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西南交大122周年校慶 校長徐飛談高校如何改革開放

每日經濟新聞 2018-05-14 17:09:31

“改革開放既是過去和當下學校發展的主題詞,也必將是未來學校實現非線性、超常規、跨越式發展的利器。”

 每經記者|吳林靜    每經編輯|官遠星    

西南交通大學校長徐飛 資料圖片

5月13日,西南交通大學迎來了建校122周年紀念大會。

西南交通大學校長徐飛表示,西南交大走過122年光輝歷程,改革開放已行進40個春秋,“改革開放既是過去和當下學校發展的主題詞,也必將是未來學校實現非線性、超常規、跨越式發展的利器。”

2017年9月,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正式發布,西南交大成功首批入選。徐飛提到,“唯有改革開放,中國高等教育才能實現從大到強”,西南交大是改革開放偉大時代的見證者、參與者、受益者,更是改革開放偉大事業的擁護者、實踐者和推動者。

人才培養“范式變革”

大學的根本使命是人才培養,徐飛認為,人才培養理念和模式改革是高校各項教育改革任務中最觸及根本的改革。

近年來,西南交通大學進行了人才培養“范式變革”,從“教的范式”轉向“學的范式”。學校以“互聯網+”理念和信息技術推動教育供給側改革為突破口,并構建了“五課堂”,從傳統的教室課堂到興趣社團、校外實踐、游學訪學以及易班(E-class)等虛擬學習平臺,共同構成“泛在”課堂。

與此同時,西南交通大學以開放辦學的方針,全方位推進著政、產、學、研之間的合作。據徐飛介紹,在校地合作中,西南交大與成都高新區合作共建綜合交通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與四川省、成都市、中國中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推進全面創新改革,共建世界一流大學。學校還先后與廣西、西藏以及深圳、青島、唐山、宜賓、綿陽等地方政府開展校地合作。

在校企合作方面,學校與美國通用電氣、中國鐵建、中國中鐵、中國網安、中國神華、上海復星、成都飛機、華為、長虹、奇瑞等中外著名企業和上海鐵路局等各大重點集團企業密切合作。

成立于1896年的西南交大,是我國最古老的大學之一,“因鐵路而生、因軌道而興、因高鐵而強”,“交通,尤其是軌道交通”是印刻在西南交大身上的烙印。近年來,西南交大通過各種活動塑造、推廣學校在軌道交通方面影響力。比如,其與火箭軍工程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等高校,國家老齡委、中國城軌協會等事業單位和行業協會,在軍民融合、“一帶一路”智庫建設、高峰論壇、區域國別研究、項目合作、標準制訂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

科技成果轉化的“小崗村”試驗

眾多周知,高校和科研院所是科技成果產出大戶,以往大量科技成果長時間“躺”在實驗室。

從2010年起,西南交大就開始探索職務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讓科研成果盡快走向市場。2016年1月學校正式出臺《西南交通大學專利管理規定》(簡稱“交大九條”),全面推開職務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

“交大九條”核心有兩點:一是將以前職務科技成果“純”國有,變為國家(學校)、集體(團隊)和個人“混合”所有,以所有權改革統領和牽引使用權、處置權、收益權“三權”改革;二是將轉化后的股權獎勵,變為轉化前的產權激勵。
一石激起千層浪,一子激活全盤棋。通過“先確權,后轉化”,從源頭上激發科技人員轉化成果的內在動力,點燃科研工作者們的轉化熱情,積極提升學校科技成果的轉化效能。

學校的職務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被譽為科教界的“小崗村”試驗,在校內外產生了廣泛關注和積極影響。近期職務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還被四川省全創區列為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向全國推廣。

科技成果的改革與教師人才的“引、育、逼、留”密切相關。2018年3月1日,《西南交通大學新進教師“雙軌制”聘用管理實施方案》正式頒布實施,預聘—長聘“雙軌制”正式出臺,打破了教師任職資格終身制、打破教師工作“鐵飯碗”。

徐飛介紹,學校以“預聘”來識才辨才,支持和激勵中青年科研人員,在進校后的頭3-6年,在他們學術生命力和創造力最旺盛的黃金年齡,不上課或少上課,潛心科研,加強原理性、基礎性研究,加強對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的攻關創新,力爭為取得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的重大突破打牢堅實的根基,并盡快成長為具有國際水平的青年科技人才。

