者表示,寧波二百作為寧波當地老牌百貨商場,其品牌和地段等優勢仍存,黃金首飾及床品家紡的銷售額表現優異。不過應飛軍也坦言,由于受到前董事長擔保案的困擾,目前公司沒有更多的業務拓展計劃。
資料顯示,寧波二百商貿有限責任公司是寧波中百的全資子公司,主要經營寧波第二百貨商店,是寧波市大型百貨零售商店之一。商店創建于1950年,是一家近70年歷史的老字號企業,現營業面積達到28000平方米,于1997年9月27日開業。寧波中百2017年年報數據中,公司2017年營業收入總額9.78億元,其中商業收入達到9.6億元。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實地走訪了寧波二百,作為寧波最早的商業中心之一,寧波二百位于當地傳統的核心商業區,毗鄰天一廣場、城隍廟等地標,周邊大型商業中心有天一銀泰和東門口銀泰等。記者在寧波二百走訪中發現,該商場仍保留著傳統以樓層劃分品類,一至六層分別為黃金珠寶、女裝、男裝、運動、家紡床品等。可能適逢工作日,同時也缺少餐飲休閑等業態吸引人群,當日商場內人流相對較少。
一名運動品牌銷售人士對記者表示,寧波二百地段優勢顯著,營業額尚可,商鋪入駐率也一直比較高。寧波當地一名零售行業人士也對記者直言,寧波二百雖然地段有絕佳優勢,但相比周邊銀泰商場,它的業態老化,中高端品牌少,吸引年輕人群和高端消費人群的能力偏弱。而且隨著商業中心的爆發,競爭力有進一步下降的趨勢。
根據寧波中百近年業績顯示,201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80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0.0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137.93萬元,同比增15.92%;2015年公司實現營收10.78億元,同比下降8.6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309.26萬元,同比增長4.14%;2016年公司營業收入9.06億元,同比下降15.9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249.91萬元,同比下降1.38%。
對于公司業績的疲軟態勢,應飛軍直言,由于自己接手董事長一職后就一直在應對前任董事長造成的擔保案,目前對于公司未來新業務拓展尚沒有具體的計劃。
記者注意到,除了業績疲軟的因素外,近期寧波中百因為一起“擔保案”也頭疼不已,資料顯示,2013年4月,工大首創(寧波中百曾用名)關聯方天津市九策高科技產業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津九策),與中建四局簽訂了《工程款債務償還協議書》,約定天津九策欠付中建四局9.47億元工程款的清償問題。
而時任工大首創法人、董事長的龔東升在未按照規定履行公章使用審批流程,且未經董事會、股東大會審議的情況下,向中建四局出具了一份蓋有工大首創公章及其本人簽名的《擔保函》,擔保方式為不可撤銷的連帶責任保證,且事后未向董事會及其他董監高告知該事項。
直到2016年4月12日,寧波中百收到中建四局郵寄的《關于敦促貴司承擔擔保責任的函》,要求上市公司清償債務,此事才東窗事發。
2017年9月20日,廣州仲裁委員會作出仲裁庭裁決,高達5.3億元的債務均壓在了寧波中百身上。盡管寧波中百多次努力,控告前任董事長龔東升涉嫌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不過截至目前,成效甚微。
2017年年報顯示,公司因前任董事長龔東升先生的行為,被莫名牽扯進“擔保案”的漩渦,報告期內,公司收到了廣州仲裁委送達的仲裁裁決書,公司因此或將產生巨額預計負債,給公司的未來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2017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9.78億元,增幅 7.92%,實現利潤總額-4.45億元,減幅933.37%。
應飛軍表示,目前公司一直積極應對采取維權,公司方面對廣州仲裁委員會的仲裁不予認可。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太平鳥集團方面在回復《每日經濟新聞》相關采訪中曾表示,如這次要約收購成功,投資各方將充分發揮各自的資源優勢,推動傳統百貨零售向新零售轉型,努力使這一寧波商業零售老字號重新煥發昔日榮光。
一名寧波當地的零售行業人士對記者表示,相比澤熙,太平鳥方面做股東會帶來更大的想象空間,或許可以給寧波中百帶來一些改變。
不過應飛軍也指出,對于公司的現狀,即使更換大股東,對“擔保案”的進展也并沒有影響。公司目前未收到要約書全文,對鵬渤投資方面的收購意圖和資信情況尚且無法進行評判。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