同時,也以“長聘”來敬才用才,加強對原創性、系統性、引領性研究的持續穩定支持,對優秀長聘者免除諸如年度考核等常規的短期考評,以促使他們動機的非功利化和科研行為的長期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西南交通大學校長徐飛資料圖片 5月13日,西南交通大學迎來了建校122周年紀念大會。 西南交通大學校長徐飛表示,西南交大走過122年光輝歷程,改革開放已行進40個春秋,“改革開放既是過去和當下學校發展的主題詞,也必將是未來學校實現非線性、超常規、跨越式發展的利器。” 2017年9月,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正式發布,西南交大成功首批入選。徐飛提到,“唯有改革開放,中國高等教育才能實現從大到強”,西南交大是改革開放偉大時代的見證者、參與者、受益者,更是改革開放偉大事業的擁護者、實踐者和推動者。 人才培養“范式變革” 大學的根本使命是人才培養,徐飛認為,人才培養理念和模式改革是高校各項教育改革任務中最觸及根本的改革。 近年來,西南交通大學進行了人才培養“范式變革”,從“教的范式”轉向“學的范式”。學校以“互聯網+”理念和信息技術推動教育供給側改革為突破口,并構建了“五課堂”,從傳統的教室課堂到興趣社團、校外實踐、游學訪學以及易班(E-class)等虛擬學習平臺,共同構成“泛在”課堂。 與此同時,西南交通大學以開放辦學的方針,全方位推進著政、產、學、研之間的合作。據徐飛介紹,在校地合作中,西南交大與成都高新區合作共建綜合交通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與四川省、成都市、中國中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推進全面創新改革,共建世界一流大學。學校還先后與廣西、西藏以及深圳、青島、唐山、宜賓、綿陽等地方政府開展校地合作。 在校企合作方面,學校與美國通用電氣、中國鐵建、中國中鐵、中國網安、中國神華、上海復星、成都飛機、華為、長虹、奇瑞等中外著名企業和上海鐵路局等各大重點集團企業密切合作。 成立于1896年的西南交大,是我國最古老的大學之一,“因鐵路而生、因軌道而興、因高鐵而強”,“交通,尤其是軌道交通”是印刻在西南交大身上的烙印。近年來,西南交大通過各種活動塑造、推廣學校在軌道交通方面影響力。比如,其與火箭軍工程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等高校,國家老齡委、中國城軌協會等事業單位和行業協會,在軍民融合、“一帶一路”智庫建設、高峰論壇、區域國別研究、項目合作、標準制訂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 科技成果轉化的“小崗村”試驗 眾多周知,高校和科研院所是科技成果產出大戶,以往大量科技成果長時間“躺”在實驗室。 從2010年起,西南交大就開始探索職務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讓科研成果盡快走向市場。2016年1月學校正式出臺《西南交通大學專利管理規定》(簡稱“交大九條”),全面推開職務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 “交大九條”核心有兩點:一是將以前職務科技成果“純”國有,變為國家(學校)、集體(團隊)和個人“混合”所有,以所有權改革統領和牽引使用權、處置權、收益權“三權”改革;二是將轉化后的股權獎勵,變為轉化前的產權激勵。 一石激起千層浪,一子激活全盤棋。通過“先確權,后轉化”,從源頭上激發科技人員轉化成果的內在動力,點燃科研工作者們的轉化熱情,積極提升學校科技成果的轉化效能。 學校的職務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被譽為科教界的“小崗村”試驗,在校內外產生了廣泛關注和積極影響。近期職務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還被四川省全創區列為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向全國推廣。 科技成果的改革與教師人才的“引、育、逼、留”密切相關。2018年3月1日,《西南交通大學新進教師“雙軌制”聘用管理實施方案》正式頒布實施,預聘—長聘“雙軌制”正式出臺,打破了教師任職資格終身制、打破教師工作“鐵飯碗”。 徐飛介紹,學校以“預聘”來識才辨才,支持和激勵中青年科研人員,在進校后的頭3-6年,在他們學術生命力和創造力最旺盛的黃金年齡,不上課或少上課,潛心科研,加強原理性、基礎性研究,加強對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的攻關創新,力爭為取得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的重大突破打牢堅實的根基,并盡快成長為具有國際水平的青年科技人才。 同時,也以“長聘”來敬才用才,加強對原創性、系統性、引領性研究的持續穩定支持,對優秀長聘者免除諸如年度考核等常規的短期考評,以促使他們動機的非功利化和科研行為的長期化。
西南交大 改革開放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